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4岁的韩佳钰其实早在中学时期就与奥运会结缘。2014年,他在青海湟川中学读高中,就被评选为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春形象大使”,代表全国青少年为青春代言,为青奥会喝彩。[详细]
  • 著名阿拉伯文书法家哈吉•努伦丁•米广江先生,1963年出生于山东禹城。1997年在埃及获得阿拉伯文书法家证书,是中国荣膺此证书的第一人。2000年在郑州伊斯兰经学院开办阿拉伯文书法函授,是中国首次开设阿拉伯文书法系统教育第一人。[详细]
  • 马坚(1906-1978),原名马玉书、字子实,回族,云南沙甸人,是我国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宗教学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一生都在致力于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他皓首穷经,致力于《古兰经》等伊斯兰教典籍的翻译工作,成为伊儒双向交流的使者,推动了伊儒对话;他深耕教育,心怀伊斯兰教中国化人才培养,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教育、外交人才;他一生爱国爱教,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消除民族隔阂、推动党和国家政策的顺利实施作出了杰出贡献。[详细]
  • 2010年9月,宁夏博物馆为米广江举办了“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展”和“米广江先生著《中国风格阿文书法精选》首发式”,展出了米广江一百一十八幅阿文书法作品。宁夏博物馆馆长王进增先生、宁夏伊协黑富礼秘书长,以及其他领导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重视。宁夏博物馆通过中国集邮总公司、北京邮票印刷厂印制出版发行了“米广江阿文书法作品”邮票,这是我国首枚中国阿拉伯文书法邮票。[详细]
  • 任何一项技艺都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古老先民,自古以来就有着用牛羊毛皮制造生活用品的习惯,因此做工精良的牛羊毛纺织品在这一地区备受喜爱。牛羊毛纺织技艺就是草原特定生态环境下的产物,从古至今,这种技艺及其制品一直伴随着草原人民,成为其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青海的农牧民从日常生活用品到衣着、居住,都离不开牛羊毛纺织用品。[详细]
  • 黑色的纱衣、黑色的盖头,若不是在学校见到她,很难将她跟校长联系起来,更难想象16年里是她将400余名孤残儿童送进了省特校。她就是隶属
  •  新华网海口5月1日电(记者 曹曙光 郑玮娜 魏骅)她儿时因家贫仅上过一年小学。她从少年时起就为谋生而艰辛劳作。她继承了回族的商贾精
  • 李保存  【追忆】  一个传歌者  ——走进王洛宾的精神世界  我是1976年初夏结识王洛宾的。那时的他,生活、工作均无着落,为了填饱
  • 中国甘肃网4月26日讯 (通讯员 窦苗苗 马德海)70岁,已是古稀之年,本该是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可是他——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 韩正福阿訇,人称尕五会阿訇,是甘青两省著名的老阿訇,今年88岁,去年冬季得了一场重病,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身体很虚弱,虽然大寺就在门口,也不能到寺里跟礼拜了。寒暄了几句,他说,哈米顿哈吉说你们要来,可是今天我谈不长时间,一会儿10点钟,一户人家谯我,和我关系很好,我得去。
  • 4月16日,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驻京办事处的院子里,见到了70岁的阿不来提·艾力。在他身旁停靠着一辆自行车,车前挂着几任国家领导人的照片、后座上插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阿不来提说,他就是骑着这辆自行车,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来到北京的。
  •   以前育肥肉羊都用传统方法,自己估摸着干。听完教授的讲座和现场指导,才知道什么是科学养殖,心里有谱了。4月17日,在同心清真产业商
  •   新华网西宁4月7日电 题:马文义:泽库藏家的回族好曼巴  记者马勇、张曦  海拔约3700米的泽库县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
  • 爷爷杨泽民正在制作银器  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巍山县大围梗回族村,有一户世代从事银器加工的杨姓人家,他家做的银器首饰在清代即负盛名
  • 作者:马聪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伸展在华夏大地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回族,回族人勤劳善良,善于经商,很多回族人掌握一技之长,诸如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