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多民族和谐的见证
分享到:
2010-06-01 15:24:56 【来源:中国民族报杂志】 点击:

——访洪水泉清真寺

地处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处的河湟地区是我国西部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民族大走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这一流域的回、汉、藏、土、撒拉、蒙古等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许多融合多民族智慧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包括这一地区诸多以清真寺和藏传佛教寺院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以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誉为“青海清真寺建筑史上一绝”的洪水泉清真寺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洪水泉清真寺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河湟流域的核心地带,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曾是唐蕃古道南线重要驿站,商贾云集,市井繁华。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这里设置安夷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今天的行政规划里,洪水泉清真寺地处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乡,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30多公里处。今天的清真寺占地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也有4200平方米。关于洪水泉清真寺的修建年代,据传说始建于明代,最初规模不大,后经5次扩建,其中以清代乾隆年间扩修工程形成现在规模。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刘致平先生认为,洪水泉清真寺建成比较精确的年代约为清初至中叶。而清代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大发展的高峰时期,中国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型制正是在此时完全形成的。这一时期的清真寺定型严格以宗教信仰为基础,保证民族共同体存在为条件,吸收定居地地域文化,并加以改造使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洪水泉清真寺的建造工艺、雕刻艺术等完全反映出了这一时期清真寺的上述特点。其建筑结构总体上采用的是中国古典的汉式庙宇建筑风格,摆脱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早期建筑的异域式样。

     洪水泉清真寺的整个建筑结构由照壁、山门、唤醒楼、礼拜殿及学房等组成。照壁位于清真寺的正南,是由仿木青砖砌成,长11米、高6米、厚0.86米。顶部有砌砖仿木结构的斗拱房檐,以及勾头滴水等瓦顶饰。照壁的基座采用须弥座,刻有花边两层。束腰部位的青砖上雕刻有精美的形态各异的花卉图案。在照壁中心雕刻的是六方连续的锦缎式几何纹样。花卉图案精美,花叶相间看起来很像是一个个相连的绣球,排列有序。

     洪水泉清真寺的山门南开,与照壁相对。两侧与围墙相连,为歇山顶建筑。屋顶的横脊两侧是各种形态逼真的花卉图案砖雕。有特色的是这座山门的无梁架结构,用16根柱子支撑起来的长12米、宽8米的三间廊房的房顶居然没有一根房梁。顶棚全由短横木叠摞套接而成,俗称“二鬼挑担”。大门两侧的八扇屏上,镶嵌刻有“老鼠偷葡萄”和“麒麟伴苍松”的砖雕图案,图案有很强的民俗意蕴。

     邦克楼也称为“唤醒楼”,是清真寺特有的呼喊宣礼建筑,与大殿相对,是三重檐六角攒尖顶楼阁式建筑,具有汉式建筑风格。每层建筑的斗拱造法都不尽相同,变化中充满了灵动。塔身的窗棂和门扇上布满了雕刻精致、图案精美的木雕。底层东面两侧的墙面上雕刻有“猫跃蝶舞”、“兔守白菜”的图案,西侧的墙面上则是“梅兰竹菊”图案。整座建筑结构绝妙,砖雕木雕精美绝伦,堪称艺术品。

     清真寺礼拜殿由前廊、大殿和窑殿组成,大殿面阔5间,进深6间,为五开六抹双扇门。由12根大柱和8根明柱支撑,可以容纳上千人同时礼拜。大殿采用中国古典式卷棚歇山式的建筑手法。在大殿的屏扇、前檐和内柱上有大量的精美木雕图案,多以汉族民俗图案为表现内容,比如“孔雀戏牡丹”、 “四季平安”、“五福捧寿”等。在大殿的西端建有面阔两间、进深两间的窑殿,其内顶部四周采用大量木雕工艺装饰安装有楼堂殿宇式模型建筑。在窑殿的顶部中间,建有用多根细木条构成的八角式天花藻井,形状像一把张开的巨伞,被称为“天落伞”。在窑殿的下部用格门式的屏风来装饰。在格心中雕有汉文诗句、阿文条幅和山水条幅。洪水泉清真寺的精美木雕,都没有使用任何的油彩,露着淡黄褐色原木本色,表现出了伊斯兰的清真、纯洁和朴素之美。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河湟 见证 民族 洪水泉

上一篇:保安族古迹文物的实地调查
下一篇: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与丁宝臣等五大报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