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逻斯之战背景:唐朝支持白衣大食对抗黑衣大食
分享到:
2010-01-25 18:21:43 【来源:南京报业网-周末报】 点击:


西域诸国再次向唐朝称臣。

        高仙芝为朝廷建立了有史以来的奇功,成功升任安西节度使——相当于西域总督。

        三年之后,高仙芝又征讨了石国(位于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昭武九姓”之一),出兵的理由十分抽象:“未履行属国之礼。”

        石国国王投降,被送到长安,杀头。

          高仙芝征讨石国之举,总让人觉得他动机不纯。即便是突骑施的可汗吐火仙,都得到赦免并受赐官职。而仅以没有履行属国之礼为由,就处死石国的国王,这实在让人不解。

         高仙芝攻下石国,夺取石国的至宝“大瑟瑟”数十石。据说瑟瑟是碧珠,但具体不详,估计是祖母绿一类的宝石。另外,他还掠夺了大量财物。似乎这场军事行动的目的即在于此。

        但战事并未就此结束。

        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向阿拔斯王朝求援。

        当时,阿拔斯王朝在中亚的统治者是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他派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率领阿拉伯战士四万人,加上属国兵力十余万,向东进攻。

        唐军动员的兵力是三万人,由安西都护府的二万名汉军战士与盟军拔汗那、葛逻禄部一万人组成。

         高仙芝率军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于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七月抵达中亚名城怛罗斯城下,城中已经有阿拉伯军数千人抢先驻守。

         唐军开始围攻。

         五天后,阿拉伯援军赶到,从背后袭击唐军,双方在怛罗斯河两岸展开了决战。

         唐军骑兵一度压制了阿拉伯骑兵的进攻,但战斗到傍晚,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唐军终于溃败。

         高仙芝本想次日集结兵力再战,但部下李嗣业表示反对。李嗣业在翻越葱岭时,英勇善战,曾立下赫赫战功。高仙芝听从他的意见,决定撤退。

         对唐朝来说,这并不是一场重要的战役。《新唐书》中仅有短短一行记述:“高仙芝及大食,战于怛逻斯城,败绩。”至于《旧唐书》,则对这场战役未着一字。

         阿拉伯一方的记录见于伊布努尔·阿什尔的《年代记》。书中写道,阿拔斯军消灭唐军五万人,俘虏两万人。但唐军总共三万兵力,这个记录未免过于夸张了。

        战败后,高仙芝并没有被问罪,反而回到长安,任羽林大将军,后又被封为密云郡公。

        怛逻斯之战的翌年,安国、康国、史国等“昭武九姓”之国,照常向长安派遣了使节。

         不仅如此,连战争的对手阿拔斯王朝也照旧与唐朝保持着外交关系。黑衣大食使节的来访记录散见于史书。

         那么,怛逻斯之战的主人公后来的命运如何呢?

         怛逻斯之战四年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高仙芝守卫陕州,却因“贪污”罪名被杀。

         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的名字,在中国史书中记作“并波悉林”。怛逻斯之战后不久,哈里发阿布尔·阿拔斯的兄长来中亚细亚视察,目睹了他的权势,不禁心生疑虑:“若不趁早收拾阿布·穆斯林,对阿拔斯王朝有害无益。”

          阿布尔·阿拔斯虽有此意,却无力实行,因为怛逻斯之战三年后,他就去世了。

         继位者曼苏尔任命阿布·穆斯林为叙利亚和埃及的总督。这应当算是一种提拔。可是,阿布·穆斯林写信回绝:“萨珊王朝的某国王曾说:‘对于大臣来说,没有比和平时期更为危险的时候。’所以对于陛下的召见,我想我应当选择回避,但我仍然是您忠良的臣下……”

        然而,曼苏尔已经任命了新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无奈,只好去拜见曼苏尔。

        他被五名刺客杀死在曼苏尔的宝座旁。

         那是在高仙芝被处死的同一年。
(责任编辑 小惠)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黑衣 白衣 对抗

上一篇:中国清真寺纵览
下一篇:伊斯兰的娱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