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回族二十三坊
分享到:
2010-03-02 10:00:55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政协】 点击:

乌鲁木齐回族历史可上溯至元代。13世纪末叶,元朝政府派来“探马赤军”(主要是回回士兵)戍边驻防。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元朝政府下令将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垦荒屯田。回族大量迁入乌鲁木齐,始于清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后。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清军在乌鲁木齐地区修筑城堡,驻兵屯田,随军服役的回族士兵也被分拨到各个屯垦区。之后,清政府又从陕甘各地调绿营兵来此屯垦,鼓励士兵携带家口耕作。不久,绿营兵屯全改为携眷永住,许多回族士兵与其家属遂落籍乌鲁木齐。

  清政府在实行“屯兵戍边”的同时,又实行了“移民实边”政策。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甘肃河州(今临夏)一带迁居到乌鲁木齐的回民达500户。在以后的嘉庆、道光、咸丰各朝,继续向乌鲁木齐移民和发配钦犯,其中的回族人大都落籍于乌鲁木齐,加上生齿繁衍,使乌鲁木齐在当时成为较大的回族聚居区。

  清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随陕西回民领袖白彦虎逃奔进疆的一批回民,一部分流落在乌鲁木齐及附近各县定居。新疆建省后,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又有大批陕甘等省回族人民陆续迁来乌鲁木齐定居。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甘肃、青海一带的回族、撒拉族反清起义失败后,又有大批回民拖家带口逃入新疆,一部分流人乌鲁木齐定居.民国年间,陕甘宁各地回族因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相率西行,有的到乌鲁木齐谋生。民国23年(1934年),马仲英率领的约上万名回族士兵,被盛世才军击溃,许多人也流落在乌鲁木齐。解放前久,马呈祥带来的国民党骑5军中的部分回族士兵也流散在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回族历近200多年的荣辱兴衰,至解放初人口仅次干汉族,在各民族人口中占第2位。回族在乌鲁木齐地区的人口现有131 540人,是清代以来由内地、特别是陕甘宁各省、区迁入的,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县及天山区,其它各区都有分布。乌鲁木齐回族历史是与乌鲁木齐历史紧密相连的,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士地上,居住郊区的回族多从事农牧业生产,市区回族从事各种行业的工作,尤其以饮食业和摊贩业为多。

  回族迁居乌鲁木齐的历史情况,从今天乌鲁木齐的一些地名及清真寺命名仍能反映出来。如“宁夏湾”是因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前后,宁夏府所属海原、西吉一带遭水灾,有2个回族村庄250多人迁移聚居在这一带而得名;“山西巷”得名于清光绪年间山西回族驼商运货来疆集居于此;“固原巷”是因民国年间宁夏固原回族陆续迁来落籍于此而称名。其他移居乌鲁木齐而仍以其原籍命名的清真寺至今亦随处可见。

  乌鲁木齐回族清真寺的命名大致有以下几种:1.以国内省、县的名称命名的清真寺,如陕西大寺、青海寺、凤翔寺、汾州寺、固原寺、河州寺、肃州寺、兰平坊。2.以新疆地、县的名称命名的清真寺,如巴里坤寺。3.以街巷的名称命名的清真寺,如头道巷寺、山西巷寺、宽巷寺、宁固寺。4.以一些象征性的名词和方位命名的清真寺,如东坊寺、南大寺、西大寺、北坊寺、老坊寺、坑坑寺、河坝沿寺、西大桥寺、城内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三坊 回族 乌鲁木齐

上一篇:元代大批回回穆斯林入华
下一篇:回回家里三件宝,汤瓶盖碗白帽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