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智慧》第五章 乐善好施的智慧
分享到:
2014-02-20 10:46:02 【来源:】 点击:
       行一件善事的人,将得到十倍的报酬

       阿拉伯人的乐善好施是举世闻名的。即使在今日,你与阿拉伯朋友交往,如果你热情赞赏他的某件物品,他会坚持将其送给你,那怕这是一峰你无法消受的骆驼。翻开阿拉伯的文化典籍,无论是《古兰经》还是一般民谚,劝导鼓励人们做善事的言行比比皆是,诸如:“一刻不忘行善积福,日后必获佳美回报”,“多行善事,永不厌烦”。甚至劝人们:“行善吧,即使向河水投食,也能赢得回报。”据说,历史上还真有此事。那是在牟塔瓦开勒任哈里发的时代:巴格达的鞋匠穆罕默德·本·侯森为了多做善事,曾每天做20 张薄饼,在每张饼上印上鞋匠穆罕默德·本·侯森几个字,然后将饼盛在一个木盘中,放入河中,让其顺水而下。一年半之后,他突然被哈里发召见,鞋匠不知发生何事,心中忐忑不安。没想到哈里发见了他,询问了有关薄饼的事之后,对他说:“你能坚持行善,理应得报”,便把巴格达城门附近的五个村庄赠给了他。原来,哈里发的一个义子游泳遇险被水冲到底格里斯河的一片荒滩旁,在等待救援的那些天里,正是从上游冲下来的薄饼救了他的命。哈里发为了报答鞋匠救子之恩,便赐他这些土地。此后,侯森家便富裕起来,他的儿孙后来一直居住在那里。不用说,这是一个极为典型的阿拉伯式的善有善报的故事。

       虽然乐善好施,慷慨待客最早源于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生活方式,那里大部分人口非牧即商,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而半岛的自然条件在多数地区又十分恶劣,在流动中,饥饿、患病与死亡是经常发生的事,在与这种生活条件的搏斗中,人们逐渐养成了乐善好施,慷慨待客的习俗,以此互相救助。但是,行善积福真正成为一种超越部落与宗族观念的自觉行为,却是在伊斯兰教诞生之后。伊斯兰教以普济与功利交融的道德智慧,孕育和催发了阿拉伯人新的民族个性。自然,与所有宗教一样,阿拉伯穆斯林也有关于今生与来世的观念以及善恶报应的观念。但是,与其他世界性宗教相比较,在阿拉伯人的善功意识里,已少了些宿命论的色彩,而多了层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意蕴。因为在阿拉伯人看来,今世生活既是真主赐予人们的,真主也有权收回它。真主以末日审判来作为今世生活的结束,同时也作为来世生活的开端。真主掌握着根据人的今世行为而在末日给予报应的权力。也就是说,进“天国”的许可证不是可以通过其他替代手段换取,而必须由各人自己的现实表现来决定。

    关于“末日”,《古兰经》作了极为详细的描写,它是《古兰经》中最引人注目的语言,那一天,“是太阳黯陨的时候,是星宿零落的时候,是山峦崩溃的时候,是孕驼被抛弃的时候,是野兽被集合的时候,是海洋澎湃的时候,是灵魂被集合的时候,是被活埋的女孩被询问的时候:‘你因什么罪过而遭杀害呢?’是功过簿被展开的时候,是当天皮被揭去的时候,是火狱被燃着的时候,是乐园被送近的时候,是每个人都知道他所做过的善恶的时候。”《古兰经》中警告说:末日时刻的灾难确是可怕的,当那日来临时,“每个乳母都被吓得忘记婴儿,吓得每个孕妇都要流产,你把人们看成醉汉,其实他们并非是醉汉,而是因为真主的刑罚是严峻的。”(22 :2)正是在这样的时候,真主将收回他所创造的万物,他会将“天”卷起,犹如卷轴将书画卷起一样;他会使山岳消逝,使大地变成光秃秃的一片;他将召集所有的人。当号角吹响的时候,死人将从坟墓中出来,和活人一同奔向真主,列队接受真主的检阅。这时,真主的功过簿将展现出来,世间一切善行和罪恶,在上都有详明的记载。“在那日,人人都要发现自己所作善恶的记录陈列在自己面前。”(3:30)天地间微尘重的事物,都不能逃避真主的鉴察,无论比微尘小还是比微尘大,都记载在一本明显的天经中。奖善惩恶在此是界限分明的:“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将见其报。”“行一件善事的人,将得十倍的报酬,作一件恶事的人,只受同样惩罚,他们都不受亏往。”  6: 160)一个人在来世是进天上乐园,还是进地下火狱,是由真主在末日审判时确定的:那些“在世时没有信道,临死时仍不信道的人,即使以满地的黄金赎罪,也不被接受,这等人将受痛苦的刑罚”(3: 91)。“至于信道而且行善的人,真主要使他们享受完全的报酬。”(3 :57)那些敬畏的人,坚忍的人,顺从的人,好施的人,在黎明时求饶的人,将是乐园的居民。而那些以物配主者、罪孽深重者、图谋不轨者、行为诡诈者,将是火狱的居民。总而言之,真主根据各人表现为世间的人们安排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归宿,这两种归宿在《古兰经》中都得以充分展现。穆斯林们谁不向往来世那迷人的乐园呢?谁又不害怕来世堕入那惊心动魄苦不堪言的火狱呢?如果说,来世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真主的手中,那么,今世的命运却很大程度上掌握于自己的手中,既然真主对人们来世归宿的安排基于今世的表现,那么,这就要人们不能不在今世按照真主的旨意去生活,以做到虔诚信仰真主,精心修炼善功。所以说,这种对“乐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火狱生活的畏惧,以及真主“重在今世表现”的“政策”,推动着每个穆斯林在今世生活中力行善功,不作恶事,坚持不懈地做善事,以作善事为生活的目的和乐趣。鞋匠穆罕默德·本·侯森在一年365 天里,天天不懈地向河水中投放食物,在一般人看来,近于荒唐,而此举之中所闪现的,正是这样的善行观。这种善行观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基督教的善行是救赎人类始祖犯下的“原罪”,主要是救赎“过去”,而伊斯兰的善行,不是为过去而是为未来,并且与每个个体的未来直接相连,为了收获而耕耘。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和强烈的奖善惩恶倾向相结合,使人们自然会以敬畏之心,把住自己今世生活之舵。

    如果把阿拉伯穆斯林的善功视为仅是为来世的一种宗教戒命,而并不能增添今世生活的光彩和乐趣,似乎也是不公允的。与其他世界性宗教的善行说相比较,在阿拉伯人善有善报的意识里,恰恰在为来世的行动中,还多了充实现世的意蕴。这种意蕴,在阿拉伯人“两世吉庆”的观念中得到充分展现。《古兰经》中说,信道而敬畏的人,“在今世和后世,他们都将得到佳音”(10:64)。事实上,善功像一座桥梁,联结了今世生活与来世生活,使人们既能在现世生活中因为行善获得内心的满足,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快乐;又使人们深信能在来世进入乐园过更美好的生活,从而达到“两世吉庆”。

    这种与基督教和佛教禁欲主义与苦行主义迥然不同的善功意识,在卡布斯对儿子的教诲中,表达得明明白白。他对儿子说:“假若你善待别人,而使他们欢欣怡乐时,你心中定然感到舒畅惬意。但当你虐侍别人,为他人带来痛苦时,你则将心情沉重,抑郁下舒。所以你对人不要心怀恶意,刁钻促狭。因为你给别人忧愁时,你得到的也是忧愁。而你给别人欢乐时,你得到的也是欢乐。很明显,在你离开此世到彼世之前不论你的善举或恶行,都会得到相应的报应。任何人只要认真地把自己一生的善事与恶事做个思考,都不会否定我的话的,而将认为我的见解多么正确。”在此,卡布斯不仅从奖善惩恶、因果报应方面理解做善事,也从个人身心健康,现世生活安乐幸福方面看待做善事。既合大理又合人欲,这与故意贬抑人性的禁欲主义与苦行主义不能同日而语的。阿拉伯人的善功井非不切实际的空谈,它既反映了宗教生活的需要,也适应了尘世生活的要求,使人们自然会以求实之心,按照真主的旨意去做一切该做的事,以实际行动,求“两世吉庆”。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阿拉伯 智慧

上一篇:《阿拉伯的智慧》第六章 经商谋财的智慧
下一篇:《阿拉伯的智慧》第四章 巧创文明的智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