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智慧》第五章 乐善好施的智慧
分享到:
2014-02-20 10:46:02 【来源:】 点击:


    阿拉伯人的务实态度,使他们甚至对施舍的质量都作了明示。“你们当分舍自己所获的美品,和我为你们从地下出产的物品;不要择取那些除非闭着眼睛,连你们自己也不愿收受的劣质物品,用以施舍”。(2: 267)穆罕默德说:“阿丹的子孙啊!你们最好把生活必需以外的东西奉献出来,帮助那些环境比你们欠佳的人,若保留他们,是对你们不利的”。这样,不但有力地杜绝了富人把施舍变成“旧货行”与“低档物资回收站”的可能性,而且也是对施舍者的一种道德检验。可缴纳天课的财物,应当是:1,牲口,如牛、羊和骆驼等;2,谷物:如米、麦和玉米等;3,果实,只有枣子和葡萄才须纳天课;4,矿产和矿藏,那些从地里发掘出来的有价物质;5,金银,包括钞票、外币和其他金钱上的财产。一般来说,第5项是常见的纳天课财产。

       也许为了避免一些人把施舍变为沽名钓誉的机会,甚至避免这类动机的发生,也许也为了顾及施者与受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古兰经》对人们施舍的技巧都有过详细的指导性说明:认为施舍这种行为,无论所涉及的是物质上的帮助,或是其他任何种类的施予,都应以慷慨和仁慈的精神来行事,而不要有一字的侮辱,或营造一种施舍的感觉。施舍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

     《古兰经》告诫施主:“你们不要责备受施的人和损害他,而使你们的施舍变为无效”。(2 :264)又说:“为主道而施舍财产,施后不责备受施的人,也不损害他,这等人,在他们的主那里,要享受他们的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优愁。与其在施舍之后,损害受施的人,不如以婉言谢绝他,并赦有他的烦扰”。(2: 262、263)这是对受施人心理、情感何等细致入微的体恤,大有一种“送佛送到西天”的终善精神与宽容意识。这种对人们社会心理的深刻洞见,与调适心理不平衡的娴熟技巧从穆罕默德时代就开始了。这也许与穆罕默德成圣之前,长期的商业实践有关。没有商人般灵活的反应与对世情民心的深透了解,是难以对人们心理有如此准确的把握的。令人叹服的是,正是在这种预见性的把握基础上,古兰经》提出:秘密施济胜于公开施济。穆罕默德说:“最佳的施济莫如是右手施予时,左手毫不知情。”这一行为尺度其一箭双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既避免了施者图虚名的动机,又尊重了受施者的自尊心。这种做法,与当今社会中某些大款人物借捐赠、赞助而大做为自己贴金的公关广告正好相悖。对照阿拉伯人通过天课、施济升华了人的道德境界,提高了人的道德水准,现在那种做了一点好事就要大吹大擂,论功行赏,甚至还要拿赞助费的回扣的举动,就变得暗然失色了。因为映现在其中的道德之光是如此微弱,而等价交换的商业意识又是如此耀眼眩目。简直令人难以相信,那一片公开吹捧声,竟能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与阿拉伯人的施舍艺术相比,也许人们能发现其中的误区所在。当然,阿拉伯人这种暗中施济胜于公开施济的要求也不是绝对的。圣训中还规定了“若提及其姓名能有鼓励他人施天课的作用时,则可以公布其姓名。”“施天课时,不需要告诉受课者他接受的是天课。对有些值得帮助而又不肯接受天课的人,可以不必说出金钱的来源,但施者付出的仍是天课。”

    如果说礼拜是通过行动和言词来求全善,那么,天课则是穆斯林凭借自己的财富向安拉表示虔诚。《古兰经》中还指出,那些为主道而施舍财物的人,安拉为他们准备了加倍的报酬。对此,《古兰经》里作了个形象的比喻:施舍就像农民种下一粒谷种,将来这粒谷种发出7穗,每一穗结出100颗谷粒那么多,这众多的谷粒是真主决定的,这就是施予施舍者的加倍的报酬。可见,施舍的人将来的结局是显好的。阿拉伯人不但将这个结局与施舍者的末日命运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与施舍者的现时生活联系在一起,即施舍者“在现世将不会像吝惜钱财的人那样感到‘恐惧’,而且会‘易于达到最佳的结局’”。在此,人们的心理状况都被作为报酬的内容之一,施舍对普通人具有更大的感召力。确实,通过施舍而净化财富,以达到施者心理的平衡,减少财富压力而产生的情绪焦灼,即让施舍成为人的一种宣泄手段。有一份资料表明,巴西医生经过十年研究,得出的结论令人吃惊:卷入腐败行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肌梗塞、过敏症、脑溢血、心脏病等。该医生认为:腐败会导致死亡。他对583名被指控犯有贪污受贿罪的官员与583名廉洁官员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前者中60%的人生病或死亡,而后者的比例仅为16%。医生分析认为,腐败官员易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心理问题。这个现代的医学调查又一次说明了阿拉伯人的务实精神:为全善而施舍,即是为两世吉庆而施舍。刷牙礼两拜胜过不刷牙礼七拜 1980年在伊朗和伊拉克战争期间,有一条不太起眼的新闻曾使人们对阿拉伯世界所具的潜力刮目相看。那是在去麦加朝圣的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一个车队离开伊朗,穿过边界进入士耳其,通过土耳其和叙利亚前往约旦,汽车从那里开向艾伦比桥。这座桥是约旦河上的一个过境点,在1967年战争以后,以色列一直占领着西岸,该桥是约旦和西岸的连接通道,在那里,汽车接走一批以色列的穆斯林公民。29 年来他们是第一次获准前往沙特阿拉伯,到坐落在那里的圣城麦加朝圣。这种做法需要伊朗、土耳其、叙利亚、约旦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合作。沙特阿拉伯允许以色列公民踏上沙特领土是打破了惯例的。在交战方之间,还能有如此举动,除了履行伊斯兰的义务之外,大概没有任何理由能使这一集体努力得以实现。事后有人赞叹说:这表现穆斯林珍视他们的信仰的献身精神和他们在最艰难的情况下愿为履行他们的宗教义务作出努力。——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拉伯穆斯林整体的道德信念。一位世界著名的政论家称赞这种道德风貌“在一个不公正的世界中给人以安慰,在动乱的世界中给予连续性,在一个到处是冲突的世界中给人以兄弟情谊”“这些事例能说明,伊斯兰教为什么在政权不断更迭的同时却能兴旺壮大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原因。”但是,当你有兴趣去探寻孕育出那种阿拉伯穆斯林特有的道德风范的原因时,你也许会发现,在阿拉伯民族的文化典籍中,却极少那种空洞的道德说教以及泛泛而谈、大而无当的道德原理。他们的道德是生活化的,就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你在阿拉伯世界,《古兰经》是最高的权威。《古兰经》的具体德目都来自人类生活自身,朴实可信,如公正、守法、行善、践约、宽恕、敬主。它包括各种能提高人类自身价值、矫正人们性情、使人接近造物主的一切行为,并对私欲、饮酒、赌博和淫乱等恶行加以鞭挞。许多德目都立足于今世,《古兰经》对人们今世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规定了明确的可操作的道德律令,以此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甚至对一些行为细节都有明示。穆罕默德说:“一个穆斯林应以6项应有的札仪,去对待另一个穆斯林,当遇见另一个穆斯林时,应向他祝福;当他给予你一个邀请时,应接受他的邀请;当见他打喷嚏时,应对他说:‘愿真主降仁慈于你’:当他生病时,应去探望他;当他逝世时,应跟送他的棺架,以及欣赏他欣赏自己的地方。”在人际关系中,不仅规定了同辈人之间的礼貌行为,还规定了每人对尊者、长者应有的礼貌。如“使者集会时,与会者不要随便退席,直到他们向他请求允许”。在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方面,阿拉伯人把讲究卫生作为对真主虔诚的表现,教规规定,身体不洁净者是不准进入殿堂礼拜的,因为真主不接受他们的拜功。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阿拉伯 智慧

上一篇:《阿拉伯的智慧》第六章 经商谋财的智慧
下一篇:《阿拉伯的智慧》第四章 巧创文明的智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