一条被世人遗忘的穆斯林朝觐之路
分享到:
2011-07-09 13:24:39 【来源:穆斯林在线综合】 点击:

追溯日喀则穆斯林之源

     站在修葺一新的日喀则清真寺院内,可以清晰地看到扎什伦布寺的金顶和修复后的宗山,而距离更近,几乎与清真寺构成“邻居”的建筑是日喀则格萨尔拉康小学,这是由清朝的一座关帝庙演变而来的。在一份绘制于清朝末期的日喀则地图上,上述4个建筑——扎什伦布寺、宗山、关帝庙、清真寺构成了绘图者心中有资格代表日喀则城市景观的地图要素。

     关于日喀则清真寺的修建年代,清真寺院内的一块牌匾上记载的建寺时间是公元1447年4月;《日喀则地区现存反映中国中央政府有效治理西藏历史文献目录》中,则将建寺时间推早至公元1343年。

     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伊斯兰教进入西藏的路径有两条,分别是从西南方的克什米尔和从东北方的内地进入。14世纪,与藏族聚居区毗邻的克什米尔地区开始了伊斯兰化的过程,并逐渐影响至阿里和卫藏地区。融入伊斯兰文化的藏族社会的训诫格言《卡切帕鲁》,有人认为它的作者是七世班禅,有人认为它就出自一位留学印度的名为发祖拉的阿訇之手。此外,藏语中对藏红花的称呼之一,Kha—che—gur—kum,意思就是“克什米尔红花”。

     同样,日喀则的早期穆斯林也来自克什米尔。由于地处从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至拉萨的交通要道上,穆斯林在日喀则活动的年代应该很早。1800年来到日喀则的英国人特纳在其《西藏扎什伦布寺访问记》一书中提及:“逊尼派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等非喇嘛教徒至少有300人生活在日喀则。”成书于1886年的《西藏图考》也记载,信奉伊斯兰教的克什米尔商人行踪遍及全西藏,并在“前藏设有大头人三名,后藏一名,以为管辖”。后藏的这位“大头人”(藏人多用藏语称其为“本波”),理所当然地住在日喀则。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一条 世人 遗忘

上一篇: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之“骆驼寺”的千年传说
下一篇: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历史、价值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