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族史略
分享到:
2012-02-18 14:19:21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书画艺术

    书画艺术是回族人民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汉文化兼蓄并收,合二为一过程产生的优美艺术。一般可分为阿拉伯文书法、汉字书法、绘画,但作为书画艺术,有时表现为互为借鉴,书画一体。
 
  阿拉伯文书法最初伴随伊斯兰教一同传播到中国,一般用于清真寺的装饰和碑文铭记,后来随着经堂教育的发展,阿拉伯文书法艺术经众多写经家和书法家的创意,融合汉字书法的风格,款式形状多呈图形画意,形成了"以书入画"、"书画合一"的中国体阿拉伯书法。书写形式上主要有:受纳斯赫体、苏鲁斯体、波斯体影响的"竹笔体";受中国汉字书法影响的"毛笔体";受大字匾额幅式影响的"榜书体";受库法体影响的"方体"和篆刻艺术;受汉字草书影响的"仿汉草体"以及中阿书法融为一体的"阿汉合书体"等。书写内容多为敬主拜主,赞主赞圣以及伊斯兰教经典中举凡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团结友爱、行善止恶、扶弱济贫、尊长爱幼之类的警句、格言、赞词等,体现了穆斯林的虔诚信仰和道德规范。汉字书法渊源流长,书法名家不胜枚举,就青海回族书法家中就有以行草见长的米德寿,以正楷闻名的王维仁、以隶书著称的沙雨农等老中青书法家,他们的墨宝不仅深得书法界的好评,也普遍受到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回族绘画艺术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绘画作品中不允许出现人物和动物形象,所以回族绘画一般以山水、花卉为主,艺术表现形式多采用国画、油画。回族书画艺术大多用于清真寺的装饰,在礼拜殿的窑壁、梁柱、门窗以及寺内宣礼楼、碑文石刻上均能看到阿拉伯文书法作品,而各种匾额、锦旗、楹联、包柱上则大多为汉字书法作品,在照壁、墙体上大多为绘画作品。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城乡回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独具民族特色的书画作品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寻常百姓家中的装饰品或收藏品。

    刺绣艺术

    回族喜好刺绣,且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历史上,回族因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既不象有些民族那样能歌善舞,也无全民性的文化娱乐习俗。因而,刺绣艺术极不同程度地丰富和活跃着回族自身的文化生活,成为回族群众喜闻乐见,自娱自乐,自我欣赏,自我陶冶的一种静态文化形式。回族妇女则是这种文化形式的主角。过去,她们"足不出户",为了打发周而复始的日子,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盘腿在炕,一把剪刀,缕缕丝线绣织出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花样图案。将自己的感情和对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意中人的思念,都浸注在穿针引线的刺绣艺术之中。回族民间刺绣艺术,大致分绣花、盘花、剁花等,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线依据剪纸图形,或用粉脂和水溶合而用针勾勒出的图形进行绣制的图案艺术。绣花俗称扎花,依图形的轮廓一针一线的仔细绣制,所绣出的花纹匀称细致,美观大方、朴素耐用。盘花是把双丝线缠绕在绣针上,用两只针制作而稍加间隔,丝线缠绕花叶形状,一叶套一叶,然后把缠绕好的花叶用单丝线缝上,图案大都是红花绿叶,花瓣叶片等。盘花则多绣于回族妇女们戴的盖头,及披巾、门帘、被罩等。剁花是用圆箍把布料绷紧,描好所绣的图案,用绣针从布料里子往下一针一针的剁绣,待全部完工后,再用浆糊把里子的丝线粘住,而后把布料面子上勾成的小线环剪得长短不一。经过剁绣的图案毛毛绒绒,造型优美、形态逼真、富有情趣。剁绣品多用于点缀室内和妇女佩戴的装饰上。

    回族刺绣,除讲究精湛的刺绣技艺外,还有许多民俗在内。姑娘在出嫁前的几年内就得准备自己的嫁妆绣品和给公婆、叔伯娘舅及自己的情人馈赠的刺绣礼品。所绣的花样是有选择的,首先按辈份的大小并依花卉的名贵而进行绣制。如:送给公婆、叔伯娘舅的枕头,一般绣的是牡丹花,以示对长辈的尊重,而自己的嫁妆服饰上多绣的是双蝶飞舞、鸳鸯戏水,表示和丈夫心心相映,白头偕老。在给丈夫的服饰上除了绣红花绿叶外,也有绣干枝梅花、喜鹊衔梅等。到了出嫁的那一天,娘家把新娘所绣的嫁妆和赠送的刺绣品送到婆家,由婆家一件件地摆放在八仙桌上或搭挂在凉衣绳上,放在庭院让来宾们观赏,叫"摆针线",以此来评价新娘的刺绣技艺。那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剌绣品,不啻为一次小规模的回族民间剌绣艺术展览。

    音 乐

    宴席曲

   宴席曲是回族人民在喜庆宴席上演唱的一种民间歌唱艺术。广泛流传于青海东部农业区各县回族当中。"在青海的方言中,'宴席'一词即是婚礼的代名词,青海回族的婚礼不兴吹打,却是非常热闹的;一家办喜事,全庄子人来祝贺,婚礼上人们除了吃喝一顿,大出公婆的洋相外,主要热闹处还在于闹房。民俗约定:'结婚三天无大小',新婚之夜,远近的歌手来到新郎家里,开始坐在院子里,唱宴席曲,此起彼伏,直至天亮,看来这种约定俗成的风格养育了宴席曲。"(朱刚《青海回族的民间文学》,载《青海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回族专集》)宴席曲有许多传统的曲词和曲调,一般是一词一曲,也有个别曲调在长期流传中不断变化发展,产生了一词多曲的现象。在演唱上有独唱、齐唱和对问答、随唱的形式,在民和、化隆等地还采取简单化妆,并伴以舞蹈动作的演唱形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从头到尾咏唱一个完整故事的叙事手法;一种是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或者一日五更等时间推移、景物变化等起兴的抒情手法。宴席曲的题材十分广泛,多为表现旧时代青年男女婚姻爱情方面的,如《方四娘》、《莫奈何》、《四季想韩哥》、《闹五更》等;有的以汉族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如《孟姜女》、《五哥放羊》、《杨家将》等,也有的反映回族历史上人民的悲惨生活,如《高大人领兵》、《虎狼马》、《走口外》等,还有的将青海回族的风俗礼仪、道德观念等编成曲子传唱,如《和睦歌》、《敬茶》、《朋友好比一棵松》、《五劝人心》等。宴席曲的词一般较长,其格律自由多变,长于叙事。因此每首歌曲,实际上就是一首优美的长篇叙事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老的回族宴席曲焕发了青春,除在民间婚礼上演唱外,宴席曲的一些剧目还搬上了舞台,同时还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新生活的新作,以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博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另外,在民间文学工作者们的多年辛勤努力下,收集、整理和选载了一大批宴席曲目,其中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海回族宴席曲》一书,选载了流传较广、代表性较强的宴席曲70余首。

    花 儿

    "花儿"是西北地区许多民族共同的口头艺术形式。青海各族人民都喜爱"花儿",除了在村里、家中及长辈面前不能唱外,山野田间,处处都能听到"花儿"悠扬的歌声。在"花儿"的创造过程中,回族人民具有特殊的贡献。通常人们提起花儿,一般称为"回族花儿",这就很能说明回族在花儿创造中所占有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在花儿的海洋中,回族花儿也具有她明显的民族特色,其表现在内容方面,她真实地反映了回族劳动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等,唱出了世世代代回族劳动人民的心声。另外,回族花儿中的语言特色更是表现其民族特色的显著标志,例如"胡达(波斯语,真主)的安排应受哩,塞拜布(阿拉伯语,办法、措施)要自家做哩;三岁上离娘的耶提目(阿拉伯语,孤儿),顿亚(阿拉伯语,现世、今世)上受活罪哩。""花儿"在青海又称"少年",演唱"花儿",也称"漫少年"。花儿也是青海回族歌谣的主体。回族花儿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歌词借神话传况、民间故事、历史典故、山川风物、天文地理、和产生活以及其他社会现象,表情达意,或歌唱真挚深沉的爱情,或倾诉生活中的坎坷遭遇。在当代,又用花儿的形式讴歌党和社会主义,歌唱新人新事,并把花儿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或影视,深爱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

    回族花儿的曲令较多,有《尕马儿》、《水红花》、《山丹红花儿开》、《马营令》、《河州令》、《东峡令》等,其旋律高亢豪放,婉转起伏,欢快悠扬,拖腔长而自然。花儿唱家们即兴编词,变换曲令的能力较强。回族花儿的歌词结构有四句式、五句式和六句式,格律严密,结构独特,具有短小精悍,语序变化富于节奏,对格律韵味比较讲究,易唱易诵,便于抒情。例如:四句式"贵德的梨儿长把子,好不过碾伯的沙果子;东看西瞅地做啥哩,好不过眼前的尕妹子。"五句式"想吃樱桃进花园,万样的花儿有哩。只要你有心把我牵,日月转,团圆的日子有哩!"六句式"石崖根里的清水泉,柏木桶,担给了千年者没干;若要我俩的婚姻散,三九天,冰滩上天一朵牡丹。"这些花儿歌词,语言生动,比喻形象,音韵严格,特色浓郁。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国回族史略

上一篇:中華回教博愛社簡介
下一篇:民国时期山东穆斯林生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