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功是一个人与安拉之间的链接和纽带,是与安拉的对话,是向安拉的倾诉与祈祷,即使这个人疏忽、犯错、迷误、过失、干罪,拜功总是不会关闭的大门,在等待着他的回归。拜功是心灵准备得到升华的时刻。假如你是一个员工,即将升职,马上要接受下文通知的时刻,你将会做怎样的准备,心情将会是怎样的紧张和喜悦?假如你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将要领取毕业证的时候,将是怎样的感觉?[详细]
  • 今夜入睡之前我们就忏悔:我们都不要轻言那一句“来日方长”,而更要知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世事无常”中。总有人会那样自我安慰着,明天我将会忏悔,可当夜里他睡着后却再也没有醒来。那不再醒来的,就是前定,就是我们信仰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都不要轻言那一句“来日方长”,而更要知晓我们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世事无常”中。《古兰经》山洞章中,安拉如此忠告世人:你不要为某事而说,明天我一定要做那件事;除非你同时还是,若主意欲。你如果忘了,就应当记忆起你的主,并且说“我的主或许指示我比这更切近的正道”——的确,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我们明天的命运呢? [详细]
  • 假如有人来向你借钱,你将怎样对待?是否先去分析:彼此间的熟悉度,考量他的现状,他的人脉关系、社会地位、经济能力……,因为这些决定他日后能否偿还?如果你不认识这个人,这个人经济能力也实在不行,你会借给他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会!那么,假如这个人是你所认识的,且众所周知他是有钱人,比如说马云,比如说比尔盖茨等,绝对有能力偿还,这样的人来向你借钱的话(且不说什么原因),那么,你一定会借给他的!不仅尽自己全力借给他!还会尽快的借给他!因为你知道他能够偿还,你甚至幻想着能与他保持联系,幻想着他终有一日会额外的回报你。 [详细]
  • 我求庇于世人的主宰,免遭潜伏的教唆者的伤害。“你说:我求庇于世人的主宰,世人的君王,世人的神明,免遭潜伏的教唆者的伤害,他在世人的胸中教唆,他是属于精灵和人类的。” (《世人章》114)求庇于世人的主宰、世人的君王、世人的神明这种表达,让人切身体会真主的这些属性,来驱逐所有的伤害,包括潜伏的教唆者的伤害。[详细]
  • 夜行登霄(阿拉伯语:الإسراء والمعراج ),是指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记载的先知穆罕默德显现的一次神迹。夜行登宵被学者们普遍视为穆斯林史上最为重大的事迹之一。对于穆斯林大众而言,古兰经夜行章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包含了诸多重大的信仰及生活准则与美德,其中第22节至第37节,更是细微细致地指出了真主对完美人格与品行的要求。[详细]
  • 信仰这个词语,在阿拉伯语中是伊玛尼 (iman)。如果从描述的框架,或者说从科学和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词语的词根是emn,意思是安全、...
  • 清高的真主说:“每一个有息气的,都要尝死的滋味,然后,你们将被召归于我”。(29 : 57)《清真指南》上说“知无常之不免,则宜预办”]死亡是不可预知的,正是因为它不可预知,我们才需要时刻做准备死亡。
  •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为自身和家属而预防那以人和石为燃料的火刑,主持火刑的,是许多残忍而严厉的天使,他们不违抗真主的命令,他们执行自己所奉的训令。”(《古兰经》66:6)
  • 伊斯兰教的饮食戒律是至高无上的立法者伟大的真主----安浪乎所指定的。真主说:”我确已为你们中的每一个民族制定了一种教律和法程”。(《古兰经》第5章48节)而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圣人是这一崇高而神圣的教律和法程的真正唯一的权威诠释者。
  • 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敬畏真主,各人应当想一想自己为明日而预备了什么,你们应当敬畏真主,真主确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古兰》59:18)即:你们当惧怕真主
  • 真主说:“依真主的判断,月数确是十二个月,真主创造天地之日,已记录在天经中。其中有四个禁月,这确是正教”。《古兰经》9:36节。
  • “托靠安拉”,是我们穆斯林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惯用语,有教门的人几乎每天都多次提到这个短语,安拉在《古兰》中有九处命令先知托靠安拉,而命令一般信士托靠安拉的经文就更多了。那么,什么是托靠?它在穆斯林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性呢?
  • 穆斯林必须牢记的100句话,无论礼拜还是施舍,都应虔诚敬意为主,不要沽名钓誉
  • 经注学家对此经文的解释是:穆圣啊!如果你知道众信士的吉庆与异教徒们的薄福,那么,你就公开地诵念:俩一俩亥,印兰拉胡。 (意: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并号召众人诵念它。
  • 伊朗伊斯兰文化与指导部长强调:伊斯兰民族享有尊严之道就是更多地关注《古兰经》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