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菲——伊斯兰苏菲概论》
2013-12-18 12:39:01
【来源:】 点击:
第三章
伊历第一、二世纪的苦行潮流
一 伊斯兰对苦行的认识
苦行对苏菲研究人员来说意味着是苏菲的前期阶段,因此,应该首先确定对它的理解。
伊斯兰对苦行有其特殊的理解。苦行不意味着出家或者弃世,它只是藉此而实现某种目的,苦行能使人对生活产生一种特殊的看法。苦行者在尘世里工作、辛劳,但他的心灵并不为尘世所俘,也不能使他放弃对真主的顺从。
因此,在伊斯兰里,苦行的条件并不是必须贫穷。富裕和苦行是并行不悖的,奥斯曼和阿布杜·拉赫曼·奥福(愿真主喜悦他们)都是巨富,但他俩对所拥有的钱财都非常淡泊。奥斯曼为出征的军队出钱,从犹太人手中以重金买下对穆斯林禁用的鲁玛井,他在为社会公益花费时从没有迟疑过,也没有迟缓过。阿布杜·拉赫曼·奥福也是如此,如果他觉得穆斯林需要的话,他总是慷慨解囊[1]。一位苦行者的一句话广为人知,他说:“苦行就是放弃你所拥有的,不放弃你不曾拥有的,如果一个人一无所有,他又怎么能成为苦行者呢?”
苦行在伊斯兰里的含义就是升华人的精神,使人从欲望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使他从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
伊卜拉欣·艾德海木(一位早期著名的苦行者),有人对他说:“肉长价了。”他说:“你们不会使它便宜吗?(也就是你们不要买它)。”之后吟道:有人要时价就高,无人买时价最少[2]
这种苦行来源于《古兰经》、圣训、圣门弟子的教导。在前一章中我们已见到很多明确的例子。苦行在穆圣和圣门弟子那里并不意味着与尘世彻底隔绝,它只是适中、合理的对待生活。真主在《古兰经》中指出了这一点:“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黄牛章:第一百四十三节)
“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故事章:第七十七节)
在圣训里还有:“为今世工作,就像你能永活一样;为后世工作,就像你明天就要死亡一样。”
圣门弟子们因为苦行都成为了戒除私欲的人,他们不为金钱、名誉所累,也不为金钱、名誉而煞费心机。据说,当有人把波斯皇帝的金银珠宝送到欧麦尔跟前时,他看了一眼说:“主啊!我的确知道你在天经里说过:‘否认我的迹象者,我要使他们不知不觉地渐趋于毁灭’”(高处章:第一百八十二节)然后,命人把金银珠宝纳入国库。
苦行也并没有使早期的穆斯林脱离社会,他们而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生活中。他们没有成为金钱、名誉、欲望的奴隶,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早期的穆斯林社会实现了最完美的社会公正。
那么,苦行在伊斯兰看来是一种生活方式,其主要出发点就是降低对生活的享受,严肃、严谨地对待生活。这样,人就可以凭纯粹的意志克制私欲、欲望。尽管他有能力去实现那些欲望,但是,信仰真主及后世的善恶报偿使他避免了那一切。
[1]《嫩绿的花园》第二册:288页。
[2]《古筛勒苏菲论集》:6页 。
上一篇:信仰的动力让人生之路变得更完美
下一篇:《真道隐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