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性理》:第四章 分述小世界身心性命所藏之用
分享到:
2014-03-19 11:56:36 【来源:】 点击:
       非性无心,非心无性,心性会合,全德昭焉(道行推原经)。心含七德,作是灵明。顺于心包,信于其表,惠于其里,明识在灵,笃真在仁,发隐其妙,真现初心。初心著用,妙应无方。全体大用,莫或遗藏(道行推原经)。先天来降,后天复升,来自此心,复于此心(道行推原经,又研真经)。两弧界合,复满圆形(真经注.又费隐经)。人若灯具。在光其火。不获真光,徒为人具(真经注,又研真经,又道行推原经)。人极大全,无美不备,既美其形j复美其妙(道行推原经,又研真经)。本然流行,贯合粗精。自真来我,造化为之;自我复真,人为为之(费隐经)。本其各具,寻其公共,浑融吻合,卷其过相(同上)。唯是圣人,实践其境,众则难之,自取暗昧,陷于疑逆,徒致溃累(道行推原经)。圣贤智愚,由是而分;迷异好邪,从此以判(同上)。圣人全体,本无明暗;贤则有亏,暗于本然;智暗于性;愚暗于心,暗此蔽彼,本然弗见(同上)。贤障于己,智障于知,愚障于欲。障浅碍深,本然弗通(同上)。信理疑事,则为异端;信事疑理,则为凝贰;疑信交衷,怅怅无之,则为迷惑(真经注)。心顺身逆,是为疏忽;身顺心逆,是为奸佞;心身皆逆,是为邪逆(同上)。疑离之渐,逆悻之深(同上)。沉沦物我,本然隔绝(道行推原经,又费隐经)。唯法圣功,修身以礼,明心以道,尽性复命,全体归真。本然独湛,大用全明,是谓人极,乃复初心(道行推原经)。

译文:

       不是主命所显先天纯洁的灵性,就不会生成后天有形的心性。不是后天有形的心性,就无法来显现那先天纯洁的灵性。后天有形的心性与先天无形的灵性浑然结合,才显现了真主全体大用的德性。后天的心性因秉受先天的灵性,所以含有顺。信、惠、灵、仁、妙、初心七种德性。以此七种德性,来体现真主造化人心的全体大用,那就无不透彻明达。顺德,含在心包;信德,含在心表,惠德,含在心中。分析事理,得到真知实见,在于心性的灵妙。切实认主认圣,在于心性的仁德。阐发幽玄的道理,穷尽神奇,知道造化,在于心性的妙德。上述德性的充分显现,就把真主造化心性的全体大用充分体现了出来,这就是纯洁的初心德性。后天显示“初心德性,与真主的无穷造化,无不妙应吻合,从而体现了真主造化的伟大作用包贯一切,无所不在的道理。先天无形的心性之理,通过后天有形的心性来—一体现,这就是所讲的先天之理下降在后天后天造化至有形成人而完善,人所显示出的纯洁德性,又与真主原造的纯洁心性相合,这就是所讲的后天回升到先天。人的纯洁之性,来自真主的本然,最后又归复在真主的本然上,这就是所谓的“来自此心,复至此心。”也就象两个半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圈一样紧密无间。人的身体就象是一盏灯的灯体,真主的真光,也就是先天的纯洁之性,就是灯中的火,如果灯中没有火,也就等于人不具备纯洁的心性。那么灯还有什么用呢?人怎么称为人呢?只有人具备了真主造化的大全,所以才无美不备。这就要求人们既要全美有形的身体,又要全美地体现真主造化的妙用。真主的造化流行,其妙用贯含在宏观和微观。我是从真主的造化上面来的,这是造化使我这样。但当我回归到真主原造那里去的时候,就需要我个人不断地精诚功修。人与万物,无一不具有真主的造化妙用,它们最后都又无一不归复在独一的真主上,无一不与真主浑融吻合,至此有形之象随之消失。只有圣人能够达到与主浑然如一的境界。众人就难以达到,因为众人受人欲物质的干扰坠累,认主认圣不清,不能明心以体现纯性所致。圣、贤。智、愚因此而分;迷误、异端、奸诈、邪门因此而辨。圣人的身心性命,一切都能与真主浑然如一,所以没有明暗之分。大贤不及圣人,是因为他秉受真主本然的纯净度不及圣人。智者不及大贤,是因为他灵妙的本性有所不明。愚昧的人不及智者,是因为他的心性不够纯净。所以只要明净有亏,就不能完全显现真主的本然之光。大贤存有自身的概念障碍。智者受知识局限的障碍。愚昧的人受嗜欲的障碍。这些障碍尽管有深有浅,但都会阻碍隔离与真主本然的沟通。心中诚信正道之理,而在行为做事上不能遵守教法而另行一套,这就成了异端。信仰不正确,而在行为上遵守教法,这样心中就会游疑不定,犹如盲人摸路,无不进人异途的。内心诚信,而遵行不检点,这属于疏忽。遵行好而内心存不正确的信仰,这就属于奸佞了。遵行与信仰都背逆正道,这就成了邪逆之类,对正道少微游疑疏远,那么背道正道的邪念就会加深。沉沦在物欲己私之中,那么真主的纯净本然就得不到显现。只有效法圣人制定的五功,来遵礼修身,明心向道,纯洁自己的心性,以回复到受造时的纯洁状况,使自己的一切全都归向于真主,使真主的本然清纯,在人们心性中非常澄清地得到显现。那么,真主造化万物的伟大妙用,就会全部明彻洞达,这就是人们修道的极点,就归复到了受造时纯洁的“初心’。初心,也就是真主的本然。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No permission resources

上一篇:《天方性理》:第五章 总述大小两世界分合的妙义与天人浑化的极致
下一篇:《天方性理》:第三章 总述小世界身性显著的原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