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导读》二二﹑朝觐章导读
分享到:
2014-02-24 12:29:47 【来源:】 点击:
       从这个苏勒开始﹐《古兰经》的经文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捍卫真理。  前面的几个苏勒都是真主命令他的使者向信士们阐明伊斯兰信仰的正道﹐与恶魔的邪恶对抗﹐而从这以后的四章﹐着重阐明信士捍卫真理的原则。 真主的天房是真理的象征﹐那里曾经发生过真主考验易卜拉欣父子的故事﹐人们每年去朝觐﹐就是对真主教诲的回顾﹐是敬畏之心的洗礼﹐永远保持纯洁。 大部份学者断定﹐这是在麦地那降示的苏勒﹐但里面包含着许多麦加时期的内容和特征。  对每个苏勒降示时期的历史考证﹐有些很重要﹐因为最能解释其中的教训﹐而也有一些苏勒﹐对降示时间的考证无关紧要﹐重点是内涵的真理﹐例如这个苏勒。
 
       这个苏勒的开头是对世界末日的警告﹐真主说﹕“众人啊﹗  你们应当敬畏你们的主﹐复活时的地震确是一件大事。  在那日﹐你们看见地震下每个乳母都被吓得忘记了婴儿﹐吓得每个孕妇都要流产﹔你把人们看成醉汉﹐其实他们并非醉汉﹐而是因为真主的刑罚是严峻的。”(1-2)    根据许多圣训的解释﹐复活日降临之前﹐地球上的预兆是天翻地覆的大灾难﹐如火山爆发﹑地震与海啸﹐城市毁灭﹐尸衡遍野﹐人们表现各种姿态极度恐慌。真主造化生与死﹐以及死后复活﹐真主有绝对权威。  动荡和灾难使大地毁灭﹐是来自真主的无穷威力﹐而人们应当记忆真主在造化人类时的万能和仁慈。  真主说﹕“众人啊﹗  如果你们对于复活日的事还在怀疑中﹐那么﹐我确已创造了你们﹐先用泥土﹐继用一小滴精液﹐继用一块凝血﹐继用完整的和不完整的肉团﹐以便我对你们阐明道理。 ……”(5)    这是人们最关心的﹑也是最好奇的科学课题﹕人类的起源。  真主以他的伟大造化﹐证实他的智慧和能力﹐人类将在预定的时期结束﹐全归于真主。人们只看到生﹐而对死亡的归宿却不可思议。  许多宗教和哲学﹐对死亡问题设想了各种解释﹐希望给这个古老的问题一个简单和满意的答复。   每个人从生到死就是人们所看到的一生﹐而在真主那里﹐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躯体死亡之后﹐每个人继续存在﹐只是形式不同。 同样一个人﹐死后的他与新生婴儿时的他判若两人﹐因为他经历了不平凡的人间生活﹐许多事﹐必须向真主交代。死后的复活和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是人们所不能见的未来事件。  许多人说﹐没有证据﹐就难以相信其真实。  真主在阐明道理时﹐打比喻说﹕“你看大地是不毛的﹐当我使雨水降于大地的时候﹐它就活动和膨胀﹐而且生出各种美丽的植物。”(5)     根据一般人的常识﹐理解真主将使死人复活并不难﹐因为他们真实的生命没有结束﹐真主能把他们唤醒。生命真奇妙。   地上是黑色泥土﹐有了水份和阳光﹐长出五谷杂粮和各种丰硕的果实﹐滋养了人类﹐也养活了飞禽走兽。  人类的生命从哪里来﹖   从一滴微小的精液﹐转变成血肉块﹐里面的所有细胞分工成长﹐然后有了五脏六腑气血皮骨﹐再有眼睛﹑耳朵和大脑。 婴儿在母腹中成形后﹐是男或是女﹐俊丑和智愚﹐千差万别﹐一切由真主确定。  一个人在大地上行走﹐奋斗他的一生﹐循规蹈矩﹐服从法律和道德伦理。
 
      真主能把贫瘠和干旱的土地再现生机﹐也能把腐烂躯体中的生命复原﹐人们从生命产生的奥妙过程﹐就应当理解复活的必然性。  《古兰经》说﹕“这是因为真主是真宰﹐他能使死者复生﹐他对于万事是全能的。 复活确是要来临的﹐毫无疑义﹐真主要使坟墓里的人复活起来。”(6-7)    许多人从观察中获得灵感﹐对造物主油然产生敬畏﹐也有许多人不信这一套﹐不论怎么宣传﹐就是不认主。   他们说﹐人活着﹐就是为自己享受生活﹐没有精神追求。  不信道的人﹐第一不相信天地万物有造物主﹐第二不想象死后还有复活和受审判。  这些不信道的人集合在一起﹐自称是无神论唯物主义学者﹐只相信科学﹐只求物质利益﹐与信道者对抗﹐试与真主比高低。  《古兰经》记载着﹐真主造化人类的当初﹐恶魔曾经向真主挑战﹐不服从真主造化的人﹐发誓要把人类引向歧途﹐背叛真主﹐在人世间作乱。
 
     + + + + + + +
 
      天地间只有一个真理﹐不信道的人都是迷误者﹐不论信什么。   真主说﹕“有人争论真主﹐但他既无知识﹐又无指导﹐且无灿烂的经典。 他傲慢地走开﹐以便诱人叛离真主的大道。”(8-9)     不信道者坚持否认真主﹐提出种种邪说和歪理﹐挑战真主启示的经典﹐证明没有造物主﹐所以他的行为也不受约束﹐不服从道德准则。
  
      与这种人合作或共事﹐最不可靠。  还有一类不信道者﹐他们向造物主提条件﹐给我今世好处﹐就归信你们的宗教﹐见不到现实的利益﹐免谈。  真主说﹕“有人在边缘上崇拜真主﹐若获福利﹐他就安然享受﹔若遭祸害﹐他就轻率背叛。  他将丧失今世和后世﹐这是明显的亏损。”(11)世界上的事﹐不顺心的十有八九﹐并非样样事都能称心如意心想事成。 信道者每遇困难﹐都是想到是真主的考验﹐检验敬畏的真诚﹐是对认主行为的提升﹐因为在遭遇危机和艰难的时刻﹐面临若干出路的选择﹐鉴定了内心里的信仰和诚意。  例如平常日子过得很不错﹐某日出现了一个意外的机会﹐说谎或欺骗﹐就能发一大笔不义之财﹐一夜暴富。 这里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是祸或是福﹐取决于当时的决断和选择。   譬如选择拒绝行骗﹐不贪图不义之财﹐平常日子照样过。  假如利欲熏心敢冒一次险﹐拿命运赌博﹐陪了夫人又折兵﹐最后落入囹圉坐大牢﹐“运气”的好坏是自己信仰意志的道德决策。  人的认识有局限性﹐对发生在眼前的意外事件﹐不能快速断定是好或是歹﹐穆斯林以顺从真主为最高品德﹐一个事件的好与坏﹐不能从个人利益判断﹐而是遵循真主的正道原则。   任何时候都决心服从真主的意欲﹐笑迎生活的挑战﹐坚信真主﹐勇往直前﹐必然是一个成功者。
 
      真主说﹕“谁猜想真主在今世和后世绝不相助他﹐叫谁悬梁自尽﹐教他看他的计策能否解除他的愤怒﹗”(15)    信士的品性就是对真主的公正和仁慈毫无犹豫和怀疑﹐任何一天都是好天气﹐吉祥日﹐处处都是真主的恩德﹐任何一件事的发生都是真主的公道和仁慈﹐在真主面前君子坦荡荡﹐宁静致远。   俗话说﹕任何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看不到真理﹐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只要还活着﹐就不能结论这是一个失败的灵魂﹐那是一个幸运的生命。  真主说﹕“信道者﹑犹太教徒﹑拜星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以及以物配主者﹐复活日真主必定要为他们判决。”(17)  在世选择伊斯兰﹐或者其它信仰﹐都不能为归宿的命运做结论﹐真主将在复活日以善功判断赏罚。
 
       这个苏勒的名称是“朝觐”﹐主题的前奏是信道(伊玛尼)与不信道(库夫尔)的区别﹐先解释这个两条水火不容的人间道路。  这个解释很长﹐占有全苏勒前半部﹐阐明信道者从原则上绝不退让﹐任何委曲求全动摇信仰的立场都将导致偏离正道﹐堕入邪恶﹐这是正道传播的历史教训。  认主独一坚定不移是精神和信心﹐绝不是施展暴力与人撕杀﹐暴力和恐怖只能损坏伊斯兰的正当形像﹐使无辜的平民感到恐惧﹐不敢接近穆斯林。  信道者必以善良和宽容的行为展现温文尔雅的性格﹐坚信真理﹐胸有成竹﹐尊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和不同传统的各民族﹐深信真主自有公道。然而﹐信道者历代都生存在敌人的包围之中﹐说真话会遭到非难和仇视。  真主在“易卜拉欣章”中说﹕“不信道者对他们族中的使者说﹕‘我们誓必把你们驱逐出境﹐或者你们誓必改信我们的宗教。’ 他们的主就启示他们说﹕‘我誓必毁灭不义者。’”(14﹕13)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真理并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思想宝藏﹐也不是对任何人传播都能立即得到热烈欢迎。  历史上﹐无数先知和智者﹐都为真理奋斗终身﹐鞠躬尽瘁﹐死而不已。  真理必将永存﹐任何时代都没有泯灭过﹐世界的存在不会没有真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真理受到真主的保护﹐而且只恩赐给一部分真诚的信士。
 
      真主说﹕“真主必定要保护信道者﹐真主确是不喜爱每个忘恩负义的叛逆者的。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  真主对于援助他们﹐确是全能的。  他们被逐出故乡﹐只因他们常说﹕‘我们的主是真主。’”(38-40)真主许可信道者反抗﹐条件是在“被进攻”时﹐在“受压迫”时﹐而不是任意发动暴力攻击和恐怖主义。  信道者在受到压迫时的反抗是合法的斗争﹐而且深信“真主对于援助他们﹐确是全能的”﹐斗争的目标不是个人利益和权势﹐而是捍卫真理的价值和传播正道。  真主说﹕“如果我使那些人在地面上得势﹐他们将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劝善戒恶。  万事的结局只归真主。”(41)
 
+ + + + + + +
 
      前半部份是这个苏勒的序言﹐阐明是非和正邪的原则分歧﹐而且指示信士对不信道者的态度﹐首先应当宽容和忍耐﹐然后在受到进攻时有权自卫和反抗﹐一切为了主道的目的。  在确立这些基本立场之后﹐这个苏勒进入“朝觐”主题﹐在真主启示降示的时期﹐真主天房的朝觐已经面貌全非﹐根本就不是最早先知易卜拉欣时代的样子﹐被后来的各种邪教改变成迷信和邪恶的活动﹐崇拜多种偶像﹐举行愚昧的仪式。  从他们的行为和表现中﹐已经看不到一点先知易卜拉欣传播的认主独一礼仪的痕迹。  在麦加主持各种宗教仪式的人说﹐他们在认真地保护传统的朝觐制度﹐只是从先知易卜拉欣之后﹐各时代都有所修正和补充﹐发展成与时俱进的新形式﹐代表了时代的进步。   当地大多数的信徒们相信﹐认主独一是古代的信仰﹐代表保守与落后的思想意识﹐他们喜欢现代化的文明和时髦。
 
      当先知穆圣出现在真主的天房之前﹐宣告真主的启示﹐号召迷误的民众回归正道﹐他却遭到疯狂的仇恨和恶毒的攻击。  真主警告说﹕“不信道而且妨碍主道﹐并且妨碍我使众人 ---- 定居的和游牧的 ---- 共同尊敬禁寺﹐谁因不义而欲在禁寺中违背正道﹐我将使谁稍稍尝试痛苦的刑罚。”(25)    真主命令他的使者易卜拉欣建造禁寺克尔白﹐是为了号召信士们集合在真主的天房下崇拜独一无二的真主﹐绝对禁止以物配主。  那些阿拉伯部落的人﹐在先知之后﹐年代久远﹐偏离正道益甚﹐编造了许多正道的背叛行为和仪式。   真主派遣的最后使者先知穆圣﹐受命于真主﹐保护真主的天房﹐恢复纯真的敬畏礼仪。  真主说﹕“当时我曾为易卜拉欣指定天房的地址﹐我说﹕‘你不要以任何物配我﹐你应当为环行者﹑立正者﹑鞠躬者和叩头者﹐打扫我的房屋。”(26)

 从伊斯兰严格朝觐制度中﹐我们可以理解朝觐是一项重要的功修形式﹐检验和强化信士对真主的忠诚和敬畏。  朝觐与其它功修不同之处﹐是世界穆斯林每年一次大聚会﹐来自全球每一个角落的穆民教胞﹐共同举行仪式﹐行动划一﹐目标高度集中﹐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万众一体朝拜真主。   当初﹐先知易卜拉欣服从真主的命令﹐宣告真主的指示﹐确定了严格的朝觐制度和规则。   朝觐功修是一个完整的礼仪程序﹐来到真主天房的朝觐者﹐都必须按照传统步骤逐步完成﹐每一个环节和行为都深刻表达对真主的敬畏﹐提高信仰的觉悟和决心。
 
      朝觐过程重要的活动之一是环绕克尔白行走(塔瓦夫)﹐是不同方式的礼拜仪式﹐一次是逆时针方向围绕克尔白行走七圈﹐其中先疾行三周﹐后慢走四圈﹐同时高诵赞主词。  绕行天房有崇高的功修涵义﹐加深认主独一的信念﹐许多礼仪的涵义难以言传﹐朝觐者必须服从的真主命令。  有一位欧洲科学家朝觐之后写了一篇体会文章﹐他发现朝觐过程中的“转天房”礼仪意义重大﹐因为宇宙空间的行星围绕恒星以及微粒子科学中电子绕行质子都是逆时针运动﹐其中包涵真主造化的生命运动奥秘﹐非人的思维所能理解。  先知易卜拉欣承领真主的命令重建古代的天房﹐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所房屋遗址﹐代表天地文明的中心﹐“真主以克尔白 ----- 禁寺 ----为众人的网维”(5﹕97)﹐真主说﹕“当时﹐我以天房为众人的归宿地和安宁地。你们当以易卜拉欣的立足地为礼拜处。  我命易卜拉欣和易司马仪说﹕‘你们俩应当为旋转致敬者﹑虔诚驻守者﹑鞠躬叩头者﹐清除我的房屋。’”(2﹕125-126)在这个苏勒中﹐真主启示他的最后使者实行他命令先知易卜拉欣宣布的朝觐纯真礼仪。 真主说﹕“你应当在众人中宣告朝觐﹐他们就从远道或徒步或乘着瘦驼﹐到你这里来﹐以便他们见证他们所有的许多利益﹐并且在规定的若干日内﹐记念真主之名而屠宰他赐给他们的牲畜。”(27-28)    真主曾经命令他的使者先知易卜拉欣和先知穆罕默德宣布﹐朝觐是全体信士的功修仪式﹐众人从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家乡来到真主的天房﹐见证真主对他们的慈恩。 在这一段经文中﹐真主为众人制定了许多朝觐和宰牲的规定﹐指示信士们以此表现对真主的服从和敬畏。
 
      朝觐结束之后﹐举行屠宰仪式﹐这章苏勒中对为“记念真主之名”而屠宰的牲畜﹐可以食用其肉﹐“并应当用来款待知足的贫民和乞讨的贫民”(36)。   上一个世纪中期之前﹐每年朝觐的人数不多﹐屠宰的牲畜也有限﹐因此宰牲节的肉足够在当地分发给穷苦人﹐而当今的麦加﹐每年有数百万人朝觐﹐朝觐之后屠宰几十万头牛羊和骆驼。  随着穆斯林世界的经济富裕和朝觐者的旅行方便﹐麦加宰牲节的肉处理方式也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但屠宰场所比过去更加卫生和科学管理﹐而且在麦加郊区建造了许多大型冷冻仓库﹐肉类可以暂时储存﹐然后用大型冷冻集装箱和海轮﹐运送到世界各地﹐提供给那里的穆斯林贫民。
 
      朝觐和连同发生的宰牲节﹐包涵三重关系﹕顺从独一的真主﹑加深个人信仰﹑建立穆斯林的社会关系﹐这三种内容融合在一起﹐结合在认主独一的精神和行为之中。 真主说﹕“事情就是这样的﹐谁尊重真主的戒律﹐在主的那里那对于谁是更好的。  一切牲畜对你们都是合法的﹐对你们已宣布的禁戒除外。  故你们应当避开污秽即偶像﹐应当永离妄语﹔同时为真主而信奉正教﹐不以物配他。  谁以物配真主﹐谁如从天空堕落﹐而被群鸟夺走﹐或被大风扫荡到远处。”(30-31)   最后这一段比喻的启示包容着深刻的涵义﹐历代学者有许多解释﹐一般的伊玛目们对礼拜的信士们说﹕如果信士偏离主道﹐他的灵魂品级如同从天堂里落入尘世﹔假如他选择了多神崇拜﹐那么﹐如同群鸟把他的灵魂在半空叼走﹐又如同在大风中被飘荡到远离真主光亮的荒野﹐结局悲惨。
 
       朝觐是全世界穆斯林敬畏真主的标识﹐响应真主的召唤而来﹐并且处处以真主启示举行礼仪和完成功修﹐每个人从内心里发出的虔诚敬意﹐汇合成巨大的穆斯林世界暖流﹐在真主的天房之下﹐发现互相亲密的感情﹐共建世界上统一的伊斯兰文明。真主说﹕“事情就是这样﹐谁尊敬真主的标识﹐那是心中的虔诚发出的。”(32)
 
      + + + + + + +
 
      世间的人类在永恒的斗争中﹐从无停息﹐斗争的核心和焦点是正道与邪恶﹐真理与谬误﹐如同人类所看到的白昼与黑夜的更替和日月在天空中的位置交换﹐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互不纠缠﹐连续不断。  斗争的形式有时隐蔽和平稳﹐有时激烈和残酷﹐消耗双方巨大的精力和财富﹐也死伤许多人口。  邪恶势力经常获得优势﹐信道者受到压制和迫害﹐可以从历代清真寺的变迁得以证实﹐在过去的八十年里﹐从苏联到中亚﹐广大的伊斯兰土地上﹐数万座清真寺遭到毁坏﹐被改成博物馆﹑仓库和生产作坊﹐禁止信道者礼拜和传播伊斯兰。 如今走在西班牙﹑俄罗斯﹑阿尔巴尼亚﹑乌兹别克斯坦﹑波黑和印度﹐仍旧可以看到清真寺的废墟和断壁残垣﹐证明那里的穆斯林曾经遭到过迫害﹐至今没有获得信仰自由。   凭吊那些过去的悲惨历史遗迹﹐仿佛可以听到凄惨的呻吟﹐看到信道者被逮捕﹑鞭打和放逐﹐被迫劳动改造﹐或走向刑场。  坚持正道的信士﹐为真理奋斗﹐置生死于度外﹐证明恶魔的残酷和兽性﹐也证明真理的崇高价值和信士的顽强精神。
 
      正道与邪恶的斗争﹐历史悠久﹐至今没有结束的迹象﹐今后还将继续﹐也许比过去更加残酷。  真主对他的最后使者说﹕“如果他们否认你﹐那么﹐在他们之前﹐否认使者的已有努哈的宗族﹑阿德人﹑赛莫德人﹑易卜拉欣的宗族﹑鲁特的宗族﹑麦尔彦人﹔穆萨也曾被否认过。 我优容不信道者﹐随后我惩治了他们﹔我的谴责是怎样的呢﹖   有许多城市居民不义﹐而我毁灭他们﹐地上屋顶尚存﹐并且有若干被遗弃的水井和被建成的大厦。  难道他们没有在大地上旅行﹐因而有心可以了解﹐或者有耳可以听闻吗﹖  因为肉眼不盲﹐胸中的心眼却盲了。”(42-46)    真主的经典中记载着真理与邪恶斗争的历史﹐大地上也记载着真理与邪恶的历史﹐经典中的真主启示和大地上的历史实物都是信道者学习和领悟的资料和根据﹐只有那些有心不思考﹑有耳不听闻﹑有眼看不见的不信道者是最愚蠢的白痴﹐这样的人继续在迷误中。
 
+ + + + + + +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这是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共同认识﹐人人都在造物主的监督之下﹐善恶有报才是人生公正的结局﹐这也是伊斯兰认可的真理。  有些人感到不耐烦﹐也有些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真正的时间长短和远近﹐由不得人。   真主说﹕“他们(不信道者)要求你早日昭示刑罚。  真主绝不爽约。 在你的主那里的一日﹐恰如你们所数的一千年。”(47)    许多不义的人﹐看来继续逍遥自在﹐真主确是在继续考验他们﹐等待他们觉悟﹐真主说﹕“而我优容他们﹐然后﹐我惩治他们。  我是唯一的归宿。”(48)   真主派遣的使者﹐向人类昭示真主的真理﹐对于执迷不悟的人﹐真主给予宽恕和等待﹐但终将有一个归宿。  真主说﹕“你说﹕‘众人啊﹗  我对你们只是一个直爽的警告者。’  信道而且行善者﹐将获得赦宥﹐得享优厚的给养﹔以阻挠的态度努力反对我的迹象者﹐是火狱的居民。”(49-51)
 
      正道与邪恶的斗争从真主造化人祖阿丹时就开始了﹐恶魔将在人间引导迷误﹐而真主派遣的使者负有传播正道的使命﹐对手是恶魔。  真主的使者在努力教化民众﹐而恶魔在努力阻止他们接受真理﹐例如真主在“准则章”中对他的使者说﹕“当他们看见你的时候﹐只把你当作笑柄﹐他们说﹕‘这就是真主派来当使者的吗﹖  要不是我们坚持着要崇拜我们的神灵﹐那么﹐他几乎使我们偏离他们了。’”(25﹕41-42)
   
      今天的许多地方﹐传播正道的信士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形﹐当地的人已深陷迷误﹐不可自拔﹐他们觉得跟随恶魔便能急功近利﹐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和物质享受﹐许多人把宣教者当作笑柄。  这是社会现实﹐不容宣教者抱有幻想﹐以为真理所到之处﹐人人顺服﹐正道旗开得胜﹐夹道欢迎﹐事实决非如此。   真主在“牲畜章”中说﹕“我这样以人类和精灵中的恶魔为每个先知的仇敌﹐他们为了欺骗而以花言巧语互相讽示 ---- 假若你的主意欲﹐那么他们不做这件事﹐故你应当任他们伪造谎言 ---- 让不信后世的人的心﹐倾向他们的花言巧语﹐而且喜悦它﹐以使他们干他们所犯的罪恶。”(6﹕112-113)
 
      以上这些经文﹐证明了本章中真主对他使者的启示﹕“在你之前我所派遣的使者和先知﹐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当他愿望的时候﹐恶魔对于他的愿望﹐有一种建议﹐但真主破除恶魔的建议﹐然后﹐真主使自己的迹象成为坚确的。  真主是全知的﹐是全睿的。”(52)   每当真理出现﹐立即就有对抗的邪恶﹐正道与邪恶是针锋相对地斗争着﹐先知﹑使者和普通民众都将在恶劣的嘲笑﹑引诱和攻击中经受真主的考验﹐世界上没有一个纯洁的一方净土﹐俗话说“水清则无鱼”。 “真主是全知的﹐是全睿的”﹐正道必将在真主的袒护下得到成功﹐信道者在艰苦的环境中精神愉快﹐斗志昂扬﹐真主鼓励他们努力奋斗不息﹐争取胜利。
 
+ + + + + + +
 
      为正义事业奋斗的人﹐必然同邪恶势力感觉不一样﹐这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是属于两个路子的奋斗者。  传播正道者﹐心中有正义感﹐无私无虑﹐光明正大﹐因为力量来自真主的真理﹐并且以高贵的质量和真主启示的知识面对各种困境。  他们希望人们心地都善良﹐社会清明没有精神污染﹐在人间实现真主的公道﹐因此劝化民众意识到真主的仁慈﹐只归信正道﹐崇拜真主。   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到处都是真主仁慈的迹象﹐一个普通理智的人﹐都应当能认识到真主造化天地的大能和对人类的无限恩惠。  真主说﹕“难道你不知道吗﹖  真主从云中降下雨水﹐地面就变成苍翠的。  真主确是仁爱的﹐确是彻知的。  天地万物都是他的﹐真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可颂的。 ……﹐真主对于世人确是至爱的﹐确是至慈的。  他使你们生﹐然后使你们死﹐然后使你们复活﹔人确是孤恩的。”(63-66)     信道者看到真主的迹象和仁慈﹐听从真主的启示﹐认识真理﹐因而确定了生活的道路和目标﹐因此﹐正道引导和改变了人的本质和精神﹐成为社会的优秀人类典范。
 
      真主的迹象人人都能看到﹐民众的思维和智慧也足以理解天地万物有主宰﹐因此产生各种信仰和宗教﹐崇拜各种神灵﹐唯独跟随真主派遣的使者﹐才是正道﹐每个人都有选择正道的自由。  真主说﹕“我为每个民族制定一种供献仪式﹐让他们有所遵循﹐绝不是让他们为这件事与你争论。  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崇拜你的主﹐你确是在正路上的。  如果他们与你争论﹐你应当说﹕‘真主是知道你们的行为的。  复活日﹐真主将判决你们所争论的是非。”(66-69)    这几段启示真主在第一次朝觐期间降示给他最后使者的﹐因为穆斯林最初的朝觐﹐中间夹杂着许多崇拜多神的阿拉伯部落民众﹐他们在朝拜过克尔白之后﹐从阿拉法特山走向米那山﹐一路上的礼仪与穆斯林不同﹐中途有许多朝拜的神龛。   先知穆圣承领真主的启示﹐恢复纯洁的朝觐仪式﹐就像真主命令当初先知易卜拉欣教导的民众那样走上严肃的朝觐道路﹐在全部朝觐程序中表达认主独一的敬畏。  先知穆圣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跟随着我的方式朝觐。”《穆斯林圣训集》
 
+ + + + + + +
 
      朝觐的意义就在于﹐全世界各民族的穆斯林﹐选派他们民族的代表﹐相约走向天房﹐参加一次国际大聚会﹐共同崇拜独一无二的真主。   所有这些人﹐心中只有一个单纯的信念﹕认主独一﹐舍弃一切错误的传统和偶像崇拜。 真主启示他的使者说﹕“众人啊﹗  有一个譬喻﹐你们倾听吧﹗  你们舍真主而祈祷的偶像虽群策群力﹐绝不能创造一只苍蝇﹔如果苍蝇从他们身上夺取一点东西﹐他们也不能把那点东西抢回来。  祈祷者和被祈祷者﹐都是懦弱的﹗”(73)     天地万物只有一个造物主﹐而且真主只造化了一种合理的制度和道德准则﹐信仰真主的表现﹐不仅口头承认有真主﹐而且在行动上必须顺从真主的命令和生活规则。  全球的人类本是一家人﹐都是一对夫妇的子孙后代﹐因此﹐当他们走到一起来﹐到真主的天房记念真主时﹐对真主的正道更有深刻的领悟和体会。
 
      这个苏勒的最后是对全体朝觐者的号召﹐全人类都应当遵循唯一的正道﹐崇拜独一无二的真主。  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应当鞠躬﹐应当叩头﹐应当崇拜你们的主﹐应当力行善功﹐以便你们成功。  你们应当为真主而真实地奋斗。  ……﹐在这部经典里他也称你们为穆斯林﹐以便使者为你们作证﹐而你们为世人作证。”(77-78)    真主把传播正道的使命交给了他的最后使者﹐而先知穆圣把这个使命向全人类传播﹐使每个信道者都有责任﹐这个事实在朝觐中最明显。  朝觐使人们理解为真理奋斗的意义﹐穆斯林弟兄返回世界各地﹐继续他们的使命﹐保持信仰的心纯洁无瑕﹐与邪恶斗争﹐弘扬正道﹐宣传真主的正义和公道﹐为世人造福。  奋斗者所遭遇的现实﹐不是每天都是风调雨顺﹐生活不是赏月观花﹐而是与来自内外的邪恶斗争。 为正义而战﹐其乐无穷﹔为正道而战﹐精神百倍﹔前扑后继﹐永无止境﹔奋斗目标十分明确﹐穆斯林是两世的成功者。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古兰经 导读

上一篇:《古兰经导读》二三﹑信士章导读
下一篇:《古兰经导读》众先知章导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