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百度搜索
首页
回族
视频
音频
阿訇讲坛
学者专栏
电子图书
图说记事
求知园地
生活服务
专题活动
女性
清真寺
论坛
信仰
功课
经训
律例
入门
文学
教育
艺术
医药
科技
历史
人物
学术研究
一位抗美援朝回族老兵的回忆
丁德贵,回族,生于1931年4月8日,现年89岁,甘肃省平凉市人,于1951年...
[详细]
•
黄埔军校(桂林)第六分校考略
•
宁夏姚河塬:西北首次发现的诸侯国都邑
•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回教大队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撒拉族手抄本《古兰经
•
中国穆斯林历史上有过哪些文学成就?
•
那年红军过六盘,回族待我如一家
•
海南回族的历史变迁
•
三里河清真寺与清末回族爱国将领马福禄
•
青海8000人骑兵师中原鏖战日寇 百余官
•
西班牙穆斯林王朝的覆灭:宗教宽容的终
•
回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
长征时期党对西北回民区民众的组织动员
•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伊斯兰世界(图集)
西南回族穆斯林起义
西南回族穆斯林起义是中国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西南地区回族穆斯林反抗清王朝民族压迫的起义,在道光、咸丰年间,云南、贵州的官府及豪绅恶霸在地方实行“以汉制回”,接连制造欺凌、侮辱回民的事件。
十字军之殇
宗教战争,是文明对话中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特殊方式。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十字军东征不仅给好战的西方文明史留下一块不可抹去的令人羞耻的“伤疤”,同时,它客观上也推动了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对话。有关这场特殊对话的历史记忆,仍在影响今天之世界的文明关系。
元代的西宁
12世纪,蒙古人强盛起来。13世纪初,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几十年内,不断发起战争,使蒙古成为一个地跨欧洲和亚洲的强大帝国。
常遇春回族身份鲜为人知 后人建清真寺做礼拜
在南京六合区一条老街上有一所老建筑,可能始建于明朝时期,该清真寺的人也是明朝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的二世孙常泰公。因受先祖荫庇,常遇春的后辈也都世袭爵位,地位显赫,受到的赏赐也数不尽,六合居所也是皇帝赐封的。
我所知道的马继援
“回中”是具有特殊任务的。它的经费相当充足,马步芳凭借权力起先由促进会拨付,1935年改由青海印刷局开支。
开卷八分钟:《神秘古兰经》(视频)
您曾经在报章杂志或是电影电视里头看过伊斯兰世界里的女性吗?她们的面庞总是蒙上一层面纱,我们看不到面纱背后的整张脸,这样的伊斯兰女性形象,正好代表了伊斯兰世界的神秘。然而您知道她们遮盖面纱只露出眼睛的真正原因吗?
薛笃弼与“德方孟母”匾
我祖母生前被乡里群众传为了不起的女界人物,薛笃弼先生曾为她题匾,李德渊先生曾为她书写对联。
马继援的悲歌
“西北王”马步芳,字子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现在,他的馨庐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聪明的当代人把这宅子当作旅游景点开发利用,并用一个中性客观的注释来解读馨庐——“国宝老宅,一辈子的故事”。
2004年蒙元史研究概述
2004年蒙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是近年来最为丰富的一年。就笔者所见,出版著作10部,论文160余篇。论文集有《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十七辑(以下简称《集刊十七》)及《元史论丛》第九辑。下面将这些研究成果分类作简要介绍。
1983年2月21日 印度选举暴乱600名穆斯林丧生
1983年2月21日,印度阿萨姆邦学生们因抗议孟加拉的穆斯林难民移居印度并企图阻止邦选举而发生了暴乱,有600多人被杀。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乘直升飞机到该地区视察,以测定骚乱范围,她所看到的是尸体横陈的田地和残存的穆斯林村庄。
868条
上一页
1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
87
下一页
热门排行
马新民:回忆我的爷爷马鸿宾及家族往事
马家军东征悲壮抗战:百名骑兵集体投河殉国
孔子回族后裔孔令贞采访录
《脑筋急转弯》案依法审理判决
青海回族的来源及其伊斯兰教
正确理解回族人相貌上的差异
西北马家军抗战时使用的军刀
抗日战争中的回族
穆罕默德的儿子、女儿、妻子、孙子、叔叔的
伊斯兰在中国的发展史
文学
斋月来临前的反思和斋月里履行的责任
马有福:人生五笔 点横竖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