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世界的“戈尔迪之结”
分享到:
2011-05-18 19:34:10 【来源:经济观察网】 点击:
逊尼和什叶的难题

    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是确定不移的,但伊斯兰教本身也是有宗派的,这就又产生了新的合法性难题。 

    在先知穆罕默德去世之后,围绕他的继承人问题,伊斯兰教社团(“乌玛”)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一派主张推举哈里发(即继承人的意思),一派主张哈里发由先知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及其后嗣继承。前者后来被称为“逊尼派”,即正统的意思;后者被称为“阿里什叶”,即阿里的追随者的意思,后来简称为“什叶派”。起初三任哈里发都是推举产生的,因为都是一直追随先知穆罕默德的教团元老,矛盾还没激化。阿里继任第四任哈里发后,被反对派刺杀身亡,其子哈桑和侯赛因不久也相继遇害,积累的矛盾一下子爆发了。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使用种种手段获得了哈里发的头衔,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伍麦叶王朝(又作倭马亚王朝),什叶派对此不予承认。

    由于逊尼派的观点符合伍麦叶王朝的利益,逊尼派成为正统,而什叶派则一直受到压制。直到忽必烈大帝的胞弟旭烈兀大汗在1258年攻陷巴格达,征服了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因为中东地区大乱,这种压制才得到缓解。

    因为这两大教派互不承认对方的合法性,他们在不同的国家掌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当代伊斯兰世界,逊尼派的人口大约占85%,什叶派大约占15%。什叶派虽然人数少,但在教派斗争中却能以小搏大、不落下风。

    第一,逊尼派的人数虽多,但很多是中东地区以外的信徒,比如东南亚,对中东地区这样的伊斯兰核心区作用不大。

    第二, 什叶派有一个核心国家——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其最高领袖霍梅尼和哈梅内伊对什叶派的权威无异于梵蒂冈教皇对于天主教的权威,而逊尼派没有这样的核心国家。沙特阿拉伯王国虽然拥有两圣地(麦加、麦地那),但其在逊尼派的影响力远不如伊朗在什叶派的影响力。

    第三,什叶派有严格的宗教学者等级制度,而且规定每位信徒都要追随一名学者,逊尼派没有这样的等级制度和规定,所以什叶派凝聚力要比逊尼派强。 

    第四, 什叶派宗教税率( 即“天课”)比逊尼派高一倍,教团经济实力雄厚。

    在这次中东动乱中,巴林王国主要就是这样的教派冲突。人口占少数的逊尼派统治阶层和人口占多数长期受压制的什叶派平民群众发生冲突。伊朗支持巴林王国的什叶派民众游行示威,逊尼派王室没有办法,只得在美国的默许下请求沙特阿拉伯出兵协助清场。这让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投机性格暴露无遗,十分尴尬。伊朗的“围魏救赵”之策取得空前成功,极大缓解了自身因伊核问题带来的压力。

    当然,两大教派的分歧自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就开始了,一时半会也难以化解。在各自的信徒中都有着至高的合法性,但在对方信徒中,却往往受到非难。这一“戈尔迪之结”真的很难解,谁主沉浮,一时很难明了! 

    中国人的妙解

    中国早在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不久就和伊斯兰世界有了交往,主要是贸易往来。彼时两大文明的相互印象都很好。《古兰经》里提到,“追求知识,哪怕远在中国”。而在唐人小说里,波斯人往往是巨富的象征。新兴的伊斯兰教也在中国传播,最终一部分阿拉伯人、波斯人及其他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后裔与皈依伊斯兰教的汉人相融合,形成了现在的回回民族。在扬州、泉州等地,仍留有始建于宋代的清真寺和穆斯林墓地,这是两大文明交往的最好见证。 

    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勃兴也不免会产生一些碰撞,特别是在两大文明交汇的中亚地区,公元751年爆发的怛罗斯之战是两大文明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激烈冲突,最终唐朝军队战败,退出了中亚的争夺。这一战影响深远,阿拉伯军队俘虏的唐军中的造纸工匠,直接导致造纸术传入中东,再经由伊斯兰世界传入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积累与传播。从此至今1200多年,两大文明相安无事,基本上没红过脸。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政府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业,对此中东各国也看在眼里。那时我国的经济尚不发达,大庆油田发现后的30多年石油基本自给,和中东地区的贸易往来也比较少,进口的多是“伊拉克蜜枣”一类的农产品,对此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对“工业血液”石油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中东地区是全球石油的最主要产地,由此中国与中东的关系也日益紧密。1993年,中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10年,原油进口量占了中国总消费量的55%,大部分来自中东。

    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世俗统治者要想同时满足第一组两大合法性很难,那是在西方文明主宰世界,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霸的情况下。现在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给伊斯兰世界一个解开“戈尔迪之结”的绝佳机会。

    以伊朗为例,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后,不久爆发了美国使馆人质事件,随即美伊断交,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尤其在伊核危机后制裁逐步加码,不仅制裁与伊朗有往来的美国公司,而且也单方面制裁与伊朗有经济往来的第三国公司(主要通过制裁这些公司在美投资设立的子公司进行)。美国企业完全撤离,欧盟企业也大受影响。

    伊朗的经济要维持下去,一是通过周边国家的转口贸易,二是中、俄等国弥补了西方国家的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伊朗的经济尚能交出不错的成绩单,中国在其中折冲尊俎,也获得了充分的回报,成为伊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的经济互通有无,老百姓得了实惠,而且不需要冒着介入巴以冲突的风险。 

    随着这次中东大变局的深入演化,美国的两面手法和双重标准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很多本来亲美的中东伊斯兰世界的统治者不免心存疑惑:自己一旦对美国没有了利用价值,将来是不是也会被弃之不顾,甚至反攻倒算。

    我们在和伊斯兰世界打交道的时候,不仅要谈生意场上的话,甲方乙方的,还要了解对方的历史,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当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能够携手复兴的时候,也就是呼唤已久的国际新秩序真正建立之时。

============================
注:
   
文中标①②两处作者称伊斯兰是先知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这是所有非穆斯林普遍的认识,我们不批判这种认识,但我们应该澄清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伊斯兰不是先知穆罕默德创立的,若果非要说伊斯兰是被创立的宗教,那么这个宗教是造物主安拉(上帝)创立的宗教,而先知穆罕默德只是奉命向人类传达了从造物主那里受启的伊斯兰信息,所以伊斯兰不是先知穆罕默德所创。另外,先知穆罕默德所传达的信息与先知尔萨(耶稣)、 先知大卫(达伍德)、先知摩西(穆萨)、先知伊布拉欣(亚伯拉罕)……等众先知传达的信息都受启于独一的造物主,所以他们的信息有类似的地方。 伊斯兰不同于基督教的是,伊斯兰自从先知穆罕默德受启并传达以来,在原则和核心教义上没有被改变过,所以今天的伊斯兰信仰依旧是先知穆罕默德受启时的信仰,而先知耶稣(尔萨)当初受启的信息依然是顺服造物主、和平、纯洁的道路,顺服、和平、纯洁翻译成阿拉伯语就是伊斯兰(Islam),而基督教确实是先知耶稣被造物主收回后由保罗等人所创。其中基督教的立教经典《圣经》新约部分也提笔著于先知耶稣被造物主安拉收回后的至少60-100年,而不是《古兰经》中所证实的先知耶稣当初受启的福音书《引致勒》,先知穆罕默德受启的《古兰经》由于造物主的保护而受启当场记录并抄传至今。这是我们应该揭示的真相。

    文中标处作者说:“《古兰经》里提到,‘追求知识,哪怕远在中国’”。实际上这句话不是《古兰经》中的内容,而是记载在《圣训经》中的内容。好多非穆斯林朋友的言辞中我们发现他们对《古兰经》和《圣训经》有所误解,好多人以为《古兰经》是先知穆罕默德的作品,其实这种认识是不了解真相造成的,实际上《古兰经》是造物主通过天使加百利启示给先知穆罕默德并籍着先知穆罕默德的口传达给全人类的经典,其中丝毫没有掺杂人的言辞,因为先知穆罕默德是在失去自己的思想和自由意志的情况下接受了《古兰经》,而接受启示的当场就被门徒记录了他所传达的信息。事实上仅次于《古兰经》的《圣训经》才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圣训的记录是在先知穆罕默德没有失去自己的思想和自由意志的情况下记录的。我们穆斯林也相信先知摩西受启的律法书《讨拉特》以及先知耶稣当初受启的福音书《引致勒》,但这不是说我们也相信提笔写于先知耶稣被造物主收回至少60-100年后出现的《圣经》新约。

    我们并不批判也不嘲笑那些非穆斯林朋友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对伊斯兰所拥有的认识,但我们有责任揭示这些真相,以便减少非穆斯林朋友们对伊斯兰方面的误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作者流露出的对伊斯兰里面有些问题的误解,本打算在原文中修改,为尊重作者的权利,故在此另作注特此解释,冒犯之处敬请作者谅解。

责任编辑:habibnllah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 基督教 穆斯林 政治

上一篇:愚人节的由来
下一篇:对菲律宾穆斯林的实地查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