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办中阿职业学校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分享到:
2012-05-16 01:40:05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误区之四:由干西方话语霸权主义的误导,个别人怀疑伊斯兰教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2009年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与省民委、兰大、西北民大举办了“穆斯林与和谐社会”论坛,本人宣读了《临夏发展阿拉伯语人才》的论文。会后,笔者陪同赵曙青所长和一位美国学者到临夏外国语男校、女校,清真寺、拱北实地调查和座谈,他们对临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和谐共存的景象留下深刻的影像。当美国学者问孔祥瑞阿訇,“请问你对圣战的看法”,孔祥瑞回答:“你们美国人理解穆斯林的‘圣战’误认为是,非穆斯林与穆斯林之间的战争;我们宣教中讲的‘圣战’是穆斯林要与自身的非法行为和非份思想作斗争,而不提倡人与人之间发动战争。”美国学者和赵所长十分信服。民族发展研究所是国务院的智囊机构,为国家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因此,这次调研对正确评估临夏伊斯兰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

    误区之五:有关部门把国外高等学府录取的留学生是“零星朝觐”者,办理护照困难。

    误区之六:认为阿语学校只为穆斯林办学、只有穆斯林学习阿语。实际上临夏的各阿语学校是面向全社会、各民族的,在阿语学校,教师中有汉族老师,学生中有非穆斯林青年。而且,新生中汉族学生比例和高学历新生的比例逐年上升。2011年在校生中有31名汉族(男生16名,女生15名),毕业生中出国留学的3名。如2005年毕业于民族学校经贸阿语专业的穆玉忠、李生龙、鲁小娇3名汉族学生,06年到巴基斯坦留学,2010年毕业,穆玉忠就业于中石油苏丹公司,年薪16万元,李生龙、鲁小娇就业于中国移动驻巴基斯坦公司,年薪8万元。

    当前民办外国语学校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办学市场竞争激烈。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设阿语专业的大学仅有7所。近年来受市场人才需求拉动,全国有24所院校开设阿语专业,全国民办中阿职业培训学校达到550多所。宁夏穆斯林国际语言学校,是自治区政府重点支持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乌尔都语等小语种和英语翻译人才培训基地,占地面积400亩,建成后年招生可达到1000名,可容纳5000名学生就读。

   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占地400亩,总投资2.73亿元,2012年建成,计划在校学生达5000人,2012年招生2000名,经贸阿语专业为主要专业,这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好形势,但同时对我们民办职业学校形成了新的挑战和竟争。据调查统计,2011年临夏四所外语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当年实际招生,都比2008年下降。那么,2012年以后的竞争更激烈,这种局面我们各位校长应有清醒的认识。

    二是民办职业外语学校的教学内容单一,只讲授阿语、波斯语和简单的民族文化常识,校院面积小,学生活动场地窄,距国家教学大纲职业高中的要求差距大。

    三是全省成规模的民办阿语职业高中,正式承认并给贫困生补助的4所,还有3所没有纳入政府职业教育序列。

    四是阿语教育与技能培训脱节。据州劳务办反映,近几年,沙特、印尼等伊斯兰国家不断发来劳务合作信息,但我们的青壮年劳动者,懂阿语的没技术,有技术的不会阿语,招不上工人。走不出国门,形不成特色劳务产业。

    三、发展的机遇和对策

    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中说:“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0个民族,2000多万人口。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受到了充分尊重。…中国要同阿拉伯国家巩固政治互信、加强战略合作。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巩固政治互信,加强战略合作,这是我们双方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温总理是在面向全世界表达中国政府对伊斯兰文化的重视,表达中国政府对阿拉伯世界经济、文化发展前景的展望和全面合作愿望。这是我们发展阿语、波斯语职业教育的重大机遇。认清了这些政策机遇,我们办学的信心就会更足,抓住机遇我们的事业就会有更大发展。

    1、中东交往翻译人才的机遇。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成为第三大国际石油消费市场;阿拉伯世界和中国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阿拉伯人学汉语、中国人学阿语成为一种时尚。据专家统计,义乌市场翻译人才需求比例,英语最高,其次是阿语63.08%,日语22.43%,法语9.81%,北京市合格的阿语导游只有28名,而每年到北京的阿拉伯各国游客稳步增长,因此阿语人才需求缺口大。

    2、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机遇。

    随着当前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拥有14亿人口、年清真食品进出口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的穆斯林大市场,是我国拓宽对外贸易的一大重点。在开拓全球穆斯林大市场方面,民办阿语职业学校培养的众多阿语人才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阿语、波斯语人才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3、国家扶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

    2005年10月,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九条规定“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民办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拓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我们对这些政策研究不够,不会应用,我省各地对民办职业外语学校没做到“一视同仁”,这里有官方的疏忽,也有我们自己不主动的原因。

   4、国家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机遇。

    2009年7月,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中说:“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少数民族文化迎来了重大机遇,因为,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的文化中有根深蒂固的伊斯兰文化底蕴,而阿语和波斯语是伊斯兰文化的语言载体。因此,民办阿语职业学校要应用好国家扶持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省民办阿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依法办学、规范管理,突出阿语、教育特色,走长短两条路子培育阿语、波斯语职业技能人才,做大做强阿语、波斯语职业教育产业。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合理设置课程,按国家教学大纲办学。自觉遵守国务院《决定》中“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的要求,按照国家职业高中的要求设置课程。

    二是争取列入国民教育序列,争取享受国家扶持政策。我们在对内对外都强调:民办阿语职业学校,是外语职业高中,不是学经班。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向上级领导多汇报,把民办外国语职业学校,列入政府民办职业教育序例。争取享受《国务院决定》中规定的“一视同仁”政策。

    三是着眼产业发展,明确培养目标。民办外国语职业高中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多做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课程,增强培养实效,提高就业率。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化解社会误区。民办外语职业学校的领导,要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广泛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民办外国语职业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化解人们对民办阿语教育的误区。号召毕业生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以自身的良好形象,转变人们的认识,促进民办外语职业学校发展。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化解社会误区。阿语学校领导要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 种会议和活动,要广泛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民办阿语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化解人们对阿语学校的误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民办阿语学校发展。要号召阿校毕业生积极回馈社会、回馈地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塑造良好的对外形象,以自身行为促进人们认识上的转变,促进民办阿语学校发展。

    六是在兰州办一所具有大专水平的外语职业学院。兰州市,在西北地区具有很大影响力。建议在兰州市开办一所大专水平的外语职业学院,开设阿语、波斯语专业,同时设置技能培训课程,把语言教学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吸引全国民办阿语职业高中学生统考,使民办阿语、波斯语专业有更高层次的发展。

                                                      马世仁 马力明
                                                      2012年5月12日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甘肃省 民办 职业学校

上一篇:读《论混合的宗教》做信仰检讨
下一篇:探寻“民族小岛”撒拉族:篱笆楼与穆斯林葬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