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十六章 圣门弟子的品德
分享到:
2014-03-01 12:06:25 【来源:】 点击:


第七节  艾布•欧拜德•本•詹拉赫的品德

66.艾奈斯•本•马立克传述:穆圣说:“每个稳麦都有一位忠信之士,我们稳麦的忠信之士是艾布•欧拜德•本•詹拉赫。”
67.艾奈斯•本•马立克传述:也门人来见穆圣,说:“请你派遣一人随我们去,让他教授我们逊奈和伊斯兰。”穆圣握着艾布•欧拜德•本•詹拉赫的手说:“这位是我们稳麦的忠信之士。”
68.侯宰法•本•耶玛尼传述:纳吉兰人①来见穆圣,说:“安拉的使者啊!请你派遣一位忠信之人到我们那里。”穆圣说:“我一定会给你们派遣一位真正的忠信之士。”门弟子们都渴望得此荣誉,结果穆圣派遣了艾布•欧拜德•本•詹拉赫②。
 
1、公元631年,也门纳吉兰地方派阿齐布和赛义德等人到麦地那表示皈依伊斯兰,并要求派传教师去那里传教。史称纳吉兰代表团。

2、艾布•欧拜德(584-639年),全名阿米尔•本•阿布杜拉•本•詹拉赫•菲赫里,别称艾布•欧拜德,出身于麦加古莱什部落的菲赫尔家族,穆圣门弟子,是穆圣应许将入天堂的十大门弟子之一。在古莱什部落中享有较高声誉,与艾布•白克尔并称为“古莱什两贤能”。610年穆圣开始在麦加秘密传教期间,经艾布•白克尔引荐,成为少数最早信教者之一。为免遭多神教徒迫害,曾奉穆圣之命,同少数穆斯林一起迁徙阿比西尼亚避难。因其在麦加贵族残酷迫害穆斯林的艰苦条件下信教,并在其父威胁追杀时坚定不移,被誉为“艾敏•稳麦”(意为“民族忠良”)。622年迁徙至麦地那后,成为辅佐穆圣创建穆斯林稳麦的重要领导成员之一,曾参加过这一时期的全部战役。在吴侯德之战中,他曾拼死护卫穆圣,并用牙齿拔除射入其头盔之箭而损坏全部门齿,有“圣教忠良”之称。他还曾以“最忠实可靠者”的身份,被派往南方纳吉兰地区进行传教。632年,在穆圣归真后出现的哈里发权位之争中,他是麦加“迁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并曾被艾布•白克尔提名为候选人之一。艾布•白克尔执政时期,成为军事将领,曾率领一支先遣队向叙利亚的霍姆斯进军。欧麦尔执政后,又被任命为北征叙利亚地区的穆斯林总指挥,曾率军先后占领大马士革、太巴列、巴勒贝克、霍姆斯、哈马、阿勒颇、安塔基亚等地,东抵幼发拉底河畔,北至小亚细亚,并设立了边防和税收制度。他还协助欧麦尔向各地派遣驻军,任命官员,制定管理新征服领土的各项规章条例。他为人谦虚,统治有方,受到沙姆居民的拥戴。639年,在耶路撒冷附近的阿姆瓦斯村因染瘟疫而归真,穆阿兹•本•哲伯里为之举行了殡礼,掩埋在太巴列以南的古尔比桑村。布哈里和穆斯林两家《圣训实录》辑录有他所传的圣训14段。                                                                
             
第八节  哈桑和侯赛因的品德

69.艾布•胡莱勒传述:穆圣对哈桑①说:“主啊!我确实喜爱他,你也喜爱他,你喜爱凡是喜爱他的人吧。”

  1、哈桑(624-670年),全名哈桑•本•阿里•本•艾布•塔里布•哈希米,尊称艾布•穆罕默德,穆圣的两外孙之一,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之长子,伊斯兰什叶派尊奉的第二任伊玛目。迁徙第三年莱迈丹月中诞生于麦地那,自幼深受穆圣宠爱,与其弟侯赛因一道,被预许为“天堂中青年人的领袖”。661年在其父归真后曾被伊拉克人拥立为合法继任者,故享有第五任哈里发之称。曾参加过穆斯林军远征波斯。为人宽厚,信仰笃诚。曾徒步往返数百里到麦加朝觐达20次之多。哈桑是一个学者型的人,喜欢沉思,喜欢安静,厌弃穆斯林内部的政治派系斗争,不愿看到穆斯林继续流血。为避免内战,曾主动致函觊觎哈里发权位的叙利亚总督穆阿威叶请求和解,并表示愿以让位换取宁静生活。后遂以穆阿威叶提供的优厚待遇隐居麦地那。46岁时不幸遭毒害身亡,掩埋在圣寺旁的白吉尔墓地,被什叶派穆斯林尊称为“舍希德”(即殉教者)。其后代被尊为圣门后裔,享有“赛义德”(即领袖、主人)之称。在麦加和麦地那地区亦称“谢里夫”(即贵人),以示同其弟侯赛因直系后裔之区别。其后裔曾于8-10世纪在摩洛哥建有伊德利斯王朝,自10世纪起至20世纪初,一直担任麦加及其周围地区的世系埃米尔。

70.艾布•胡莱勒传述:有天我随穆圣出去,穆圣未和我说话,我也未和穆圣说话。一直走到白尼•盖努戛尔市场,然后又转身回来,到法图麦的住房前,说:“小家伙哪儿去了?”连说了两次。穆圣指的是哈桑,我们以为他被母亲法图麦拦住,给他梳洗戴项链。结果不一会儿,哈桑跑来,爷孙相互搂抱在一起。当时,穆圣说:“主啊!你喜爱他,喜爱凡是喜爱他的人吧。”

71.白拉仪•本•阿齐布传述:我看见哈桑骑在穆圣肩上,当时穆圣说:“主啊!我确实喜爱他,你也喜爱他吧!”

72.白拉仪•本•阿齐布传述:我看见穆圣让哈桑骑在自己肩上,口中还说:“主啊!我确实喜爱他,你也喜爱他吧!”

73.伊雅斯自其父亲传述:穆圣曾经骑着他的那匹灰骡子,让哈桑和侯赛因①分别骑在自己前后,我一直拉到穆圣家。

  1、侯赛因(625-680年),全名侯赛因•本•阿里•本•艾布•塔里布•哈希米,尊称艾布•阿布杜拉,穆圣的两外孙之一,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之次子,伊斯兰什叶派尊奉的第三任伊玛目。迁徙第四年舍尔邦月初五诞生于麦地那,自幼深受穆圣宠爱,与其兄哈桑一道,被预许为“天堂中青年人的领袖”。661年在其父归真后,一直在麦地那过着隐居生活。679年伍麦叶王朝首任哈里发穆阿威叶宣布其子耶吉德为继承人时,他曾同圣门弟子伊本•欧麦尔和伊本•祖拜尔等人坚决予以抵制,指出该作法旨在使哈里发世袭制合法化,严重违犯哈里发应由穆斯林推选的原则。680年耶吉德继位后,他拒不向其宣誓效忠。后接受伊拉克人的再三恳求,在200名警卫护送下,携眷前往库法继任其父的哈里发职位。行至库法西北约25英里、距巴格达西南约62英里的卡尔巴拉时,为伍麦叶王朝重兵所包围,终因寡不敌众而全部罹难,史称“卡尔巴拉惨案”。他的遇难成为什叶派的起源(即“什叶派是正月初十诞生的”),而为其复仇则成为导致伍麦叶王朝被推翻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后什叶派尊侯赛因为“舍希德”(即殉教者),并将其殉难日(伊斯兰教历61年1月10日-公元680年10月10日,该日恰为阿舒拉日星期五)定为哀悼日,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卡尔巴拉亦被视为圣地。侯赛因的后代被尊为圣门后裔,享有“赛义德”(即领袖、主人)之称,曾在也门建有王朝。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支派尊奉的第四至第十二任伊玛目均系其直系后裔。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斯林

上一篇:《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十七章 孝敬父母、接续骨肉和睦邻里以及其他道德规范
下一篇:《穆斯林圣训实录》第四十五章 穆圣和其他先知的品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