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指导》:第二篇 第二章 宣教对象的类型
2013-12-30 16:43:31
【来源:】 点击:
第四节 违法作恶者
作恶不义之人
我们所说的作恶不义的人,指那些虽承认“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但却不按照这一信仰履行其义务的人。他们违反一部分教律规定,涉足一些非法行为和活动,其中有多有少,有轻有重,形式与程度不等,安拉至知。
穆斯林也难免犯罪
有一段《圣训》指出,穆斯林也难免犯罪。“所有阿丹的子孙都是有错误的,而最好的错误者是知错悔悟者”。这充分说明了人心有从善的一面,也有向恶的一面。这就要求穆斯林努力督促自己顺主行善,不要逆主干罪。
安拉说:“以灵魂及使它均衡,并启示他善恶者发誓,凡培养自己的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性灵者,必定失败。”(91:8)
一旦有越轨的行为,应立刻停止,向安拉忏悔。
干罪的原因
也许我们脑子里会闪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穆斯林他既然信仰安拉,安拉的使者和复活日的审判,他明明知道干罪作恶会导致安拉对他的怒恨和惩罚,那他为什么还要违背伊斯兰教律的规定呢?回答是:“当信仰削弱时,不良的欲望就会控制他,使他接受恶魔的诱惑。因为对罪恶的惩治是约定在复活日,而非法享受却是眼前的事,人心易受现实的影响,而忽视对未来的展望,即使今日的结果是苦涩的,而将来的结局是甜美的,也不能遏止他们受此影响。除非信仰坚定者,他们视未来如在眼前,追求幸福的未来而不受现实的干扰。
安拉说:“不然,你们却选择今世的生活,其实,后世是更好的,是永存的。”(87:16──17)
人的本性喜好今世享乐,即使相对后世幸福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属于感官的。微弱的信仰更易激发这种本性,使人为获得些微的享受而不择手段、不惜违法犯罪,特别是当他寄希望于将来,可以忏悔,安拉会宽恕他时。
作恶不义者的无知
作恶不义者确属于无知之徒。如若不是无知,又怎会冒犯安拉的尊严。
安拉说:“安拉只赦宥无知而作恶,不久就悔罪的人;这等人,安拉将赦宥他们。安拉是全知的,是至睿的。”(4:17)
穆加希德及另一位学者对此说到,无论有意或是无意冒犯安拉统属无知的表现,真到停止罪行。盖塔德由艾比艾勒·阿利耶传述:一些圣门弟子说:“仆人所犯的任何罪行均属无知。”穆加希德也说:“所有犯奸作恶者,在其犯罪时就是无知之徒。”伊本·阿巴斯说:“无知的表现之一便是恶行。”
干罪作恶者的无知表现在他不知安拉的能力,不知应顺安拉,安拉的化育之恩,独一无二,崇高伟大,对于人类的慈悯,人类的所做所为事无巨细都在安拉的洞察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将得到总结、清算。对此他一概不知,无知于恶行的伤害。
罪恶比蛇蝎还毒,是更应远离的,不可接触,不可沾染。但作恶的人因愚昧无知而涉足其间,将今世享乐凌驾于后世的幸福之上。而他不知,今世享乐相对后世恩泽犹如从江河中捧一把水。他无知地沉湎于幻想,延迟忏悔。他不知道,死亡相伴于人,在它临近时,不会先征询他是否愿意。为了今世的一点利禄,他不辞辛劳。如果他认真思考一下,他也许会为后世的幸福而做些工作。难道他没有注意到吗?学生为了考试成功而夜以继日地学习,即使暂时少玩一些。商人为了赚钱而不惜暂别家人,长途远行,克服各种困难。他为何不象上述情况那样,也为后世做些准备工作呢?当医生对他说:“不可吃这个,不准喝那个,一旦吃了,喝了会有危险,甚至会导致死亡等等,他会认真地遵照医生的嘱咐去做,不会违反禁忌,既使那个医生说得并不一定完全正确。而安拉的使者告诉了他,对于违反安拉法度的人,安拉将予以严惩,这是真实无妄的告诫。如果不是无知的话,他为何对医生的嘱咐一应承诺,而对安拉使者的忠告置之不理呢?他无知地认为他的恶行会被原谅,殊不知安拉的慈悯是临近行善者的。真正的希望者是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而期盼安拉的慈悯。犹如农夫犁田、播种、浇灌、护理,并期望安拉的护佑,使庄稼免遭灾害。而那些自欺欺人者,则置田地于不顾,任野草丛生,疏于管理,却幻相安拉佑助他获得好收成。
预防罪恶
关于医治罪恶的创伤,我们将在第三篇一宣教方式中予以具体阐述。在此,我们先谈谈预防罪恶,因为预防比治疗更好,正如人们所说的,防止身体疾病的同时,应要预防心里的疾病。罪恶正是由于心灵疾患造成的,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趋于罪恶的情况下,如何加以防范呢?
安拉说:“以灵魂及使它均衡,并启示他善恶者发誓”。(91:8)
内心所藏的罪恶之念,只有在健全、正确的信仰制约下才会被克服,无论任何原因,一旦信仰削弱,这种恶念便会萌发,表现出来。犹如人体细菌,一旦体内免疫机制削弱,它便滋生、发展,侵害人体。罪恶的欲念在外在声光食色的刺激下,极易萌发。一旦诱发人的欲望,便会促动你去做,使你忘记安拉的教诲,这些外在的刺激包括放纵、淫荡的性行为及影视歌舞,暴露女性身体的服装,男女随意地混杂、交往,拜金主义者的高谈阔论等等,都会激发起欲望的冲动,进而使人堕落,沉湎于感官的享受和物质的疯狂追求。而一旦外在的刺激受到抑制和削弱,相对而言,就易于加强人们对安拉的及复活的信仰和认识。你交往的是优秀、虔诚的为伊斯兰工作和宣教的穆斯林,对你及你的信仰是很好的防护,削弱了恶欲之念,减少了外在的诱惑。这一防范旨在使穆斯林不要轻视、低估一些错误和恶行。即使是小的恶行,日久积累会铸成大错。不要让自己的信仰一再受到侵蚀,而使欲念膨胀,自以为有力量抵制。有理智的人不会因为自己身强力壮而无视潜在的病菌在其体内的滋生、发展。
宣教者对作恶不义之人的立场
宣教者看待不义之人应带着怜悯的眼光,仿佛他们在漆黑的夜里走在深不可测的悬崖边,深恐他们坠落下去,竭力地想让他们离开这毁灭的边缘。当宣教者个人的权益遭到侵害,对他们所犯下的罪恶不会责骂或幸灾乐祸,也不会自高自大轻视他们。但是如果他们违反了安拉的法度,他会痛恨他们的过份行为并轻视他们,阿依莎传述:“安拉的使者从不为自己而报复,也从未想要得到什么,只要安拉的尊严被侵犯时。如果安拉的尊严被侵犯,他也不为自己愤怒,而是为了安拉才报复。”侵犯安拉尊严,引起穆斯林愤怒的事,如阻挠、干涉宣教,伤害宣教者致使他们不能履行宣教职责。在此类情形下,宣教者可以在教律允许的程度内制止不义者的恶行,但不要过度。用简易的方式,加以制止,同时诚挚地引导,矫正他们的行为。
上一篇:《宣教指导》:第三篇 第一章 宣教的方式方法
下一篇:《宣教指导》:第二篇 第一章 对宣教对象的了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