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是主命分裂是罪恶
分享到:
2011-11-29 17:20:10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圣门弟子对一个问题的不同对待

    我们看到圣门弟子关注人们各种情况的变化,然后他们用适合人们的律例加以解决,这就是他们对一个问题,变化出各种律例的奥秘。例如对饮酒者的惩罚,艾布•伯克尔打四十鞭,欧麦尔则打八十鞭,因为欧麦尔当时看到人们醉生梦死地沉溺于饮酒,故为了抵制和禁止,他主张加重惩罚。

    一个问题的两种解读

    欧麦尔•本•阿卜杜•阿齐兹说,他向人们谈论他们所犯的一些罪恶的事情时,他原则上拒绝向他个人及其当权者赠送礼品。当有人对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的确接受过赠品。他说:“那对使者(愿主福安之)是礼物,而对我们则是贿赂!”

    伊玛目对酒鬼的解读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伊玛目•伊本•盖伊姆叙述的,伊斯兰长老伊本•泰米叶的事迹。当时他经过大马士革,一伙因饮酒而酩酊大醉的鞑靼人,他的部分弟子们因他们犯了这种丑恶之罪就谴责他们,但是长老(愿主喜之)凭着权衡利弊的远见卓识和精细的理解而对他们说:“你们让他们醉、让他们喝吧!安拉禁止饮酒,只是因它阻碍人们记念安拉和礼拜,而这些人,酒能阻止他们制造流血和掠夺财物!”

    灵活掌握不能僵化

    这正是真正的理解,没有僵化于按照一种状况进行判决,而是关注其原因和目的,几种律例轮流使用。这正如有人对一些法学问题的主张一样,运用改良变化以及采取一些方式和媒介。例:能在某一国家参加议会选举,进入国会或许更好,通过在民主国家进行立法、立宪,或者至少让其倾听到伊斯兰的崇高之声,举出证据,杜绝一些不实之辞。与此同时在另一国家,这样做却徒劳无益、劳而无功,或许他会参与共同把乌玛体引入歧途而无法去替代统治乌玛体的政权。

    在现实中分歧是必然的

   对分歧的问题加以谅解的是:很多种类的分歧,我们见证它属于伊斯兰的空白领域,不是哪种教法律例的分歧,而是对事实情况调查后,具体如何做而产生的分歧,它就是法学家们称之为“落实悬案”的分歧。

    谁是不信道的人

    所有的人一致认可:由于否认、拒绝或轻视安拉降示的经典,宁愿选择人类的法律而不依安拉的法度判决的法官,是十足的叛教者,他不该混在穆斯林的队伍里。安拉的话的表义证实了此点:“谁不依照安拉所降示的经典而判决,谁是不信道的人。”(5:44)除非有某种需要解释的原因,例:因软弱无能而抛弃执行,或在外国强权面前卑躬屈膝,或贪恋高位……等等。

    伊斯兰法官们的困惑

    某一地区的伊斯兰法官们的判决出现了分歧:他们究竟属于第一类呢还是第二类?对此部分人说他们只是软弱、卑贱的一伙人,是职位的奴隶,他们没有宗教的激情,也没有个人的尊严,让他们挂在嘴边说的只是“不”!“决不是”!还有一些人力图为他们的观点辩护说那是由于被迫无奈,因为外国人一直控制着他们,外国势力一直存在,即使其军队已经撤离,部队已经退出,他也会用武器和食品加以支援扩张,赠送债款,给予帮助!

    ●如果说穆斯林在共同点上相互支持是当然的瓦吉卜,那么在分歧点上相互宽容是最应该的。《光塔经注》的作者,大学者穆罕默德•赖世德•里达(愿主慈悯之)说:“我们在共同点上相互支持,在分歧点上我们相互宽容。”

    ●烈士伊玛目•哈桑•班那(愿主慈悯之)曾通晓这一原则,坚持用这一原则来指导其思想和行为,以至他的很多学生和追随者们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

    ●这里的相互宽容是指:在一些分歧的问题上,我们不固守一种主张去反对另一种主张,不盲从一种学派去反对另一种学派,不拥护一个伊玛目去反对另一个伊玛目,甚至我们应提升这种相互宽容的感情。

    ●用大学者穆罕默德•赖世德•里达的话表述为:“在分歧点上我们相互宽容。”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团结

上一篇:大拇指佳乐民族托幼中心招生喽
下一篇:伊斯兰与自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