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历史上张家川的回汉民族关系
分享到:
2010-05-25 09:50:03 【来源:西北第二民院学报】 点击:

民族关系是不同民族之间交往过程中所表现的人际关系,它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在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民族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到民族的团结和地区的稳定,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回汉民族关系是我国比较特殊的一种民族关系。由于回汉民族分布地域广泛,已经遍及中国的广大地域,因而回汉民族关系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回汉民族关系,不仅有助于回族史、伊斯兰教史及相关学科的建设,而且还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党的民族政策,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党和政府制定和贯彻民族宗教政策提供借鉴作用。

     在张家川回族的历史上,民族交往最频繁的莫过于回汉民族,在历朝历代的社会变迁中更是如此。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探索民族前进的脚步,还可以以史为鉴。

     据口承史料所知,在清同治以前张家川城有东西之分,东城住有张、苏、魏三大姓,西城住有汉族;龙山镇城内汉多回少,在洪、年、桑、李四大姓中,只有李姓才是回族。从这则史料我们分析:清同治以前张家川城的回汉民族存在戒备心理,原因是回汉民族分东西城而居,并非回汉同住一城,可见回汉民族关系因东西城分开而有隔阂。而龙山镇城内的回汉民族以杂居而处,民族关系总的形势是团结。当然,民族关系并非能用简单的事象来表述清楚,而是综合因素的表现,即民族关系的好坏是用不同的事件或因素来表现的。

     在历史上,张家川回汉杂居的状况由来已久,除个别时期发生过民族仇杀外,绝大多数历史时期回汉民族是和睦的。在清同治以前,张家川回汉民族彼此互相援助,解衣送食,表现了亲如兄弟般的民族关系。同治年以后,这种友好关系进一步得到加强。如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陕西固关回民千余人,因受清军和地方团练的胁迫,拔眷离境,越过关山来到张家川上磨村一带,他们向张家川东城的回族兄弟声援并请求收容,而东城内的回族人,恐怕自己卷入是非的浪潮,闭门不纳。固关回族迫不得已在上磨村附近露宿乞食。当时,上磨东山王家堡子的汉族人民,看到固关回族处于背井离乡、缺吃少住的困难境地,于是,便由汉族人王平安出面,一边慰藉固关逃出来的回族百姓,一边动员本村汉族人捐衣、捐面、捐粮油,他们给固关逃难的回族人送去了温暖。固关回族百姓非常感激王家堡的汉族人民,痛恨张家川东城回族人的绝情,于是就编了一首歌谣,来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这首歌谣唱道:
骑耕牛、过关山,大营扎在上磨川。张家川人太短见(指东城回族),关城门、藏米面,不如王家堡子王平安。王平安、真好汉,既送油、又送面,大牛拴在门外边。由你吃,由你站(住宿),同甘共苦度患难。

     从这首歌谣所反映的事实看,当时固关回族百姓入甘是迫不得已,主要原因是为了逃避战乱,张家川东城回族人不收纳固关回族人是怕自己受株连,而王家堡的汉族对固关回族的关心,尤其从生活上给予接济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这样所形成的回汉民族关系是和睦的、友好的,这样的回汉民族能在生活上彼此给予帮助,他们所形成的回汉民族关系对今天都有影响。
清同治三年,李德仓率众揭竿而起,反抗清朝统治。清政府为了镇压这次起义,调集大军扑向张家川城,张家川城附近和固关的回族被迫集结于城内,他们积极准备应战。当时的统帅李朝顺(后被李德仓所替代)为了阻挠民族仇杀,他不但不主张应战,而且让张家川城内的汉族百姓出城,以免他们遭到涂炭,城内回族响应他的主张放出汉族百姓。这种回汉民族本无宿怨的举措,挽救了张家川城内汉族百姓的性命,同时避免了一场破城后的无谓牺牲。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民族 历史 张家川

上一篇:穆斯林在美国的生活
下一篇:中国回族穆斯林的文化特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