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伊斯兰中广义的吉哈德,同时,这也是兄弟会理解并实践的吉哈德概念。伊斯兰宣教事业的一代宗师哈桑,班那在解释吉哈德时说: “我所说的吉哈德,是指永远存在、直到复生日的天命。即穆圣所言:‘谁没有出征,也没有举意出征,然后死去,那么,谁已经以蒙昧者的身份死去。’”
“吉哈德的起点是心灵的反感;吉哈德的最高等级是为主道作战。口舌的吉哈德、笔杆的吉哈德、手的吉哈德、以及在强权者面说真理都属于吉哈德的中间环节。” “只有进行吉哈德,宣教事业才会获得生命;宣教事业的高尚程度及影响范围,将决定吉哈德的规模及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将决定主道战士的优厚回赐。 ‘你们当为安拉而切实奋斗(吉哈德)’。”(吉兰二二:78)
这种广义的吉哈德教育方针,使得兄弟会既为伊斯兰思想而战,又为伊斯兰国土而战。而且, “思想”是内容, “国土”是框架; “思想”是目标, “国土”是媒介。因此,兄弟会既反对国内的独裁专制,又反对国外的殖民侵略;既与世俗主义作斗争,又与霸权主义作斗争。他们觉得,侵犯伊斯兰国土的人和侵犯伊斯兰法律的人没有区别。所以,他们既投入解放国土的战斗,又投入实施沙里亚大法的战斗;他们在同犹太复国主义、英殖民主义的战争中流过血,同样在与挂着“穆斯林”名号的残暴统治的斗争中流过血。他们既在巴勒斯坦及运河的战场上贡献过自己的烈士,又在里曼图尔、格里尔、军事监狱等地的酷刑中牺牲过自己的勇士。 许多国内外明显的或暗藏的势力,多少次想用金钱、地位收买兄弟会,想借此吞并这个组织,支配这个组织,但这些强大的势力没有在兄弟会及其领导人那里找到一个“听话的耳朵”,回答他们的是严辞回绝:“你们要以财产资助我吗?安拉所赐我的,胜过他所赐你们的。不然,你们为你们的礼物而洋洋得意。”(古兰二七:36)多少次,当这些势力发现诱惑不能凑效,就诉诸威胁,但威胁并不比诱惑更起作用,两种办法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些势力曾以血与火相威胁,曾把太阳放在右边把月亮放在左边相威逼,但这些一度生杀予夺的势力看到的只是兄弟会坚忍不拔、万难不屈的宣教精神。 在阴谋消灭并铲除这一组织的种种势力面前所表现的这种不妥协精神,这种对伊斯兰事业毫不怠慢的气质,正是这个组织遭到接连不断的厄难的奥秘所在。
兄弟会在厄难以前的利诱和威逼面前没有动摇,在患难期间没有屈服,患难之后也没有气馁!他们以男子汉的坚忍不拔和英雄的不屈不挠实践了他们与安拉所结的盟约。 他们中或许有人在白色恐怖中表现出一时的弱性,说出一些话,或写出一些文字,以和塔兀特取得谅解,从而廉价地摆脱专制者的迫害。“除非被迫宣称不信、内心却为信仰而坚定者。”(古兰一六:106)然而,他却坚信没有为库夫尔(不信)敞开心扉,没有为暴虐写过一句赞词,没有放弃自己的终极目标——伊斯兰……他们中如果有人这样做了,则事后马上追悔莫及,向主求饶,同时请求组织原谅,并独自双泪长流、默默祈祷。
社会领域
兄弟会所受的教育内容之一是:为社会谋福利,是穆斯林生活中使命的组成部分。古兰指出:这一使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体现敬拜中与安拉的关系;第二部分体现正义行为中与社会的关系;第三部分体现吉哈德中与敌人的关系。对此,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鞠躬,应当叩头,应当敬拜你们的主,应当力行善功,以便你们成功。你们应当为安拉而真实地奋斗(吉哈德)。”(古兰二二:77-78)
穆圣的许多圣谕都强调这一概念,并且说明:凡是穆斯林,每天都有“税”或社会天课,由其财产中抽取,或由其身体、思想和语言中“交纳”。 布哈里传自艾布穆萨:穆圣说:“每个穆斯林都有施舍的义务。”有人问:“如果他没有东西可施舍呢?”穆圣说:“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同时施舍。”问曰:“如果他没有能力呢?”穆圣说:“帮助遇难者。”问曰:“如果他不能够呢?”穆圣说:“导人向善。”问曰:“如果他无能做到呢?”穆圣说:“自身不犯罪,也是施舍。”
因此,每一个“穆斯林兄弟”都是自己社会中的有用成员,他积极行善,导人向善;他憎恶罪恶,止人作恶;他周济穷人,帮助弱者;他教文盲知识,提醒疏忽大意的人;他震慑作恶的人,劝戒因忘记而犯过的人:他探望病人卢为亡人送殡,安慰亡人的家属;他款待孤儿,倡导给无产者饮食;他参与并提倡任何一种有益社会的工作…… 兄弟会各分部,犹如一个个社会建设部门,服务人民的中心。它为社会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服务项目,从教育到培训,从医疗到社会性关怀,从宗教指导到保健措施……
兄弟会各分部所属“社会慈善部”,建立许多诊所,以象征性收费为广大病患者服务,或免费为穷人治病;征集天课及施济晶,分发给应受人;举办学习班,扫除文盲;创办学校,教人背诵古兰,授人各种知识;修建清真寺,使之起到敬拜安拉、指导社会的作用;组织人员排难解纷,解决社会矛盾…… 兄弟会关于社会建设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它直接源自伊斯兰本身对穆斯林个人与团体的根本原则。但部分人(如解放党)否定兄弟会的社会工作,以为这不仅会怠慢宣教事业,而且是一种无益的局部修补措施;并以为这种“修补工作”会使整个社会忽视伊斯兰国家的建立……
其实,这些人疏忽了一些重要事实:
(一)慈善事业,是穆斯林的职责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安拉的命令,我们在面前已引证了古兰、圣训中有关证据;穆斯林奉命行善,并导人向善,犹如他奉命礼拜、履行宗教功修一样。
(二)穆斯林,是自己社会肌体中的有机分子,他必须对社会有忧患意识,必须致力消除社会的痛苦,或至少参与减轻社会的痛苦;他只要有能力,就绝不会对饥饿者和病患者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三)慈善工作本身,是宣教的一种;宣教需要口舌和笔杆,同样需要行善和社会工作。须知,这是基督教传教组织所竭力倡导的方法!
(四)社会中大量的成员,虽然不善思想工作和教育工作,却有一定的能量服务社会,所以,不应使这股力量白白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