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之星-历史《清真寺》
分享到:
2011-01-26 19:52:53 【来源:】 点击:
对于海南岛的穆斯林与清真寺,我们一直缺乏较深入的分析及其研究,从而成为回族史、中国伊斯兰教史、海南岛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研究环节,本文试勾稽较分散的中外文史料,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敬请有关专家学者补充修正。
一、穆斯林自唐代以来迁入的史实
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广州是阿拉伯穆斯林较早登上的通商口岸之一,这些穆斯林多为商人,就海路而言,海南岛是必经之路,所以有不少穆斯林由于多种原因而来到这里。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八年(749),唐高僧鉴真和尚(688—763)来到万安州(海南岛琼崖道万宁县),《唐大和上(尚)东征传》(《群书类丛》第四辑六十九卷,《大正大藏经》五十一卷史传部)有如下明确的记载:“至万安州,州大首领冯若芳请住其家,三日供养。若芳每年常劫取波斯船二三(一本作“三二”)艘,取货为己货,掠人为奴婢。其奴婢居处,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总是若芳奴婢之住处也。若芳会客,常用乳头香为灯烛,一烧一百余斤。其宅后苏方木,露积如山。其余财物,亦称此焉。”
天宝八年,正当波斯的倭马亚王朝(661—750)时期,倭马亚王朝是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王朝,661年由属麦加倭马亚家族的穆阿维叶创立,后向东占领波斯等地,到阿布杜·马立克(685—705)时期,推行阿拉伯化和伊斯兰教化,铸造印有《古兰经》硬币,使伊斯兰教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研究《古兰经》经注、“圣训”和伊斯兰教教法的著名学者。
所以,749年以前,流落海南岛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肯定有大多数穆斯林。
《太平广记》陈武振条引用了《投荒杂录》中的这样一段记载:“唐振州(海南 岛崖县)民陈武振者,家累万金,为海中大豪,犀、象、玳瑁,仓库数百。先是,西域贾漂泊溺至者,因而有焉。海中人善咒术,俗谓‘得牟法’,凡贾舶经海路,与海中五郡绝远,不幸风飘失路,入振州境内,振民即登山披发以咒诅,起风扬波,舶不能去,必漂于所咒之地而止。武振由是而富(招待使用权韦公干以兄事武振,犀、象入公干之室,亦竭矣)。”
这也说明,在唐代,阿拉伯的穆斯林由于各种原因而登上海南岛的不在少数。
1941年,日本学者中山一三在《回教世界》第一卷第八号发表的《海南岛的回教徒》一文,其中23—24页记载了三亚街的穆斯林有如下传说:“唐朝之时,穆罕默德之甥宛葛士爸爸(中国的敬称,表示他来中国时已有大把年纪了)奉穆圣之命,率三十余名穆斯林来到广州,汉人从其接受了伊斯兰教。这样,广州就有了不少的穆斯林,这是我们先祖,其中有一部分来到了海南岛。”剔除传说的成分,也可说明:广州的穆斯林也是海南岛穆斯林 的来源之一。
南宋的赵汝适为宋太宗八世孙,嘉定(1208—1224)至宝庆(1225—1227)间任福建路市舶提举。他撰有《诸蕃志》二卷,成于宝庆元年,原著已佚,今本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系作者提举泉州市舶司时采访所得,为研究宋代海上交通的重要文献。有1912年出版的英译注释本,近人冯承钧编有《诸蕃志校注》。
《诸蕃志》上卷海南条有一条珍贵的记载:“(崖州的)番,俗本占城人,宋、元间因乱,挈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谓之番村、番蒲,今编户入所三亚里,皆其种类也。其人多蒲姓,不食猪肉,家不供祖国统一先,共设佛堂,念经礼拜,其言语像貌与回回相似。今从民俗,附版图,采鱼办课,间置生产。婚嫁不忌同姓,惟忌同族……不与民俗为婚,人亦无与婚者。”
占城是公元2世纪所建一王国,故地在今年内越南中南部。1471年,其大部分领土被子越南后黎王朝所并。13—14世纪期间,正当宋、元时期,占城正与真腊及安南频繁交战,所谓“因乱”,即指此。伊斯兰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所以“家不供祖先”。“共设佛堂”,即穆斯林以清零点寺为中心,共同参加宗教仪式。
据上述中山氏文记载,他发现三亚当时有东、西、南、北四座清真寺,其中之据说建于宋代。其它三座清真寺可能建于民国初年,因为美国北长老会的基督教传教士香便文(1850—1901)曾去海南岛考查,1886年他刊布了《岭南》一书,其中510页言:海南岛有一些伊斯兰教的痕迹,在靠近榆林港的地方(即指三亚)有一座清真寺,还有一所穆斯林的学校。
1910年前,美国北长老会的传教士纪路文(1853—1918)言:三亚有一座清真寺,另外,海南岛的Tamngae(未考出确切汉名)有两座。纪氏当时在嘉积(现为镇,属琼海县)传教,他虽在海南岛传教达32年之久,但不知道他是否去过三亚。
海南岛穆斯林多蒲姓,是因为《宋史》及《宋会要》占城条多将来此的穆斯林名字译成蒲某某等。如以上二书记载:雍熙三年(986),儋州(海南岛儋县)向上言,有占城人薄罗遏在交州(唐代限于河内附近一点)受危难,率族人进余口来此避难。蒲罗遏无疑是个穆斯林。
宋代史籍可考的占城蒲氏有:蒲诃散、蒲萨陀罗、蒲息琶、蒲思马应、蒲麻勿等,比比可数,均多为回回姓。
而且,一直到本世纪30年代,三亚里仍以蒲姓为回民大姓。《崖州志》也记载:当地的回人乃宋元间因乱自占城来,散居于酸梅角大蛋港(一直到30年代,这里仍有回民的坟址及清真寺)。清代迁入三亚里,最初只有蒲姓,后有一些变化,那因为与外来人通婚的缘故,但不改其伊斯兰的信仰。
一直到30年代,老一辈人还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安南出海捕鱼由于骤遇大风,飘散了三艘,一至崖州、一至儋州、一至万州。由于人地生疏,语言隔膜,流浪无所依归,只好去邑署求食,邑令问他们的姓氏,他们听不懂,以为问他们有何要求呢,就答道:“吃饭”。由于他们管吃饭叫“花蒲”,邑令误认为他们姓蒲,以致相沿下来,一直未改。一直到30年代,以上三州还有古迹坟墓可作考证。
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一三八O卷万州(海南岛万宁县)条记载:“照应庙在州东北三十五里莲塘港门,其神曰舶主。明洪武三年(1370),同知乌肃以能御灾捍患,请敕封为新泽海港之神。祀忌猪肉,往来船只必祀之。名曰‘番神庙’。”
《诸蕃志》上卷海南条有“舶主都纲庙”,这说明,这种舶主神是海南岛的阿拉伯船商的护航神,宋代以前就有,明代仍受供奉。从“祀忌猪肉”可证其为伊斯兰教或犹太教,但海南岛尚未发现犹太教的痕迹,所以供奉者主要是穆斯林。但伊斯兰教是只认真主,反对偶像崇拜的,不过,这也是穆斯林船商宗教变迁的一种表现。
二、三亚的穆斯林杂考
到了后来,《广东通志》山川略·崖州条仍记载:“蕃坊港,在城西五里……番人塘,在城西一百二十里。相传番人覆舟于此,故名。”这说明,崖州一带过去的外来船商往来和定居的现象是很普遍的。
但到了本世纪初,海南岛的外来人除三亚一地外,其余的均被同化了。1910年,英国内地会传教士海思波(1866—1937)刊布了《伊斯兰教在中国》一书,此前,他曾给海南岛的一些外国传教士去信,询问海南岛穆斯林的情况,有的回信言海南岛有约600名穆斯林,有的言有6000,诸说不一。
不过,牛顿神父言:他在三亚发现,这里简直是个穆斯林的殖民地,因为穆斯林占总人口一半。
到了本世纪30年代初,海南岛地方政府集中力量,对岛内的穆斯林作了全面的调查,调查成果反映在陈铭枢总纂的《海南岛志》1933年第207页中,内言:海南岛仅崖县三亚港有回民三四百人,他们不吃猪肉,归真则土葬,聚居在一个村子里,不与外人通婚。内地的阿訇不时来这里弘扬伊斯兰教,虽然这里的穆斯林人数不多,但对伊斯兰教却是奉行甚笃的。
几乎与此同时,也就是在1931—1932年,德国民族学家斯图博,从广东来到海南岛,着重调查了黎族,但也去了三亚,对回民作了描写。1937年,他在柏林刊布了《海南岛黎族的族源》,内言:从三亚港沿海岸平地稍稍向纵深行进五公里多,即为三亚镇,是个在海南岛独具特色的回民区。在此之前,《诸蕃志》的译注者,德国汉学家夏德已在《巴斯亭纪念论文集》(1896)中发表的《赵汝适言海南岛》一文里对三亚的回民作了论述。萨维纳的《海南岛论稿》4页及22页也作了描述。萨氏对三亚作过调查。
当时,三亚镇有回民400户,约2000余人。这时当地已有东、西、南、北四寺了,其中以西寺为最大。三亚清真寺内有桂林出身的阿訇,当时已年老,还有河南出身的穆斯林及西方清真寺保持联系的学校教师,这些人相貌同汉族区别不大。另外还有一种人明显的带有阿拉伯血统的特点。
他们的方言特殊,就数词而言,起源于马来语,所以,他们之中有一大部分人属马来系统的穆斯林后裔。阿拉伯语是这里的宗教语言,孩子们去寺院学习阿拉伯语。
这里朝觐麦加之风颇盛,三亚镇每年都要有几个人去朝觐。他们对西方学者态度是热情的,但不许他们进入清真寺内,也不许他们碰用很小的绮丽的文字书写的伊斯兰教经典
这里的伊斯兰教属逊尼派,这与中国内地的大多数穆斯林相同,但中国大陆的穆斯林多守哈乃斐教法于个人修持,而三亚的穆斯林却是守沙斐仪教法于个人修持。中国内地没有些派,而东南亚却有,这也表明三亚的回民在很程度上渊源于东南亚。
就服饰而言,这里的老人多蓄须,戴红色突厥帽,也有戴头巾的,留须者多为哈吉(参加过朝觐)。清真寺东南亚型,受中国式建筑风格影响较深。阿訇们同高深莫测的伊斯兰学界关系十分密切。
当时,回民绝不与非穆斯林的汉族妇女结婚,三亚在30年代时,治安状况较好,有路不拾遗之美风。除一小部分经营渔业外,其他的人服务于军、政、商、学各界,在当地颇有势力。但务农的人不多,田地多租给黎族及苗族,收些租子。三亚的回民生活条件在当时还不错。
1939年2月10日凌晨,日寇侵入海南岛。随后,台北帝国大学的金关丈夫来此,于1943年发表了《胡人之勾》一书,内言及三亚回民的风俗。不过,这时三亚的回民人数大减,1942年,太平洋协会的平野义太郎来到海南岛,发现三亚的回民多经营渔业,仅200户,1000余人,多姓蒲。仅仅过了十年,回民就从400户减为200户,人数从2000减1000余,这都是日寇侵略的结果。这时,这些回民自称“番人”,周围的汉人也这样称他们,不过,他们不同客家杂婚,与黎人不大往来,也不通婚。
日寇为了在三亚修飞机场,拆去了三亚回民的清真寺及房屋,强迫他们改迁,改迁地即今日的回辉村(新村)。清真古寺位于新村,内有乾隆年间所立碑文。
在行政上,他们属崖县羊栏乡回辉村,该村全是回民。80年代初,全村约700余户,3700余人。

三、后语
自唐代以来,穆斯林开始迁入海南岛,宋元时期,占城的蒲姓穆斯林迁入崖州,相传至今,这是三亚回民的先祖。海南岛的回族保留下来的仅此一支,其余的都在清代就被同化了。解放前,外国学者拍摄了一些有关三亚回民的相貌、墓地及清真寺的照片,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商业周刊》:本-拉登为何失败
下一篇:我国汉族多元信仰源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