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智慧》第八章 婚丧嫁娶的智慧
分享到:
2014-02-20 09:50:24 【来源:】 点击:


    “假如你幸得贵子,孩子啊!首先要注意的是教育他维护荣誉。就像所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所要求的那样,把名誉看得至关重要。教导他待人要和蔼,办事要尽力而为,充满信心。”“即使孩子境况不佳,你也不要怨天尤人。应尽作父亲的职责,而不要忽视对他的文明教育。”阿拉伯人这种对礼仪文明教育的重视来自《古兰经》的教导。《古兰经》中说:“难道你们不知道真主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吗?一句良言,好比一棵优良的树,其根抵是深固的,其枝条高耸入云,凭主的许可,按时结果。”“一句恶言,恰似一棵恶劣的树,从大地上连根拔起,绝没有一点安定”。良言能结果实,恶语绝无安定,这正是有关生活幸福的真知灼见。人靠社会维持个体生命,人更靠札仪文明维持他的社会生命,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离开群体,人就难以生存。漂流到孤岛上去的鲁滨逊虽然是一人,但他仍离不开多少年来人类群体所积累的生活经验、生活技能与生活智慧,再说,他也并不是孑然一人,没有土著人“星期五”的相伴与合作,他也难以在荒岛立足。阿拉伯穆斯林把教给孩子礼仪文明与供他衣食置于同等地位,这实属一种对生存智慧的深刻洞见。因为礼仪文明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更是维持群体团结和谐以及与人合作共事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在关键时候,甚至能救人于危难之中。在阿拉伯民间传说中,有不少教人文明礼仪的故事:有人因此而赢得友谊,有人因此而得到爱情,也有人因此得到财富。其中有个故事这样写道:

    从前有户贫苦人家,妈妈瘫痪在床,爸爸双目失明,只有唯一的女儿法蒂梅操持家务。有一次,她独自到沙漠拾柴,不巧迷路了。天黑后,只好躲在装柴的口袋下面。后来,法蒂梅感到一个奇怪的庞然大物立在她面前,向她问道:“谁在这儿?”姑娘吓得上气不接下气,慌乱之中,她想起了真主的“良言似良树”的教导,于是在惊恐之中仍不失礼貌地回答:

    “大叔,是我哩,我叫法蒂梅。”

    “你认识我吗?”

    “认得的。”

    “那么,我是谁呢?”

    “你是兽中之王、沙漠的主人、幸福的源泉、力量之所在”。

    “这时法蒂梅镇静起来,她相信“善言者必得善报”。

    “你看我长得好看吗?

    “你长得很俊美,就像大地上雄伟的高山。”

    “你认为我的士兵怎么样?”

    “强将手下无弱兵,他们是百万雄师,无比英勇。”

    “那么,你是什么地方人呢?你为什么孤身一人来此过夜?”

    姑娘一一作了回答。姑娘的遭遇令人同情,姑娘对陌生人的尊重与礼貌获得了这个宠然大物的好感,于是便命令它的士兵把姑娘送到离城最近的一个地方,并在她的口袋里装满了金银财宝。可是,另一位姑娘,在沙漠中却遭遇相反,她与凶兽的对话,要不是被一只小沙鸥听见,人们不能相信那是事实。他们是这样回答的:

    “你是谁?”

    “我是某某姑娘。”

    “那么,你认识我吗?”

    “认识。你是一只凶恶的野兽。”

    “我的穿戴和长相怎么样?”

    “你穿戴只是一身皮毛,样子像一头绵羊。”

    “你看我的士兵怎么样?”

    “我说你的士兵是一些低等的动物,在山区和平原为非作歹,无恶不作。”

    结果,当姑娘说完之后,凶兽听了生气得哼了哼鼻子,命令它的士兵把她撕碎在沙漠之中。当然,这只是个童话,但足以告诫人们,一个人对别人没有礼貌,出口伤人,是必遭灭顶之灾的。这样的民间传说,在阿拉伯穆斯林中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成为对子女进行礼仪文明教育的传统教材。此外,那些寓意隽秀的阿拉伯小语和警句,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诸如“有教养者不同任何人吵架”,“谦逊使人尽消嫉妒之心”,“说话不讲礼貌者只有庸人”,“冰冷的语言往往播下对你仇恨的种子”,读起来琅琅上口,做起来简便易行。今天,阿拉伯穆斯林的礼貌与好客,仍给每一位陌生的造访者留下深刻印象。这类淳厚民风的形成,是与从小受到被视为与饭食同等重要的礼仪文明教育分不开的。 在对儿童的礼仪文明教化中,强调知耻知羞,又是阿拉伯穆斯林教化智慧的一个特色。关于羞耻,阿拉伯人的民谚是“知羞是善的前奏,无耻是恶的开端”。所以,孩子被从小教育要知羞耻。知羞,是一个包涵内容相当丰富的伦理道德概念。穆斯林的座右铭是:“有信念者才知羞”。也就是说,只有信仰真主及其使者的人,才能区别善恶与羞耻。知羞知耻,也就是知善知恶,明知故犯,轻者为羞,重者为耻。而何为善恶,《古兰经》曾经作了详细的阐释。《古兰经》所举的善行主要有:赈济贫民,怜恤老人孤儿,孝敬父母,优待亲戚,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款待旅客,宽待奴仆,不弃绝女婴,不乱伦奸淫,而与善相对立的恶,则是以物配主,不信仰真主的行为,其中还包括那种借诈术而侵蚀别人的财产,以别人财产贿赂官吏和那种妄冀非分、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行为,以及偷盗、奸淫、赌博等等。所谓明善恶,也就是明是非,是非心是与羞耻心联系在一起的,通过知羞耻的教育,使后代明是非,辨善恶,从而驱恶从善,驱邪归正。“纯洁产生于知羞”,是穆斯林们一个普遍的信念。阿拉伯儿童从懂事起,就接受以《古兰经》为基础的善恶教育,自小被培养起人应有的羞耻心,堪称一种颇具特色的教子良方。如果说以“圣名”为经名是一种文化心理环境的重建的话,那么这种羞耻心的培养,则是对个人道德自律精神的建构。在阿拉伯,这种羞耻心甚至发展到人们避免受愚人的赞赏,因为在阿拉伯人心中,平庸的褒赏,正是对杰出的贬抑。据说有一次,一位古代阿拉伯著名的学者和医生,名叫穆罕默德·本·兹克里亚·拉兹,在和他的学生一起散步时,同一个疯子相遇。那个疯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并友善地向他微笑。穆罕默德·本·兹克里亚·拉兹回到家之后,立即令人为他熬百香——一种可以医治疯癫的草药。学生们问他:“为什么你要喝这种药?”他回答说:“由于那疯人正犯病时,不对别人,单对我温厚凝视,嘻笑。人们常说:‘同类鸟儿,才比翼齐飞’,我受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称赞,必是出了问题”。故事中的做法虽然有些过份,但它至少表明,人们的羞耻心已达到了何种程度。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第八章 婚丧嫁娶

上一篇:【常识】十位大天仙的名字
下一篇:《阿拉伯的智慧》第七章 执政掌权的智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