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抗日战争前伊斯兰教报刊蓬勃发展的社会动因
分享到:
2010-08-05 18:45:03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二

     回族新文化运动孕育于20世纪初,在民国时期得到发展,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各地争相倡办回民新式中小学校;向国外派遣穆斯林留学生,加强沟通中阿文化交流;组建各种回族伊斯兰社团。前后延续约半个世纪。

     1906年童琮在镇江创办了穆原学校,并发起“东亚清真教育总会”;安铭在北平创办宛平民立初级小学;1907年王宽自西亚考察归国,在北平创办回文师范学堂,1908年又创办京师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马邻翼在湖南邵阳创办清真偕进小学。他们的举措成为后来创办穆斯林社团和新式回民学校的楷模。1908年,东渡日本留学的36名回族穆斯林学子所创办的中国穆斯林第一份刊物《醒回篇》引发了中国伊斯兰报刊的纷纷问世。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上述活动又归拢到一块,终于汇聚成了穆斯林文化运动。1937年,顾颉刚曾撰专文论述了这个运动。他把王宽等人创办的新式回民教育称作“近代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2]。此后,王静斋阿洪于民国10年留学埃及,攻习各种回教法典,于是这场文化运动开始有了学术研究的气氛。1925年,唐柯三先生和马松亭阿洪创办成达师范于济南,又把这种文化和边疆问题连在一起。王静斋阿洪留埃之后,继起的有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等一批学校。“成达本校历届毕业生先后在西北各地办学,用回教教义向西北回民灌输国家意识,颇著成效。回教文化运动推演于此,其意义较以前丰富,表现的成绩也较以前深刻得多。近数年来,为了回教青年受高等教育渐多,同回教历史的研究也发轫,这文化运动的前途将日益扩大,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2]

     辛亥革命后,北平的京师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已陆续办成12所分校。上海、六合、开封等地清末所办小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此外,1912年武昌清真小学、1913年兰州清华小学、1918年甘肃导河的云亭小学、1921年云南沙甸的鱼峰小学、1922年安徽蚌埠的成达小学、1926年昆明的明德学校、1928年西安的陕西省立第一实验小学也纷纷创办[3]。回族中等教育的发展,始自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各地先后建有一些新式学校。这种新式学校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中、阿文并授,造就“经书两通”的新阿洪、新师资,除讲授阿拉伯文与伊斯兰典籍外,同时讲授汉语、中国文化名著、史地和算术等课程。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925年马松亭、唐柯三等创办的济南成达师范学校,后迁往北平,该校以培养现代“三长”(教长、会长、校长)为目标。1928年哈德成、达浦生在上海创办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1928年周级三、李仁山在四川创办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1934年由马鸿逵在宁夏创办第一中阿学校。此外,还有宁夏云亭师范、平凉伊斯兰师范等。在新疆,原在喀什经文大学任教的阿卜杜勒·卡德尔大毛拉(?-1934)也在喀什创办了一所新式学校,还亲自编写教材。另一类为实施普通教育的新式学校,如山西晋城崇实中学、宁夏蒙回学校、北平西北公学、杭州穆兴中学、昆明明德中学、邵阳偕进中学、北平新月女中、西宁昆仑中学等。此外,各地还有一些自办的私立中学。回民新式教育培育出来的一批又一批穆斯林知识青年,有的成为各种伊斯兰报刊的积极创办者,而更多的人成为伊斯兰报刊的热心读者。同时,回民新式教育的各种消息动态,也不时成为当时伊斯兰报刊的重点报道内容。

      为了到国外伊斯兰教国家的著名学府去深造阿拉伯文和宗教理论,并加强与海外穆斯林之间的联系,从1920年代开始,留学之风渐盛。1921年王静斋进埃及爱资哈尔大学,马宏道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此后,除个人留学外(如王曾善自费到土耳其、海维谅自费赴印度留学),自1931年始,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开始成批接受由学校资助的中国穆斯林留学生。到1938年止,从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北平成达师范学校、云南明德中学先后派出六届46名学生前往进修。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涌现出马坚、纳忠、纳训、张秉铎、定中明、林兴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伊斯兰学者,如1931年马坚(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纳忠、林仲明、张有成(3人均为明德中学)前往爱资哈尔大学,由云南明德中学训育主任沙儒诚护送前往并留埃及监护。1932年北平成达师范的韩宏魁、王世明、金殿贵、马金鹏、张秉铎等5人,在代校长马松亭、教师赵振武等3人的护送下又前往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抵埃及后,马松亭觐见了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历陈东西文化沟通之需要,及中埃两国王应负此沟通之任,极蒙埃王嘉许,当允尽量收容中国学生,且许派教授二员来北平担任该校教授,自是而后,中西文化之沟通乃益进展”[4]。赵振武回国后用日记体发表《西行日记》一书,共15万字,记载了此次护送过程,并介绍了阿拉伯国家的风土人情。该书部分章节曾在《月华》第5卷1-15期上先行发表,后来全书由成达师范出版部于1933年8月31日出版发行,成为当时穆斯林的热门读物。1933年爱资哈尔大学成立中国学生部,沙儒诚被任命为部长。1934年,云南明德中学纳训、马俊武、林兴华和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的金子常、定中明、胡恩钧、林风梧、马有连等5人又一齐赴爱大留学。另外,原来在印度学习的海维谅亦由勒克瑙辗转来到爱大。于是,当年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穆斯林已达20人之多。庞土谦是最后一届,即1938年赴埃及的。他1946年回国后,将归程航船上所写的日记和回忆撰成《埃及九年》一书,约20万字,部分内容曾在《月华》上发表,1951年由月华文化服务社出版。该书记述了中国穆斯林留埃学生的沿革、学习安排、生活情况及社会活动,与《西行日记》一书一样,是迄今为止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这些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一直受到国内穆斯林的关心,因此有关记述他们活动的文章,成为当时伊斯兰报刊的热门话题。此外,这些留学生们也十分关心国内形势的发展,他们将自己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关心和专业学习心得写成一系列文章,曾给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伊斯兰报刊提供了大量的稿件。有些留学生归国后,成为一些伊斯兰报刊的重要编撰力量,如马坚担任过《云南清真铎报》的编辑,马金鹏、韩宏魁、庞士谦等都担任过《月华》的编辑。
由于民国政府从立法上承认与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使伊斯兰教获得了公开的政治与社会地位,过去封建帝制时代不可思议的伊斯兰群众组织与学术团体,在民国政体下获得新生与发展,从而使穆斯林第一次以团体组织的名义介入社会与政治生活,这既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也标志着各族穆斯林的政治觉醒。而各种背景、构成、规模不一的学术文化团体的出现,则反映出伊斯兰学术研究在经历了清末长期桎梏之后,在新政体下的勃勃生机,从而构成中国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从辛亥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前夕,以上海、北平等大中城市为主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各种穆斯林社团,反映了当时中国各族穆斯林推翻封建军阀统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平等和进步,加强国内穆斯林团结,推动教育发展与文化交流的愿望。依其性质大致可分为:

      1.文化团体。如1912年7月在北京成立的“中国回教俱进会”,以“联合国内回民,发扬回教教义,提高回民知识,增进回民福利”为宗旨。到1936年,在各省先后成立200多个支、分部,成为当时国内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穆斯林社团。1928年8月由白崇禧、马福祥等组建但活动范围未出北京的“中国回民公会”(有时亦称“北京市回民公会”),其宗旨为“兴办回族文化教育事业,维护回民合法权益”。又如1934年马天英、傅统先等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回教文化协会”和1935年8月在乌鲁木齐成立的“新疆回族促进会”。

      2.学术团体。如1917年在北京成立的“清真学社”,其宗旨为“阐明教理,研究学术”。1925年6月成立的“中国回教学会”以提倡回民教育,研究伊斯兰教,开展中外伊斯兰文化交流为宗旨,曾创办《中国回教学会月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上一篇:浅议伊斯兰教对于保安族妇女的影响
下一篇:一部展示县域回族史的好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