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中的伊斯兰教育》 灵魂陶冶
分享到:
2014-02-18 17:37:00 【来源:】 点击:
    根据兄弟会的理解和实践,伊斯兰教育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便是天启领域,或曰信仰领域。因为伊斯兰教育的首要目标便是铸造信奉安拉的人。 伊斯兰中的信仰并不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一种现实力量;信仰之光能折服理性,激发情感,振兴意志,并使意志去推动行为。正如圣训所说,信仰乃是心灵确信并为行动所证实的事实。“信士,只是确信安拉和使者,然后没有怀疑,能以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主道而奋斗的人。 ”(古兰经四九:15)伊斯兰中的信仰不仅仅是凯俩目学和哲学式的纯理性知识,也不纯粹是苏菲式的直觉入神,或修道士的单纯功修,而是这一切的总和,即不怠慢,也不过分,同时具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梢神一一以真理建设大地,让生活充满阳光,把世人引向正道。

       兄弟会力图在教育中将凯俩目学家、苏菲家及法律学家所独具的信仰要素融为一体,更新近几个世纪以来被穆斯林所荒废的信仰的真正内涵。所以,他们回到纯洁的第一源泉 ——古兰和圣训,从中汲取信仰的实质。那是穆圣的战友们以及跟随他们的伊斯兰前辈们的信仰,是内心诚信、口头确认、身体力行的统一。信仰铸造着他们的一切生活——礼拜寺、家庭、社会、个人、集体、白天、黑夜,今世的工作与后世的工作……兄弟会的教育中,信仰具有如此的深刻性和广泛性,同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积极进取的活力。它宛如燃烧的火焰,奔涌的激流,璀灿的光芒。

       信仰教育的关键是与安拉接连的心灵。这颗心灵确信将来与安拉会面,并确信安拉的清算;它祈望安拉的怜悯,害怕安拉的刑罚。人的实质并不在于其物质构造——器官、细胞、骨骼及肌肉,而在于这一物质框架中的信仰妙体,正是这。一妙体支配着人的物质结构,左右着它的行为。当这一妙体健全的时候,整个身体完好无损;当这一妙体损坏的时候,整个身体毁灭殆尽。这一妙体便是心灵。心灵与灵魂,是一种有灵性的存在,它使人类深谙生活的哲理和存在的奥秘,它把人类从大地带到太空,从宇宙带到宇宙的创造者,从尘世带到永恒的世界…… 活跃的心灵,是安拉观察的对象,是安拉的光明倾洒的园地:“安拉不看你们的外表,却要看你们的内心。”活跃的,心灵,是仆民复生日为了得救而逞现给主宰的唯一凭据:“是日,财产和子孙都无裨益,惟带着一颗纯洁的心来见安拉者,[得其裨益]。”(古兰二六:88-89)缺乏这种信仰之心、信念之魂的人,则虽生犹死:“一个人,原是死的,但我使他复活,并给他一道光明,带着在人间行走,难道他与那在重重黑暗中绝不走入光明的人是一样的吗?”(古兰经六:122)

       因此,兄弟会教育旨在复活心灵,使它不致枯死;建设心灵,使它不致毁坏;软化心灵,使它不致坚硬。心灵的坚硬确是莫大的灾祸,安拉因此而谴责以色列人说:“只因为他们破坏盟约,我弃绝了他们,并使他们的心变得坚硬的。”(古兰五:13)在另一处又对他们说:“此后,你们的心变硬了,变得象石头一样,或比石头还硬。”(古兰二:74)安拉责备有信仰的人们说:“难道信士们以为时间还未到,故他们的心不为安拉的教诲和他所降示的真理而柔和吗?他们不可以象以前曾奉天经的人们那样,经过长时期后,他们的心就变硬了。”(古兰五七:16) 穆圣曾求安拉保护,不要有无益的知识和不谦恭的心灵;伊玛目哈桑.班那的许多文章以及他在各个场合的讲话,每每敲打人们心灵之门,使他们敞开心扉认识安拉,期望安拉的恩泽,惧怕安拉的刑罚,从而喜爱安拉,接近安拉,因记念安拉而心静如水。“真的,一切心境因记念安拉而安静。”(古兰一三:28) 

       因此,信士的心灵会化难为易,认苦为甜——只要这一切是为了安拉!正如一个不知疲劳、忘记饥渴地赶路去会自己恋人的人一样。伊本,戈以慕对此描述道:她要对你倾诉缕缕衷肠,思念使她废寝忘食,见面的激情使她宛如新生,何惧旅程的疲倦与道路的漫长!人的心灵和身体一样,需要三种因素:
    
      (一)预防,以求健康;

      (二)营养,以求生活;

      (三)治疗,以求痊愈。

       心应当预防的第一病症便是贪爱现世。这是万恶之源、百病之首。预防此病的有效良方是坚信后世,记忆安拉的回赐,把我们眼前的浮华和安拉那里的宏恩常作比较:“你们所有的是要耗尽的,在安拉那里的是无穷的。”(古兰一六:96)     信士只要读一下古兰中对这两种生活的比较就足够了:“迷惑世人的,是令人爱好的事物,如妻子、儿女、金银、宝藏、骏马、牲畜、禾稼等。这些是今世生活的享受;而安拉那里,却有优美的归宿。你说, ‘我告诉你们比这更佳美的,好吗?敬畏者得在他们的主那里,享受下临诸河的乐园,他们得永居其中,并获得纯洁的配偶,和安拉的喜悦’安拉是明察众仆的。”(古兰三:14一15) 除了物欲——食欲、性欲、财产欲、子女欲——之外,还有一种更严重的欲望,这便是心灵欲,或曰“乃夫斯海瓦”。它是大地上受人崇拜的最大恶神。 “舍安拉所启示的正道,而顺从自己的私欲者,有谁比他更迷误呢?”(古兰二八:50)

         酷爱权力、好为人师、自命不凡、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奉承权贵等等,是心灵的致命灾难,它使心灵变“聋”,变“瞎”,从而毁灭心灵。伊玛目安萨里在《宗教学的复兴》中称这些属性为“毁灭器”,乃是效法圣训的教诲:“毁灭人的东西有三:吝啬成性,欲壑难填,自鸣得意。” 遗憾的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些对个人和社会的精神毁灭因素,而是把全部精力转向外在的毁灭因素,如偷盗、通奸、饮酒等——这些固然是破坏因素,但与前者相比,其危害程度就逊色多了。

        实际上,透过这些可感知的病灾,还有一种心灵病。因此,兄弟会从一开始,就致力使人们的心灵摆脱尘世的浮渣,斩断尘世的种种利益的诱惑,从而全身心地回归安拉,一心一意地实践主仆关系,让思想和情感,环境和处所,统统融化在主仆关系的氛围之中。 信仰领域,或天启领域,在兄弟会教育中占有广阔的天地,受到高度的重视。因为兄弟会的事业首先是体现主仆关系的事业;天启性的宣传,首先是归依安拉,把安拉的喜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一旦得到发自你的爱,万事都将微乎其微,大地上的一切不过是尘埃! 

        安拉不看人们的外表,而只看人们的内心;安拉不以表面工作的多寡论功行赏,而以虔诚的举意赏赐仆人;安拉只接受一公为主的工作,而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什勒克”(以物配主)。沽名钓誉便是隐晦的“什勒克”。安拉不喜欢以物配主的工作和以物配主的心灵;以物配主的工作不蒙安拉接受,以物配主的心灵无法接受安拉。“谁希望与他的主相会,就叫谁力行善功,不要以任何物与他的主受同样的崇拜。”(古兰一八:110)所以,我们毫不奇怪地看到,兄弟会的标志是“安拉至大,万赞归主”;他们的第一口号是“安拉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通过这一口号,兄弟会把自己的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植根于其成员的思想和情感之中。 在《论教育》一文中,班那首先谈到了“盟约”的第一项内容;正确理解伊斯兰,即著名的“二十条原则”;紧接着谈到的第.二项内容便是“虔诚敬意”,班那对此解释道:    “穆斯林兄弟的语言、工作、吉哈德都是为取安拉的喜悦,蒙获安拉的回赐,而不计名利、地位和个人得失;因而,穆斯林兄弟是一种信仰和思想的战士,而不是一种利益和私意的卫士。‘你说:我的礼拜,我的牺牲,我的生活,我的死亡,的确都是为安拉——全世界的主。他绝无伙伴,我只奉到这个命令。’(古兰六:162—163)”、把握心灵病的人都知道:从事伊斯兰宣传的人的最大灾难莫过于沉湎于名利、鲜花,喜欢出人头地、为人领袖。因此,穆圣屡屡警告人们勿贪地位与财产,防止陷入潜在的以物配主——沽名钓誉;古兰和圣训每每赞誉那些虔敬之士:他们为安拉而工作,而不望任何人的称谢与奖赏。穆圣曾称颂有所作为却默默无闻的穆斯林,他说:“或许一个蓬头垢面、不为人知的人,他一旦发誓不违抗安拉,则必定顺从安拉。”“蓬着头、赤着脚为主道驰聘疆场的仆民多好啊!如果让他上前线,他说冲锋陷阵:如果让他留在后方,他就任劳任怨。”愿安拉慈悯安拉之剑——哈里德,当他身为大将的时候,则战功卓著,当他成为战士的时候,则尽心尽职。 兄弟会在教育中每每强调运一思想,常常提醒其成员勿入名利与鲜花的圈套——它足以毁灭人性。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行动

上一篇:《行动中的伊斯兰教育》 无所不及
下一篇:《行动中的伊斯兰教育》 积极进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