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导读》十九﹑麦尔彦章导读
分享到:
2014-02-24 15:23:38 【来源:】 点击:
       在这之前的几个苏勒﹐都是在麦加时期降示的﹐着重在个人灵性的信仰﹐在前一章“山洞章”中出现了一位敬畏真主的英雄左勒盖尔奈英。  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领袖和仁慈的统治者﹐把敬畏真主的信仰付诸行动的实践﹐为民造福。  这个苏勒讲述了先知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历代先知的共同使命。  先知尔撒出世时﹐先有其圣贤的母亲麦尔彦﹐然后才有他的健康成长。还有一些其它的先知﹐都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出现在他们的族人中﹐例如叶海雅和他的父亲宰凯里亚﹐穆萨和他的兄长哈伦。  易卜拉欣的父亲不信道﹐但真主恩赐他一名优秀的儿子易司马仪及其后代。

       这个苏勒总共有九十八节﹐其中的七十二句启示都是以同样的两个字母结尾﹐构成了全篇统一的韵律﹐便于琅琅上口﹐如诵读诗歌。  这一章的另一个修辞的特点是﹐“至仁的主”(Rahmaan)这个词在全章中出现了十六次﹐都是伴随着重要的启示出现﹐抄录如下﹕
 
(18) “她说﹕‘我的确求庇于至仁主﹐免遭你的侵犯﹐如果你是敬畏的。’”
 
(26) “你可以说﹕‘我确已向至仁主发愿斋戒﹐所以今天我绝不对任何人说话。’”
 
(44) “我的父亲啊﹗ 你不要崇拜恶魔﹐恶魔确是违抗至仁主的。”
 
(45) “我的父亲啊﹗ 我的确怕你遭受从至仁主发出的刑罚﹐而变成恶魔的朋友。”
 
(58) “……﹐对他们宣读至仁主的启示的时候﹐他们俯伏下去叩头和哭泣。”
 
(61) “那是常住的乐园﹐至仁主在幽玄中应许众仆的﹐他的诺言确是要履行的。”

(69) “然后我必从每一宗派中提出对至仁主最悖逆的人。”
 
(75) “你说﹕‘在迷误中的人愿至仁主优容他们﹐……。’”
 
(78) “他曾窥见幽玄呢﹖  还是他曾与至仁主订约呢﹖”
 
(85) “那日﹐我要把敬畏者集合到至仁主的那里﹐享受恩荣。”
 
(87) “但与至仁主约定者除外﹐人们不得说情。”
 
(88) “他们说﹕‘至仁主收养儿子。’”
 
(91) “这是因为他们妄称人为至仁主的儿子。”
 
(92) “至仁主不会收养儿子。”
 
(93) “凡在天地间的﹐将来没有一个不像奴仆一样归依至仁主的。”
 
(96) “信道而且行善者﹐至仁主必定要使他们相亲相爱。”

     这个苏勒开头的第一句启示就阐明﹕“这是叙述你的主对于他的仆人宰凯里雅的恩惠。”  然后﹐有在苏勒中叙述了三个事件﹐都体现了真主的至仁恩惠﹐全篇苏勒就是围绕真主对他忠仆的至仁恩惠﹐真主对人类的慈恩无限。

     这是降示在麦加时期的苏勒﹐可能是在第一批穆斯林公元615年迁移到阿比西尼亚之前﹐穆斯林将第一次进入基督教社会。  到了那里﹐他们将听到麦尔彦(圣母马丽亚)和先知尔撒(耶稣基督)的故事﹐也将听说三位一体的上帝。   这个苏勒的主题是“麦尔彦”﹐她是先知尔撒的母亲﹐同时也讲述了先知叶海雅的出世。 这两个事件都显示了真主的仁慈和万能。  宰凯里亚夫妇是年迈的老人﹐而且他的妻子患有不育症﹐但是真主恩慈他们俩一个儿子叶海雅。  麦尔彦是一名处女﹐没有同任何男子接触过﹐但是真主命令她生育一个没有父亲的儿子尔撒。  这两件人间奇闻﹐证明真主的意欲无所不能﹐以仁慈恩赐给他所意欲的人。  这两件事﹐在以后麦地那降示的“仪姆兰的家属章”中又一次提到﹐给予证实。

     人类所看到的“大自然规律”是在有限的眼界之内的事实﹐超越人类知识领域的“幽玄”境界蕴藏着真主的无限权威﹐因此﹐在人们看来是超出“常规”的奇闻﹐都在真主的掌管之中﹐证明真主的权威无边。  一个新生的婴儿会对成年人说话﹐这就是真主选定的使者尔撒的奇迹﹐“那婴儿说﹕‘我确是真主的仆人﹐他要把经典赏赐我﹐要使我做先知﹐要使我无论在那里都是有福的﹐并且嘱咐我﹐只要活着就要谨守拜功﹐他使我孝敬我的母亲﹐他没有使我做霸道的﹑薄命的人。  我在出生日﹑死亡日﹑复活日﹐都享有和平。”(30-33)

     宰凯里亚是以色列的后裔﹐他在宗族中是一位负责任的精神领袖﹐他所看到人们信仰偏邪﹐掌管宗教的人不务正道﹐担懮他年迈归真之后整个宗族的信仰陷入迷误。  他向真主倾诉内心的苦恼和懮愁﹐恳求真主恩赐他一个儿子继承正道。  他说﹕“我的确担心我死后堂兄们不能继承我的职位﹐我的妻子又是不会生育的﹐求你赏赐我一个儿子﹐来继承我﹐并继承叶尔孤白的部份后裔。  我的主啊﹗ 求你使他成为可喜的。”(5-6)    真主应允了他的请求﹐恩赐他一个儿子叶海雅﹐宰凯里亚感激真主的恩典﹐一连三天三夜﹐他连续不断地礼拜和祈祷。 “他从圣所里走出来见他的族人﹐就暗示他们﹕‘你们应当朝夕赞颂真主。’  ‘叶海雅啊﹗  你应当坚持经典。’  他在童年时代我已赏赐他智慧。”(11-12) 

+ + + + + + +

     圣洁的麦尔彦受到真主的启示﹐怀孕生了儿子﹐这是真主意欲的奇迹﹐婴儿出生后就会说话﹐他向众人们作证说﹕“我确是真主的仆人﹐他要把经典赏赐我﹐要使我做先知。”(30)   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所有在场的人都能作证﹐他的母亲麦尔彦是一位圣洁的女子﹐他确是没有父亲。   他自己声明﹐只是接受真主的命令成为先知使者﹐但是好事者增枝添叶﹐为了抬高他的神圣性﹐也许为了抬高那些神职人员的社会地位﹐就说他是上帝的儿子。  他们借用其它民族多神教信仰的传统﹐编造了神话﹐制造了“三位一体”学说﹐以“圣子”和“圣灵”与造物主配合。 遍查宗教发展历史以及所有真主派遣的使者生平经历﹐从来没有先例﹐认主独一是有史以来的历来传统。  根据基督教教士们撰写的《新约圣经》﹐这“三位一体”是三个分体的结合﹐其中之一就是肉体的耶稣基督﹐他的肉体遭到杀害﹐死后又复活。 这是一个纠缠不清的基督教神学理论﹐据说教徒在只能服从布道者的说教﹐不能提出疑问﹐因为这是非一般大脑可以理解的神秘学说。

     伊斯兰是真主颁降的宗教﹐信仰的核心是认主独一﹐但是真主在人群之中选派他的使者﹐教化民众只崇拜真主﹐不信邪恶。  所有的使者都是有普通的人性和生理机能﹐与真主只有心灵相通﹐受命传播真主的启示和命令﹐而不是跨越“阴阳两界”的仙体。   这是《古兰经》多次阐明的普通常识﹐例如﹐先知穆圣说﹕“真主确是我的主﹐也确是你们的主﹐所以你们应当崇拜他。这是正路。”(36) 

     真主是天地万物的造化者﹐一切都属于他拥有和管理﹐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灵世界﹐服从他的命令和意欲。 真主造化的人类有什么资格为造化万物的真主寻找配物和伙伴﹖    真主派遣的所有使者都是传播认主独一的信仰﹐除此之外的信仰学说和理论都不是正路﹐陷入不信道的危险深渊。  真主说﹕“重大日来临的时候﹐悲哀归于不信道者。  他们来见我的那日﹐他们的耳真聪﹐他们的眼真明﹐但不义者﹐今天确在明显的迷误之中。  你应当警告他们悔恨之日﹐当日一切事情已被判决﹐而他们现在还在疏忽之中。 他们不信正道。”(37-39)     信仰正道的民众﹐只接受真主的启示﹐跟随真主派遣的使者﹐以他为行为的典范﹐绝不应当把使者当作天上的神仙或者代替造物主﹐被人崇拜﹐人类信仰的偏邪由此而来。

+ + + + + + +

     在这个苏勒中﹐再次讲述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他的一生都在同崇拜偶像的人斗争﹐其中有他的父亲。   他同他父亲的对话概括了伊斯兰与一切偶像崇拜者的分歧﹐先知易卜拉欣服从真主的命令﹐他必须尊敬父亲﹐但也必须指明他父亲的迷误。  这里出现了四次场景﹐是先知易卜拉欣劝说他父亲放弃错误的信仰﹐邀请他进入认主独一的正道。  经文说﹕“当时他对他的父亲说﹕‘我的父亲啊﹗  你为何崇拜那既不能听﹐又不能见﹐对于你又没有任何裨益的东西呢﹖  我的父亲啊﹗ 没有降临你的知识﹐确已降临我了﹔你顺从我吧﹐我要指示你一条正路。  我的父亲啊﹗  你不要崇拜恶魔﹐恶魔确是违抗至仁主的。  我的父亲啊﹗  我的确怕你遭受从至仁主发出的刑罚﹐而变成恶魔的朋友。”(42-45)    他的父亲冥顽不化﹐坚持他的错误信仰﹐并且拒绝他儿子先知易卜拉欣的善意劝导﹐他说﹕“你厌恶我的主宰吗﹖  易卜拉欣啊﹗  如果你不停止﹐我誓必辱骂你。  你应当远离我一个长时期。”(46)

     他父亲对儿子苦口婆心的劝导疾之若仇﹐甚至萌发用严厉刑罚惩罚他儿子的动机﹐信仰的分歧如此隔阂﹐劝导正道如此艰辛﹐这也是人类社会的思想斗争规律﹐父子为此决裂关系。先知易卜拉欣放弃了努力﹐脱离了他的父亲和与他父亲同类的崇拜偶像者﹐他被迫迁移﹐去寻找适宜的宣教环境﹐继续他的使命﹐支撑正道在人间自强不息。  真主奖励了他﹐并且把正道的光明及于他的子孙后代。   真主说﹕“他既退避他们﹐以及他们舍真主而祈祷的﹐我就赏赐他易司哈格和叶尔孤白﹐我使他俩成为先知﹐我把我的恩惠赏赐他们﹐我使他们享有真实的﹑崇高的声望。”(49-50)

+ + + + + +

     真主差遣的使者每个先知的情况类似﹐坚守正道﹐刚直不阿﹐对以物配主的任何形式都绝无让步﹐他们所遭受的阻扰和社会迫害﹐都从真主的恩惠中得到补偿﹐他们都是最幸福的人。从先知易卜拉欣事例开始﹐这个苏勒陈述了一系列历史先知的事迹﹐证实正路只有一条光明大道。  所有的先知都是社会的精英和杰出的思想领袖﹐他们的行为是全社会正直民众的楷模和典范。他们的宣教矫正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端正方向﹐纠正错误﹐防止邪恶泛滥成灾﹐造成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是这些真主的使者﹐这些杰出的先知﹐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民族。根据《布哈里圣训集》记载﹐先知穆圣说﹕“我造就了优秀的一代人﹐他们将有继承者﹐以后的继承者﹐一代一代延续不断。”

     所有这些优秀的民族﹐都是坚持一个正道信仰的精神﹐崇拜真主﹐追随真主的使者言行。 但是﹐在他们的先知归去之后﹐继承者发现坚守正道更加艰难﹐因此发生信仰的误导或偏移。  经文中也揭示了这种可能性﹕“在他们去世之后﹐有不肖的后裔继承他们﹐那些后裔废弃拜功﹐顺从嗜欲﹐他们将遇迷误的果报。”(59)    继承者中将出现不可靠的伪信者﹐他们的特征是废弃拜功﹐这对后代人是一个教训﹐以拜功检验真假信士的标准。   拜功是个人与真主保持交流的秘密渠道﹐也是个人防止罪恶的免疫力。   穆斯林不礼拜是罪过﹐因为这是故意与真主疏远关系﹐敞开了迎接恶魔进入的大门﹐“变成恶魔的朋友”(45)。  穆斯林如疏忽礼拜﹐将导致各种邪念和恶行陆续发生﹔一个偏离主道的社会﹐抗拒真主的启示和命令﹐以邪恶的理论代替正常思维﹐将接受各种腐败的文化和习惯。  如果使者的继承人﹐阻止民众礼拜﹐他就是信士的明显敌人﹐有意毁灭真主的正道。

     在“高处章”中﹐真主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在他们(真主的使者)死亡之后﹐有不肖的后裔代替他们而继承了天经﹐那些后裔攫取今世浮利﹐还说﹕‘我们将蒙饶恕。’”(7﹕169)    误导邪恶的继承人﹐他们从借用先人光荣的名义开始﹐逐渐因贪图私利而堕落﹐背离主道﹐接受恶魔的利诱﹐毁坏整个社会。  这些继承人以学过经典为点缀﹐蒙骗善良的民众﹐把经典据为己有﹐任意解释和歪曲﹐宗教成为他们营生的手段和谋利的工具。  每一位先知出现在一个时代﹐他们逝世之后便出现继承者的摇摆不定﹐正道在信士之中经历一次新的考验﹐这是过去的惯例。   正道光明没有被泯灭﹐因为人群之中永远都有坚守正道的信士﹐他们崇拜真主﹐祈求真主饶恕﹐真主将迎接他们进入真主的乐园。  真主说﹕“但悔罪而信道﹐且行善者除外﹐他们将入乐园﹐不受丝毫亏待。”(60)

     信仰的衰败在历史上多次重复﹐人们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贪图今世的生活享受﹐而不信仰后世﹐没有畏惧﹐没有对复活日判决的懮虑﹐也就没有了道德的责任感。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物质引诱更有强烈的吸引力﹐到处都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各种娱乐场所都用强烈的灯光打出“这里有天堂享受”的广告。  真主说﹕“人说﹕‘我死后必要复活吗﹖’  人忘记了吗﹖  他以前不是实有的﹐而我创造了他。  指你的主发誓﹐我必将他们和众恶魔集合起来。  然后我必使他们去跪在火狱的周围。  然后我必从每一宗派中提出对至仁主最悖逆的人。”(66-69)

     人们在社会中传说错误的信息﹐例如“信则有﹐不信则无。”   难道乌云密布的早晨太阳就不升起了吗﹖   难道有些人不承认真主造化万物﹐天地的一切都按照他们的意愿改变了吗﹖  这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之辈的小丑言论。  真主的权威不因为有些人不承认而不存在了﹐真主的后世赏罚也不会因为有些人希望它没有而消失﹐或者给予那些人豁免权不受惩罚了。  真主说﹕“我的确知道谁是最该受火刑的。”(70)   我们看到的今世各种人物的表演﹐越是不肯相信后世复活的人﹐越是难逃后世的火狱惩罚﹐因为他们的否认而大胆妄为﹐罪恶累累﹐每一桩案件也逃脱不了清算。他们拒绝承认死后有复活和惩罚﹐正是由于内心里的空虚和恐惧﹐但无济于事﹐事实必然水落石出﹐在数难逃。  真主说﹕“你们中没有一个人不到火狱的﹐那是你的主决定要实施的。”(71)    “然后﹐我将拯救敬畏者﹐而让不义者跪在那里。”(72)    真主必将赏罚分明﹐善良的人﹐必得善果。

+ + + + + + +

     人最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是模仿动物﹐只求温饱﹐没有什么崇高的信仰和礼仪的拘束﹐为所欲为﹐尤其在过衣食充足不为基本给养发愁的优裕生活时。  当时抵制伊斯兰最猛烈的人是麦加的贵族﹐他们是坐享其成的阶级﹐吃喝玩乐每天打发空闲的日子。 有人来劝导他们信仰真主﹐要惧怕后世清算﹐今世要礼拜﹐要施舍﹐遵纪守法﹐不饮酒﹐禁止淫色﹐他们从心底里开始反感﹐把宣传正道者看作是洪水猛兽﹐退避三舍。  他们说﹐日子过得蛮好﹐为什么要归信正教而减少享乐呢﹖  这好像是现代人的思潮﹐看到《古兰经》披露的麦加贵族﹐似乎那时与今天都有同样的抗拒正道的情绪。真主说﹕“对他们宣读我的明显的迹象的时候﹐不信道者对信道者说﹕‘哪一派的地位跟优越﹐会场更优美呢﹖’”(73)

     真主对他们的答复是﹕“在他们之前﹐我曾毁灭了许多世代﹐无论资产和外观﹐都比他们更优美。”(75)    许多人把信仰说成是穷人的精神食粮﹐他们因为生活物质贫乏﹐就用宗教填补空虚﹐把精神寄托在遥不可及的天国﹐而生活富裕的人都不愿放弃享受。   这些人是受到现世物质装饰的迷误﹐为什么要贪得无厌﹖  一个人究竟能享受多少﹖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贪恋财产和豪华公寓的富翁﹐走的时候谁不是裹上一层白布﹐撒手尘寰﹖    真主说﹕“而他将单身来见我。”(80)    不信道者给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真主毁灭人类的雄伟建筑和金银财宝﹐只须一阵飓风﹐一次大地震或突然发生的海啸﹐洗刷一个地方的污泥浊水和腐朽文明。

     世界上有许多东西﹐不能随心所愿。   真主说﹕“有人不信我的迹象﹐却说﹕‘我必要获得财产和子嗣。’  他曾窥见幽玄呢﹖  还是他曾与至仁主订约呢﹖”(77-78)    在“山洞章”中真主用一个庄园主人打比方﹐他自以为什么都能获得成功﹐藐视信道的穷苦朋友。  结果﹐“他的财产﹐全遭毁灭。”(18﹕42)     人的生命和财产﹐不论他多么富有﹐权势多高﹐潜伏着遭到毁灭的危险﹐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防不胜防。  一个国家﹐不论多么富足和强大﹐兵败如山倒﹐一个坚不可摧的王国瞬间可能发生分崩离析。   历史学家们都同意﹐对于人类的历史和社会﹐不存在“如果”和“假设”﹐也不存在对未来的“预测”和“必然”﹐ 生命中充满了超现实的意外﹐任何人间事都有疏漏﹐只有真主掌管着天地间的幽玄。

+ + + + + + +

     迷信的民族崇拜多种偶像﹐他们把许多偶像都形容为天神的儿子﹐如“天子”或天父在大地上的亲密代理人﹐以“天”的名义加强地上贵族的统治权威。  蒙昧的民族以人的习惯编造神的社会﹐例如古代希腊神话中﹐天神都有追求爱情的自由﹐男性的天神和女性的仙子都羡慕人间的自由恋爱﹐其它民族也都热衷于仙子思凡的传说。   权力和爱情是人性私欲的代表﹐人皆有之﹐神也不例外﹐必然产生最可靠继承人的自然需要﹐于是上帝或天神就有了人类为他们安排的地上“儿子”。  大概“上帝的儿子”就是这个思路的设想﹐因为符合人性自私的生活规律﹐必能为广大信徒理解为合情合理。

     伊斯兰不是根据什么天才的思路﹐而是来自真主的启示和告诫。  真主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宰﹐而人类只是宇宙间渺小的微粒﹐真主对人类的仁慈﹐只可能从人类中选派他所意欲的使者﹐教化人类认识真主﹐敬畏真主﹐遵循主道而生活﹐牢记真主设置人类在大地上的目的﹐承担着真主的使命。

     古兰经》说﹕“他们说﹕‘至仁主收养儿子。’  你们确已犯了一件重大罪行。  为了那件罪行﹐天几乎要破﹐地几乎要裂﹐山几乎要崩。  这是因为他们妄称人为至仁主的儿子。  至仁主不会收养儿子。”(88-92)     伊斯兰教义中十恶不赦的罪行是以物配主﹐对真主没有信仰﹐没有信心﹐没有敬畏﹐决心不服从﹐就是这个罪恶的根源。  天下之罪﹐莫此为大﹐永不得宽恕。   真主对信道者是至仁至慈的﹐能容忍他们的一切过错﹐而且使他们生活再温馨的家庭和社会中不孤独﹐真主说﹕“信道而且行善者﹐至仁主必定要使他们相亲相爱。”(6)

      根据《马哲圣训集》记载﹐先知穆圣说﹕“当真主喜悦谁﹐他便召唤哲布勒伊莱天使﹐告诉他说﹕‘我喜悦那个人﹐你也必须喜悦他。’  哲布勒伊莱立即登天高呼﹐通报所有的天使﹐都来喜悦他。  于是﹐天地间的一切生物都向他表示喜悦﹐使他在大地上享有尊敬的地位。”  当真主得到信士的诚信之后﹐真主将告知所有的信士都热爱他﹐并且使他感受到大家的爱。 这个苏勒的最后﹐是真主指令他的使者说﹕“我以你的语言﹐使《古兰经》成为容易的﹐只为要你借它向敬畏者报喜﹐并警告强辩的民众。”(97)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古兰经 导读 五五

上一篇:《古兰经导读》二十﹑塔哈章导读
下一篇:《古兰经导读》十八﹑山洞章导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