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功是一个人与安拉之间的链接和纽带,是与安拉的对话,是向安拉的倾诉与祈祷,即使这个人疏忽、犯错、迷误、过失、干罪,拜功总是不会关闭的大门,在等待着他的回归。拜功是心灵准备得到升华的时刻。假如你是一个员工,即将升职,马上要接受下文通知的时刻,你将会做怎样的准备,心情将会是怎样的紧张和喜悦?假如你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将要领取毕业证的时候,将是怎样的感觉?[详细]
  • 今夜入睡之前我们就忏悔:我们都不要轻言那一句“来日方长”,而更要知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世事无常”中。总有人会那样自我安慰着,明天我将会忏悔,可当夜里他睡着后却再也没有醒来。那不再醒来的,就是前定,就是我们信仰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都不要轻言那一句“来日方长”,而更要知晓我们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世事无常”中。《古兰经》山洞章中,安拉如此忠告世人:你不要为某事而说,明天我一定要做那件事;除非你同时还是,若主意欲。你如果忘了,就应当记忆起你的主,并且说“我的主或许指示我比这更切近的正道”——的确,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我们明天的命运呢? [详细]
  • 假如有人来向你借钱,你将怎样对待?是否先去分析:彼此间的熟悉度,考量他的现状,他的人脉关系、社会地位、经济能力……,因为这些决定他日后能否偿还?如果你不认识这个人,这个人经济能力也实在不行,你会借给他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会!那么,假如这个人是你所认识的,且众所周知他是有钱人,比如说马云,比如说比尔盖茨等,绝对有能力偿还,这样的人来向你借钱的话(且不说什么原因),那么,你一定会借给他的!不仅尽自己全力借给他!还会尽快的借给他!因为你知道他能够偿还,你甚至幻想着能与他保持联系,幻想着他终有一日会额外的回报你。 [详细]
  • 我求庇于世人的主宰,免遭潜伏的教唆者的伤害。“你说:我求庇于世人的主宰,世人的君王,世人的神明,免遭潜伏的教唆者的伤害,他在世人的胸中教唆,他是属于精灵和人类的。” (《世人章》114)求庇于世人的主宰、世人的君王、世人的神明这种表达,让人切身体会真主的这些属性,来驱逐所有的伤害,包括潜伏的教唆者的伤害。[详细]
  • 夜行登霄(阿拉伯语:الإسراء والمعراج ),是指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记载的先知穆罕默德显现的一次神迹。夜行登宵被学者们普遍视为穆斯林史上最为重大的事迹之一。对于穆斯林大众而言,古兰经夜行章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包含了诸多重大的信仰及生活准则与美德,其中第22节至第37节,更是细微细致地指出了真主对完美人格与品行的要求。[详细]
  • 艾布·鲁甘耶·泰密慕传述:穆圣说:“宗教就是忠诚。”我们问:“忠诚谁?”穆圣说:“忠诚安拉,及其经典和使者,忠诚穆斯林领袖及穆斯林大众。”——《布哈里,穆斯林圣训实录》辑录
  • 伊本·泰米叶十分重视伊斯兰立法的根本宗旨,即关注人的利益。因此,在展示伊斯兰的价值体系、解答有关生活和宗教中的疑难时,他十分重视认识和方法中的轻重缓急、主次关系,绝不像一些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那样虔诚和极左的思想及行为扰乱伊斯兰”。
  • 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寝室章:12)先知穆圣说:“你们千万不要猜疑他人:猜疑确是最与事实相违背的谎言。”(布哈里和穆斯林传述)
  • 真理和荒谬不能同等,就相似善和丑不能同等一样。真理是引导人至端庄之路的光芒,通向今世和后世的赏赐和成功。荒谬是不义者的行径,通向摧毁。
  •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于2000年来到西宁认识了一位回族穆斯林大哥,在他的帮助下,我对伊斯兰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我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因为我的家族祖传是天主教,自小我是信奉天主教的。
  • 一切行为,全凭举意。每个人将得到他所举意的结果。为安拉和使者而迁徙的人,他的迁徙归于安拉和使者。为了获得现世利益或为娶妻而迁徙的人,他迁徙(的价值)在于他为之而迁徙的目的。
  • 真主说:“我在那高贵的夜间确已降示它(指《古兰经》),你怎能知道那高贵的夜间是什么?那高贵的夜间,胜过一千个月,众天仙和精神,奉他们的养主的命令,为各种事务而在那夜间降临,那夜间全是平安的,知道黎明显著的时候。”(《古兰经》97:1—5)
  • 阿訇要把伊斯兰教利益放在第一位。真主造人的目的是代主治世,代主治世是人类最神圣的使命,和最光荣的历史责任。人类是被赋予代治使命而被造的,代理真主治理世界是真主造人的目的。而代治者中的阿訇除了和一般人一样要履行代主治世的责任外
  • 身穿肮脏不堪的衣服,不知洗涤,你说将会有什么后果?心灵如衣,满身充斥罪恶的垃圾,而不知悔过,你说这样的心处在怎样的一种处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犯罪在所难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可怕的是人不知悔罪,在犯罪的道路上不知回头。
  • “信道而且行善”、“信道而且敬畏”的语句,在《古兰绍》中多次出现,几乎每次都是“信道”放在前面,而在上述这段《古兰经》明文中,我们注意到真主把“感恩”放在了“信道”之前,这在其他章节中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