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与发展的关系
分享到:
2012-05-25 11:21:54 【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

 民族作为重要的社会实体,其发展进步与社会的繁荣发展密切相关。民族自身的发展,既取决于其内部的社会生产、分工,更取决于民族所处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可以说,没有社会的发展,民族就会衰退;没有民族的发展,社会也会停滞不前。

  对民族与发展的关系存在认识误区

  一个民族要延续就需要不断地发展,而发展需要各民族不懈地开拓进取,不断赋予发展以新内容,使发展在创新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民族是发展的主要力量,发展是民族的首要任务。民族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目前,一些地方和一些人在民族与发展问题上存在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单纯的少数民族发展论。现在一谈起民族与发展,有人就认为是指少数民族的发展,这是不正确的。我国有56个民族,应该说,发展是指各民族的整体发展、共同提高。如果只强调一个民族的发展,或一些民族的发展,就会造成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思想冲突,继而有可能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民族问题。这既不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也不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还会造成民族间的隔阂,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危害。

  误区二:片面的经济社会发展论。有人认为,只要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解决了,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其实是在夸大发展的作用。目前,这种“唯发展论”的认识在一些民族地区还比较广泛地存在。不可否认,“发展是硬道理”,但把“发展是硬道理”误解为“发展是万能匙”,则是严重的偏差。

  误区三:盲目的眼前经济利益论。穷则思变,越穷越急于尽快改变现状,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生产力不发达,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不断加大。一些地区、一些人为了眼前一时的经济利益,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并以此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指标。特别是不惜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进行无序无度的开发,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这种发展虽然一时成效比较明显,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深层次因素,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更无法提升民族地区经济整体实力。

  民族与发展的关系的选择与途径

  每个民族都是在与周围世界和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中生存和发展的。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为实现纵向跨越的高质量,需要以横向发展作为保证和基础,做到与其他民族、社会、自然等协调、统一、和谐发展。

  一是以民族自身的和谐,实现全面发展。民族内部结构是影响民族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因。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内部各方面结构不够合理。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牢牢抓住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机遇,抓住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机遇,特别是要按照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思路,从自身资源条件、区域特点、产业状况出发,有效承接中东部地区产能转移,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标准培育战略支撑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筹,发展思路上以关注民生为本,资金投入上以改善民生为先,项目建设上以保障民生为重,通过科技兴农、兴办职业教育、项目帮扶、产业移植等方式,不断拓宽就业和增收途径,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致富本领,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二是以民族间的和谐,实现共同发展。民族关系是制约和影响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民族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正反不同作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共同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要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各族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要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加强对口支援作为增强民族地区发展动力、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坚实支撑,注重把支援地区所长与民族地区所需有力对接,合理谋划结对帮扶工作,使对口支援发挥最大效益,真正转化为解决民族地区实际问题的重要资源,实现互利合作共赢,促进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发展。

  三是以民族与社会的和谐,实现协调发展。每个民族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而存在。作为一定社会的民族,其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才会是一个先进的、有内在活力的民族。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和民族间的经济差距,减少因经济发展不均衡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增进民族间的团结。另一方面,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民族和谐,有利于先富帮后富,先进地区和汉族群众支援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同时,少数民族要做到与社会和谐发展,一定要增强加快自身发展的意识和愿望,这是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在国家扶持、发达地区大力支援、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这三种合力的作用下,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民族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努力提高人均GDP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提高以教育、文化、信息、交通、健康等为标志的生活质量,消除贫困状况,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本民族的现代化素质,力争早日实现与社会发展同步。

  四是以民族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会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以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增长只能是短期行为,不能确保民族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破坏今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民族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民族和谐发展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依据,坚持走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政府治理环境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按照公平、合理、普惠的原则,坚持开发与补偿同步、利用与服务并重,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避免或缓解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冲突。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与自然互利共生的循环型经济体系,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和能源开发综合利用水平,探索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正确认识 处理 民族

上一篇:论伊斯兰信仰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下一篇:怎样打破妨碍了解伊斯兰文化的屏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