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伊斯兰教的拱北
分享到:
2010-04-13 14:24:26 【来源:穆斯林在线论坛】 点击:
  
      根据我国伊斯兰教门宦的现有情况分析,在某一个地方修建拱北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拱北是墓地,门宦教主或者是对与门宦教主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人逝世于此并埋葬在这里,建立拱北用来纪念他(她)们,如教主的亲人、老师等。大多数拱北部属这种情况。二、在门宦教主等人的修道处建立的拱北,被纪念者并没有逝世于此或葬于此,在这里建拱北只是为了纪念。如陕西省西乡县的滴水崖拱北,实为大拱北门宦第一代教主祁静一坐静修道之地。三、门宦教主虽逝世于此,但后来其尸骨被迁走,仍然在此地建立拱北,以示纪念。如西乡县的鹿龄寺拱北,祁静一殁后即葬于此,百日后迁至临夏市,此地实际上是一个纪念冢。因此我们经常发现门宦中影响比较大的教主有多个拱北的现象。既然拱北有教主的牌位,后继教主和普通教徒多聚集于此。所以拱北既是门宦道祖的墓地,又是继任道主的静修之地,同时也是教徒的宗教活动场所,作用不可谓不多。
 
   门宦中的老教主很多,教徒基本上都要为他们修建拱北,再加上一个教主有多个拱北的情况,所以我国有伊斯兰教门宦的民族宗教地区,拱北的数量是很大的。以甘肃省临夏州为例,根据州有关部门2001年的调查,全州四大门宦拱北数量依次为:哲赫林耶4处拱北,虎夫耶34处,嘎底林耶82处,库布林耶23处。
  
      关于拱北、清真寺和道堂的关系,也有多种模式。一般的情况,不属于门宦的清真寺没有拱北,这类清真寺独立存在,门宦的拱北通常设有道堂和清真寺(礼拜堂)。就拱北而言,三者共同存在才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拱北建筑群。这种情况下,通常因为教主在某个清真寺静修,建立了供教主静修的道堂,去世以后再为教主修建拱北,所以是先有寺,后有道堂,最后才有拱北;但是也有教主先在没有清真寺的僻静处修道,在道堂的基础上再建清真寺,最后再建拱北。在整套拱北建筑里,一般是拱北的地位最重要,道堂次之,清真寺只是为了供拱北有关人员礼拜方便而建,有点附设的意味。但也有特殊情况,位于兰州城关区耿家庄的文泉堂拱北,把清真寺的地位置于拱北之上,或者至少两者平等。很明显该拱北清真寺规模很大,而拱北规模相对比较小。据说这样修建拱北是为了体现文泉堂遵循教主的教导:伊斯兰教苏非主义讲究“道”“教”并重,文泉堂的教徒既要完成伊斯兰教的“五大天命”,又要进行“道乘”的修炼,两者都不可偏废。所以清真寺作为礼拜之处,拱北作为苏非导师的象征都很重要。因此现在文泉堂拱北的正式名称为“文泉堂清真寺”,“堂”代表道堂和拱北,表现苏非主义特点,而“清真寺”表现“五大天命”不可缺少。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拱北已经不仅仅是宗教建筑了,它还身上还承载着文化。首先,拱北身上反映着宗教文化。一座拱北代表着一段伊斯兰教历史,一部分伊斯兰教思想。其次,拱北是建筑文化的体现。拱北建筑或精美幽雅,或气势恢弘,表现出建设者的高超技艺和建筑审美理念。再次,拱北是文化融合的标志。前已述及,世界各地拱北的建筑风格各不相同,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体现。就中国而言,拱北建筑多为伊斯兰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样式完美的结合。伊斯兰的圆拱顶与中国式的坡顶的“嫁接”,创造出拱北建筑特有的风韵。中国的木雕砖刻和汉字对联与阿拉伯文的铭文、匾额相映成趣。
  
     所以,拱北虽小,它却有很多功能,众多含义。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让人品味不止、回味无穷的“文化”。

责任编辑 马斯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拱北 伊斯兰教 漫谈

上一篇:走进大理,走近回族英雄
下一篇:孔子后裔有回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