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时代(610~632年)—伊斯兰教的兴起
分享到:
2012-01-10 22:47:55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十一)伊斯兰教的经典、信仰、功课

   许多宗教都有其经典,如犹太教有《旧约》,基督教有《新约》。经典是每个宗教教义的理论基础。经典集中反映了宗教信仰,经典也明确规定了宗教功课。

    以上我们主要交代了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过程。现在简要介绍一下伊斯兰教的经典、信仰和功课。

    1.伊斯兰教的第一大经典——《古兰经)

    在全世界穆斯林的心目中,最权威的经典,就是《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一源泉。“古兰”一词的本义是“诵读”,意即要求人们经常诵读,学习,领会。《古兰经》还有其他名称,如“瓦哈伊”(默示),“克塔布”(读本),“福日干”(准则)等。穆斯林认为,《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在23年(610~632年)的传教生涯中,由真主根据需要陆陆续续颁降给穆罕默德,然后由穆罕默德传授给他的弟子们的。穆斯林确信,《古兰经》是真主的话,不仅经文的意义是启示的,就连每个词,每个字母也都是启示的(43:3~4)。

    穆罕默德在世时,经文并没有汇编成册。他每次接到“启示”,总是立即传授给门弟子(索哈卜)。会写字的,立刻把它记录下来;不会写字的就反复背诵,铭记在心。然后,他们再把它传授给不在场的穆斯林。当时,学习《古兰经》是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因此,穆罕默德弟子中能背诵全部《古兰经》的人,不乏其人。

    穆罕默德有几位书记员,专负记录经文的责任。其中最著名的有:宰德·本·撒比特、阿里、伊本·麦斯欧德、伍百耶、欧斯曼、艾奈斯。当时,阿拉伯人并不掌握造纸术,故经文被记录在一块皮子上,或一块石板上,或海枣树枝上,或驼羊等的肩胛骨上。每节经文的次序是穆罕默德指定的,他每次都指示这些书记员某节经文应记录在某章某节之后。穆罕默德在拜内或拜外,常常当众诵读经文的一章或数章,门弟子也听熟背熟了。至于经文各章的顺序,则是其弟子编排的。大概是把比较长的放在前面,把比较短的放在后面(但也不完全如此)。但不管怎样,穆罕默德在世时,经文尚未汇编成册。

    穆罕默德逝世后,艾布·伯克尔继位的第二年,在平息叛乱的叶麻麦战役中,能背诵全部经文的圣门弟子,有好几位阵亡。欧麦尔担心长此以往,若能背诵全部经文的人都阵亡或年老体衰、记忆减退,必然使经文的流传受到很大影响,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向艾布·伯克尔建议整理经文,以免散佚。艾布·伯克尔说:“真主的使者没有做过的事,我怎么能做呢?”但欧麦尔痛陈利弊,言词恳切,终于说服了艾布·伯克尔。艾布·伯克尔便责成宰德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并派伍百耶、阿里、欧斯曼3人协助他。这4人都是替穆罕默德记录“启示” 的人,又都能背诵全部经文。他们将背记的资料和记录的资料,互相印证,反复校对,一丝不苟。当校到“忏悔章”第128节、129节,第33章“同盟军章”第23节时,只有背记资料,却没有记录资料,他们不敢草率着笔,费了很大工夫,几经搜寻,才在艾布·胡宰麦家中找到了记录资料,两相印证,正确无误,他们才敢落笔。把全部《古兰经》整理好以后,交给艾布·伯克尔保管。艾布·伯克尔去世后,归欧麦尔保管。欧麦尔去世后,归他的女儿圣妻哈福赛保管。

   奥斯曼时代。(公元645~646年)教历25年,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穆斯林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战役中曾为《古兰经》的读法而发生争执,军事长官侯宰法目睹这种情形,深感不安,返回麦地那后,向哈里发奥斯曼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在这个民族像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那样分裂之前,你赶快设法挽救吧!”奥斯曼命宰德·伊本·祖拜尔、赛义德、阿卜杜·拉赫曼等人将珍藏在圣妻哈福赛家中的《古兰经》规规矩矩,清清楚楚地誊写了7部,一部保存在麦地那,其余的由麦加、大马士革、也门、巴林、库法、巴士拉各存1部。奥斯曼下令把其他的抄本一律销毁。奥斯曼下令誊写的7部《古兰经》,被称为定本或奥斯曼本。从此,《古兰经》版本统一,一字不差。这是奥斯曼对伊斯兰教的最大贡献。(马坚先生著:《古兰经简介》,附于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奥斯曼本《古兰经》还没有音符和字母上的点号,后来,非阿拉伯民族如波斯人,中亚各族等相继皈依伊斯兰教,非阿拉伯人诵读《古兰经》难免发生差错。后来经过两次改革,在每一词的词首词尾加了音符和相应的点号,读起来十分方便。再后来,《古兰经》诵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古兰经》共有114章,6200余节。各章的长短不等,每章都有一个简洁的章名。《古兰经》分麦加章和麦地那章两大类。分类依据是622年(教历纪元元年)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为界限。在此以前所启示的为麦加章,在此以后所启示的为麦地那章。前者多为短章,计82章,后者以长章居多,计20章,此外,还有12章为时间上相互交错,两地兼而有之,习惯上按篇幅大小归属其类别。

    《古兰经》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大至政治、经济、宗教、法律、婚丧嫁娶,小至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细节,都有涉及。大致说来,麦加章启示于信仰建设时期,经文内容侧重于讲述安拉的独一、万能、赏善罚恶、天堂地狱、末日报应等等。经文大多短小精悍,气势磅薄,铿锵有力,富于震憾力和感染力。麦地那章启示于制宪立法时期,包括伊斯兰教“五功”等宗教制度和涉及政治、经济、商业、文化、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等各项法律。经文大多篇幅较长,平铺直叙,徐徐道来,极富说服力。

    关于《古兰经》的影响,原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马坚先生说道:“凭着这部《古兰经》,穆罕默德在23年之中把一盘散沙似的阿拉伯人铸成一个坚强的民族。凭着这部《古兰经》,阿拉伯民族在百年之中解放了亚非欧三洲上被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所奴役的几百万人民。后来,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马坚著:《古兰经简介》,附于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至于《古兰经》对人类哲学史、文化史、文学史、语言史、法学史、思想史等所产生的影响,多少年来,一直是中外专家学者所研究的重大课题。

    2.伊斯兰教的第二大经典——《圣训》

    “圣训”(哈底斯),简而言之,是穆罕默德的言行录。但尚需补充一点,“圣训”不但指穆罕默德的言语和行为,而且还包括其门弟子做了以后穆罕默德认可的事情。

    《圣训》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二源泉。《古兰经》里的许多经文是提纲挈领式的,只指出一种大方向,大原则。经过穆罕默德对这些条文的权威性解释或补充,特别是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后,才使《古兰经》的原则规定系统化、制度化、条理化,从而便于把握,便于操作。比如《古兰经》笼统地命人礼拜,但如何礼拜,一天礼几次拜等礼拜的具体仪式并不明确。而《圣训》对这些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说明。再比如,《古兰经》禁止饮酒,说:“有信仰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5:90)。然而,什么是酒(哈姆尔),《古兰经》并未言明。当年有人问穆罕默德由蜂蜜、大米、小麦、玉米酿制而成的饮料变成酒精,是否属于酒。穆罕默德用简洁明了的一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凡是使人麻醉的,都算酒;凡是酒都是受禁的”。

     《圣训》的含义被认为是真主启示的,而言辞则是出于穆罕默德之口。《圣训》的语言风格与《古兰经》有着明显的不同。《圣训》是想让人(其中包括文盲)立刻领会其含意,并付诸行动的。所以,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说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比如,关于团结,“圣训”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说:“信士之间相亲相爱相恤,犹如一个躯体。若这个躯体的某个器官生病,就会导致整个躯体发烧、失眠”。比喻贴切,过目不忘。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罕默德 时代 伊斯兰教

上一篇:近现代伊斯兰教——西方的挑战与现代复兴
下一篇:马步芳参加抗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