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智慧》第三章 群体生存的智慧
分享到:
2014-02-20 11:11:32 【来源:】 点击:
      我同你们一样,是个凡人

     《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托马斯·李普曼在谈到阿拉伯世界的清真寺时,有过这样一段观感:

     “按照习惯,进清真寺时先要脱鞋。在开罗和亚历山大的任何清真寺门外的鞋架上,可以看到清真寺起着使社会和经济平等的作用。在清真寺里,所有人在真主面前都是平等的。破旧的便鞋、军人靴子和油亮的皮鞋并排放在一起,犹如它们的主人。在日常生活中被巨大的经济和社会鸿沟所隔开的人作为一个会众在一起礼拜。”李普曼不愧为著名政论家,他从排列着的鞋子背后,看到了隐藏其中的社会意义,清真寺里有个与外面不同的世界。穆斯林可以在这里找到在外面世界也许不属于他的尊严和社会平等。‘ 清真寺里的世界,是一个彻底平等的大同世界。首先,成为这个世界一分子的资格不是由人授予的,而是通过自觉自愿的行为,即顺从安拉的行为而得到的。从词义上看,阿拉伯语伊斯兰的意思为顺从,即顺从真主的旨意。穆斯林是它的分词形式,意思为顺从者。它的词根与Saleam(和平)这个词的词根是相同的。

       在这个世界中,一切有关信仰和行为的准则都是真主通过程罕默德传播到世间的。人们根据真主的旨意制定法律,但伊斯兰教没有天主教那种“教会戒律”,因为它没有教会。从理论上讲,它是一种没有牧师、没有圣徒、没有僧侣集团或圣礼的宗教信仰。没有人介于信徒与真主之间。不过,有研究神学的人,有带领会众做礼拜的人,有布道的人,有解释《古兰经》的人,还有宗教法问题上向人们提供咨询的人。但在正统的伊斯兰教里,没有中央教义机构。没有相当于主教或红衣主教团的人.没有教皇。一句话,在人与真主之间没有中间人。因为没有圣礼,所以任何人都不需要特殊声望或等级来履行圣礼。这意味着没有神职人员,意味着所有穆斯林在真主安拉面前是平等的。

       每个穆斯林直接向真主仟悔,任何人都无权给予或不给予宽恕,正如任何人无权同意或不同意信徒加入大家庭一样。入教不必通过什么圣礼仪式,它没有原罪说,所以没有洗刷原罪的洗礼仪式;自然也就没有逐出教会的事。伊斯兰教的经文说.只有罪人本人才对自己行为负责,他的祖先或后代都没有责任;人的灵魂没有什么遗传的污点需要清洗,因此毋须以此作为入教的条件。就是连穆罕默德也奉旨告诉全体教徒:他没有任何特殊地位,与真主没有任何特许的联系。

       在《古兰经》中有这样的话:“我不对你们说,我有真主的一切宝藏。我也不对你们说:‘我能知幽玄。”(6:50) 这就告诉人们,如果他这位被视为最后的一位先知和近于至善的人也不宣称与真主有特殊关系,显然就没有其他凡人可以自称与真主有特殊关系了。穆罕默德还将自己的人性同作为先知的作用明确区分开来。他说:“我同你们一样,是个凡人。在真主启示我的诸事上,你们必须服从我的教导。但是你们比我更懂得世俗事务,所以我在这方面的建议不具约束力。”这样,根据伊斯兰教的教义,世上无论何人,都不应受到崇拜.除了真主,谁也不能成为祈祷对象。所以,当1981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访问巴基斯坦和印尼时,这两个国家的穆斯林简直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在伊斯兰教中没有与教皇职位相称的位子;虽然在穆罕默德去世后的70年里,曾有过一个世俗的权威作为穆斯林的首领,这就是哈里发。

       阿拉伯语为创世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但即使在其鼎盛时期,哈里发的职位也不能与教皇相比。因为哈里发的权力主要是在世俗事务而不是在教义方面,他们没有神授的权力。由于每个穆斯林只对真主安拉负责,所以,即使今天世界上存在的各种伊斯兰教的国际性宗教权威和神学团体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伊斯兰世界也不会因此而大受影响。也许所有这一切事实,才构成了李普曼所看到的清真寺门外鞋架上的那一种排列和组合。

       确实,清真寺里的人们,在安拉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平等,与基督教世界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比较起来,对普通人来说;更为理想,从而也更具魅力。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它比基督教世界的平等更彻底,因为它不承认在个人与真主之间有任何中介,那就意味着否定了包括先知穆罕默德在内的宗教特权.它给了每一个普通穆斯林直接与真主心灵对话的权利,这样做,不仅杜绝了像基督教的教会与牧师这些神与人之间中间环节因具有特权而可能产生的种种弊端,而且,使每个穆斯林在信仰的道路上更有信心。

       在真主面前,从王公到平民,每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是平等的,获得真主喜悦的机会也是平等的。所以,清真寺没有专为尊贵者留出的位置或座位。礼拜者按先后来到排成;行行队伍,不分社会等级、财富和种族。这样,人们没有理由不以实际行动去争取真主的青睐。穆罕默德作为凡人,他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能达到如此至善的程度,作为处于与穆罕默德同等地位的人们,就没有理由不加倍奋斗。二是它比基督教世界的平等给信徒更多自主。

       由于每个穆斯林是直接向真主仟悔,别人无权决定是否给予宽恕,所以,这种与真主的交流是在与外界深深的隔绝中进行的,它既保护了人们的隐私权,又给各种自我慰籍留下了广阔的余地。这种平等,给了每个穆斯林比基督教远为宽松的个人空间。三是它比基督教世界的平等更具前瞻性。

       基督教的平等,是以原罪面前人人平等为基础的,而基督徒的一生就是不断赎罪以获拯救的一生。犹如一个负债人要不断还债一样。这种沉重的负罪感,使每个基督徒在自己的“生命的资产表”上实行着倒计时。而在穆斯林那里,人的灵魂没有什么遗传的污点需要清除,无论哪个穆斯林,如果他希望来世进乐园,只要归顺真主,接受《古兰经》,向真主祈祷,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宽厚为怀,仁慈待人,生活简朴,不骄傲自大,不诽谤他人,捍卫自己的信仰,实践着真主期望他今世要做的事就行了。

       所有这一切不是还债而是在向未来投资,具有与前者迥然不同的情绪感受。仅举上面的这三个方面,也许已能表明《古兰经》所塑造的世界其魅力所在了。也许,这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必然结果。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几大宗教中最年轻的,尽管它是古老的阿拉伯宗教长期演变的结果,但它的概念性根源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穆斯林认为他们的宗教继承并纠正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阿拉伯 智慧 第八章

上一篇:《阿拉伯的智慧》第四章 巧创文明的智慧
下一篇:《阿拉伯的智慧》第二章 滚动的“塔基亚”原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