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吉河逆流而上时,只有碰到岩石激起浪花的河水声在打破山谷间的死寂,只有雪山带来的冷峻感觉,偶尔能遇到从山上下来的、骑着马的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同胞,见到笔者友好地打招呼。看着他们在狭窄的山路上自如地穿行,看着远处高峰上的积雪,笔者不由得想起杰出的穆斯林诗人巴巴福汗的一首描绘这些高山穆斯林生活的诗歌:
道路犹如情人的心胸般狭窄,
路面就像美人的心肠一样坚硬,
色勒库尔(帕米尔)的大山高耸入云。
在那里,人们看不到春色的足迹,
看见的是一个银色的世界。
海拔越来越高。当地地图显示,木吉河沿岸山地被分成两段,下半段归阿克陶县的布伦口乡,上半段归木吉乡。真正到木吉乡一带时,沿途逐渐看到大大小小的石头圈出的“窝子”。
在木吉生活的主体民族是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其中柯尔克孜族占99.8%。关于木吉的地名来源,笔者听到一个有趣的传说。最初,那些身背褡裢的伊斯兰教传教者来到这里,当地人看着觉得奇怪,便不由自主地想伸手去摸,一边还说着“木吉”(当地人的发音,摸的意思),传教士以为“木吉”是这里的名字,便传播了出去。也有人说,那些从阿拉伯来的传教士看到这里峰峦起伏,便连声赞叹“买吾吉”(阿拉伯语,波涛、波澜之意)。时间久了,当地人就把它变成 “木吉”了。
尽管海拔高得连一棵树也无法生长,但在柯尔克孜族人看来,木吉是他们最温暖的落脚地,那些河湾湿地被选择做“冬窝子”。山谷间,河湾不远的山凹处便是他们用石头砌成的房子,一幢一幢的石房子依地势缓缓垒垛起来,远远望去像一座依山而筑的城堡。牧民们告诉笔者,这里的冬天,大雪能将骆驼埋掉。强风吹起来,能将山上的雪盖掀起来。而背风的石头房子,无疑是他们抵挡风雪的智慧之作。
笔者所看到的书籍中,大多对塔吉克族的石头房子赞叹不绝,其实,柯尔克孜族对石头的运用技艺、体现在建构房子上的智慧一点不逊于塔吉克族。石头的大小、风向的避开、屋内的棱角、墙面的平整,使得一座石头房的问世就是一首精妙的诗歌。两个高原穆斯林民族对石头的运用,体现着各自延续了几千年的建筑艺术。
这些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同胞就这样生活在一个被外界忽略的地方,恬淡而宁静的生活在这片高山之中延续。
上一篇:民族团结先进典型阿力木江﹒买提托库事迹在邯引起热烈反响
下一篇:《伊斯兰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