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一章 信 仰
分享到:
2014-03-04 12:53:29 【来源:】 点击:


  1、侯奈因战役,伊斯兰纪元八年(公元630年),穆圣光复麦加后同坐落在麦加东南70公里处的塔义夫多神教部落之间的两次连续性武装战斗,因先后发生在麦加城东的侯奈因山谷和塔义夫城,故名。侯奈因和塔义夫之战的胜利,彻底摧跨了多神拜物教最后的顽固势力,巩固了光复麦加的成果,对进一步确立伊斯兰在阿拉伯半岛上的统治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56.赛海里•本•赛尔德①传述:穆圣曾与多神教徒遭遇并发生了战斗。战斗结束后,穆圣回到营地,那些多神教徒也返回自己营地。那天,有个圣门弟子,每发现离群之敌,便追上去将其杀死。大家都说:“像这人那样的勇敢,我们今天无人可及。”穆圣说:“真的,他确系火狱居民。”这时,有个人说:“我将尾随这人! ”于是,他随那人战斗,如影随形,进退不离。后来那人受了重伤,为了求得快死,将自己剑柄放在地上,剑头对准胸口,尔后扑向剑头结束了生命。尾随的那人回来见穆圣,说:“我见证:‘你确是安拉的使者!’”穆圣说:“怎么回事?”他说:“你曾说那个人确系火狱的居民,大家对之感到诧异,当时我说:‘我为你们尾随那个人,直到看出究竟。’我便出去找到那人,并肩战斗。后来,那人受了重伤,为了求得快死,把剑柄放在地上,剑头对准胸口,俯身下去自杀了。”这时,穆圣说:“有的人,在一般人看来干的是天堂人的善行,实际上他是火狱居民;有的人,在一般人看来干的是火狱人的罪恶,实际上他是天堂居民。”
    1、赛海里•本•赛尔德•萨义迪(?-710年),别称艾布•阿巴斯,穆圣门弟子,辅士。原名胡兹尼,穆圣为之改名赛海里。伊历91年归真在麦地那,享年百岁,是麦地那归真的最后一位圣门弟子。传述圣训188段。
157.哈桑•巴士里①传述:钟杜布•本•阿布杜拉说,穆圣曾说:“从前有个人,身上长了脓疮。后来疼痛难忍,便从箭囊拿出一支箭,揭掉脓疮上的痂,结果血流不止,致使死亡。安拉说:‘我不许他进天堂。’”之后,哈桑伸出手指着礼拜寺说:“是的,誓以安拉!钟杜布就是在这座礼拜寺给我传述穆圣这段圣训的。”
   1、哈桑•巴士里(642-730年),全名哈桑•巴士里•本•艾布•哈桑•本•耶萨尔•巴士里,别称艾布•赛义德,其祖父为波斯籍的释奴,欧麦尔任哈里发时诞生在麦地那,欧麦尔曾给他启颚喂食,他母亲曾侍奉穆民之母乌姆•赛丽麦。他原为宰德•本•萨比特的释奴。伊斯兰教早期圣训学家、教法学家,穆圣的再传弟子。早年师从宰德、阿里等著名学者学习《古兰经》、圣训和教法,遂成为一代权威学者,曾一度做过法官。他学识渊博,善于辩论和演说,精于教法,属早期的“意见派”。后迁居巴士拉定居,研究圣训及教法律例。曾在巴士拉大清真寺讲学,讲授圣训和教法。吸引了大批门弟子。他倡导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应是虔诚、宁静、守贫,蔑视世俗的荣华富贵,视金银为粪土。他说:“了解安拉者必须热爱安拉,了解尘世者必须抛开尘世”,“只有放弃人世的幸福,才能摆脱火狱的苦难”。他提出应沉思、自我审慎,完全顺从安拉的的意志,履行宗教功修,使个人的灵魂纯净,最终达到人与安拉意志之间的完美和谐的统一。他主张人类有意志自由,能辨别真伪是非,选择自己的善恶行为。他认为,在教法上无《古兰经》和圣训的明文可据时,就用自己的意见解释律例,使之与经、训相辅而行。他一生过着简朴、苦修、贫寒的生活,潜心宗教功修,为人刚正、耿直,敢于抨击伍麦叶王朝统治者的奢侈和世俗化的弊端。由于他信仰虔诚和学术上的声誉,赢得各方的尊敬。苏菲派推崇他的简朴和苦修生涯,尊为“谢赫”;穆尔泰吉莱派推崇他在学术上重视理性,尊他为本派的“思想先驱”;逊尼派的学者赞扬他的虔诚和德行,并常引用其宗教格言。他的著作未曾保留下来,但其思想主张散见于后世学者的著作中。670-704年,他曾担任呼罗珊总督秘书;684-704年,他积极传教;705-714年,隐居苦修。730年,他在巴士拉归真,巴士拉穆斯林倾城参加了他的殡礼。一些犹太和基督徒深受感动,遂归信了伊斯兰。
                
第五十节  严禁贪污

158.欧麦尔•本•罕塔布传述:海巴尔①那天,部分圣门弟子前来说:“某人是舍希德,某某人是舍希德。”他们经过一人时又说:“某人是舍希德。”这时,穆圣说:“不!我确实看见他由于贪污的一件斗篷而在火狱之中。”接着,穆圣说:“伊本•罕塔布!你去向人们宣告:‘唯有穆民才能进天堂!’”于是,我出去宣告:“真的,唯有穆民才能进天堂!”
 
1、海巴尔,位于麦地那以北约150公里处的一个重镇。公元628年五月,穆圣从候岱比亚返回月余便率1600名步兵和100名骑兵,突袭海巴尔。海巴尔当时是犹太人在半岛上的最重要的据点,农产富庶,岩丘上建有三道各自独立的堡垒群。城内犹太人对穆斯林早有防范,将其财物、眷属、兵器、辎重及壮丁分堡垒安置,据陷坚守。穆斯林围攻一月,摧毁许多小堡垒和两座大堡垒。因头领萨莱姆•本•米希克姆战死,水源被切断,城内犹太人提出投降,后穆圣同意以每年缴纳收成一半换取继续留住该地且耕种原有土地的权利。接着,瓦迪•古拉、法达克和太玛等地的犹太人均以同等条件请降。此役对战败者的处理,为以后哈里发如何对待被征服者提供了范例。海巴尔的平定,标志着武力驱逐犹太人的结束,使麦地那政权在希贾兹北部进一步得到巩固,为穆斯林集中全力对付古莱什多神教徒并最终光复麦加,起到了稳固后方的作用。

159.艾布•胡莱勒传述:我们跟随穆圣讨伐海巴尔,安拉援助我们取得胜利,但是没有缴获金银货币,只缴获些用具、粮食和衣服。后来,我们开往瓦迪,穆圣当时带着一名奴隶,是白尼•杜拜布一个叫利法尔•本•宰德的人送给他的。当我们在瓦迪宿营,穆圣那个奴隶站起来解行装时,突然被一支冷箭射中。我们都说:“恭贺他以身殉教,安拉的使者!”穆圣说:“不!誓以穆罕默德生命在其掌握的安拉!海巴尔战役的战利品末经分配,他私自拿走的那件斗篷确已对他点燃了火狱。”听了穆圣的话,人们非常害怕,有人拿来了一两根鞋带,说:“安拉的使者啊!这是我在海巴尔之役得到的。”穆圣说:“这是一两根火鞋带!”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斯林

上一篇:《穆斯林圣训实录》 第二章 清洁与小净
下一篇:《穆斯林圣训实录》学习、掌握圣训的现实意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