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优秀楷模法蒂玛(一)
分享到:
2010-07-11 16:36:30 【来源:穆斯林通讯】 点击:

  法蒂玛是先知穆圣(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的爱女,在历史上一直受穆斯林的爱戴,中国穆斯林称她为圣女,即穆圣的女儿。法蒂玛于穆圣为圣的第五年(公元615年)伊历6月20日诞生于麦加。法蒂玛诞生的年代,正是穆圣奉安拉之命宣扬伊斯兰教的初期,是最艰苦的岁月。麦加多神教徒,尤其是各部落首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竭尽全力阻止穆圣的宣传,用最残酷的手段迫害穆圣和响应他的号召、皈依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无疑,法蒂玛的诞生给穆圣带来了无限的慰籍,因为,法蒂玛是安拉赐予穆圣的“考赛尔”①,是“后世乐园所有妇女的领袖”。每当穆圣不辞辛苦地宣传伊斯兰教,遭受多神教徒的否认、讥讽,折磨时,只要回到家中,看到可爱的女儿法蒂玛,把她抱在怀里,穆圣的心灵就得到了安慰,甚至他从法蒂玛的身上能闻到乐园的芳香。

  本文将从法蒂玛一生的不同阶段,捕捉她的高尚品德,以及她为伊斯兰教做出的杰出贡献,以便穆斯林,尤其是穆斯林妇女把她作为楷模,用她的言行举止感化自己,引导自己的一生。

  法蒂玛的诞生
  法蒂玛于穆圣为圣的第五年(公元615年)伊历6月20日诞生于麦加。法蒂玛诞生后,穆圣给她取了许多美妙的名字,经常用不同的名字呼喊她,而且每个名字的背后都讲述着法蒂玛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美德。法蒂玛有九个名字:法蒂玛、萨迪格、穆巴拉克、塔希勒、泽克叶、拉泽叶、麦尔泽叶、穆哈迪色、泽赫拉。其中穆圣叫得最多的名字是法蒂玛,其次是宰赫拉,有时也把两个名字合并起来,叫法蒂玛·宰赫拉。法蒂玛一词有“分开”之意。穆圣说:“我把我女儿取名法蒂玛,是因为安拉将让她和热爱她的人与火狱分开。”宰赫拉一词的含义,伊玛目萨迪格解读说:“穆圣把法蒂玛称为宰赫拉,是因为当她礼拜时,她的光照亮了天上所有的人(天使),正如星辰照亮地上的人一样。”此外,“萨迪格”有诚实之意,指法蒂玛为人诚实;“穆巴拉克”有吉祥之意,指法蒂玛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塔希勒”有纯洁之意,指法蒂玛心灵纯洁,善良慈祥;“泽克叶”有聪颖之意;“拉泽叶”有满意、知足之意,指法蒂玛对安拉的前定知足满意;“麦尔泽叶”有被喜悦之意,指法蒂玛受安拉的喜悦。

  此外,法蒂玛还有一些别名,如温母·侯赛因(侯赛因的母亲)、温母·哈桑(哈桑的母亲)。

  法蒂玛的童年
  法蒂玛诞生的年代,阿拉伯处于蒙昧时代,人们生活悲惨、愚昧无知、崇拜偶像、野蛮厮杀、嗜血成性,尤其对妇女的歧视达到了历史的极点,妇女社会地位低下,被视作罪恶和不幸的渊源。当时阿拉伯人以得子为荣,生女为辱,当他们得到生下女婴的消息时,就像蒙受奇耻大辱,有的数天不出门,害怕别人取笑,有的干脆把刚刚生下的女婴活活埋掉。正如《古兰经》说:“当他们中的一个人听说自己的妻子生女儿的时候,他的脸黯然失色,而且满腹牢骚。”(16:58)又说:“当被活埋的女孩被询问的时候。”(81:8)

  法蒂玛诞生不到两岁,穆圣公开传教,遭到了麦加多神教徒的疯狂进攻,穆圣带领弟子和家属撤退到阿布·塔利布山口,在贫瘠的山中,穆圣和穆斯林遭受到了麦加多神教徒的经济封锁,生活极其困难,但穆圣没有向敌人低头,仍坚持完成安拉赋予他的使命,向人们宣传伊斯兰教。当时,法蒂玛只有两岁,在幼年,就跟着父母,饱尝战争之苦,但也锻炼了她不畏强权、坚持正义、坚韧不拔的崇高精神。如果说,在艾布·塔利布山口被敌人封锁的三年里,法蒂玛遭受了同龄人难于承受的苦难,那么,当她6岁时,所发生的事件,更令她身心俱碎。在这一年,母亲赫迪杰归真,给她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法蒂玛从此失去了母爱。在艾布·塔利布山口时,虽然穆斯林生活艰难,遭受炎热、饥饿的折磨,但法蒂玛在母亲的怀抱中,在父母的呵护下,一切磨难和痛苦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她的心灵中消失,但母亲的归真,对一个仅有6岁的法蒂玛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斯林 法蒂1

上一篇:英国穆斯林开展宣传先知穆圣运动
下一篇:摩洛哥首次派女子出国宣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