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指导》:第三篇 第三章 宣教方法
分享到:
2013-12-30 15:33:17 【来源:】 点击:


第二节   宣教的宣传方法

 
宣教中的宣传方法有宣讲与写作,行动与实践,以身示范,作出表率。我们将在下面──阐述:


第一段   宣讲与写作



语言在宣传中的重要性

在伊斯兰的宣传中,《古兰》是最重要的指导,它是安拉的语言,是安拉通过天使传达给使者穆罕默德的话,让使者向世人传达。

安拉说:“以物配主者当中如果有人求你保护,你应当保护他,直到他听到安拉的言语。”(9:6)

又说:“你说:‘众人啊!从你们的主发出的真理,确已降临你们。’”(10:108)

又说:“你说:‘众人啊!我确是安拉的使者,他派我来教化你们全体。’”(7:158)

安拉命令他所有的使者,以明白的言辞向人们传达安拉的教诲。

安拉说:“我确已派遣努哈去教化他的宗族,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要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7:59)

又说:“穆萨说:‘法老啊!我确是全世界的主派遣的使者。’”(7:104)

作为宣教者不应忽视语言、演讲在宣教中的作用和对人们心灵的影响,因而可以这么说,语言是向人们传达真理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

说话的一般准则

说话应明白清晰,让听的人理解明白,不会含糊不明。因为讲话的目的是让对方接受他的观点,应力求清楚明白。为此,安拉派遣总是以使者宗族语言降示启示,以使他们能够理解使者所传达的启示和所作的解释。

安拉说:“我不派遣一个使者则已,但派遣的时候,总是以他的宗族的语言[降示经典]以便他为他们阐明正道。”(14:4)

又说:“使者的责任只是明白地传达。”(29:18)

讲话清楚明白的标准不是由宣教者来确定的,也许对他而言,他已明白了,但对于听的人来讲,他们含糊不明。同样语言本身不是标准,也许语言是清晰的,但听的人依然不理解,因此,清楚明白的标准在听讲人那里。对此,安拉指出说:“我不派遣一个使者则已,但派遣的时候,总是以他的宗族的语言[降示经典]以便他为他们阐明正道。“(14:4)

问题在于是否将所说的内容分析、解释清楚了没有?阿依莎说:“使者的讲话,具体明了,听的人都能明白。”

讲话应避免用真伪难辩,是非不清的词语,以免使听讲的人产生误解。宣教者应尽力使用《古兰》、《圣训》及穆斯林学者们的著作中所使用的规范性语言。因为这些词句,语言已约定俗成,意思明确,便于理解,不会使听的人的脑海里产生错觉。

“拉仪那”一词是犹太人所讲的,意思是“徒然地,无效的”。当使者呼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回答使者,为此,安拉命令穆斯林不要这样说,而是说:“温助尔那”,以便犹太人不以他们的话为借口狡辩,他们说:“拉仪那”是对使者的蔑视、不从。如果宣教者在特殊的场合或情况下,必须使用这些易引起混淆的词语,那么务必要解释清楚,让听的人明白无误。

对宣讲者的一般要求

宣讲者谈话、宣讲时应掌握好节奏,沉着、稳重、不要太快,使听的人能领会听讲的内容。圣训说:“使者讲话中,有些话常重复三遍,以使大家明白无误。”

宣教者在讲话时应力戒咬文嚼字,夸夸其谈,装腔作势。圣训说:“咬文嚼字的人失败了,连说了三遍。”又说:“复活日,最可恨,最远离我的人是那些唠叨罗嗦,信口开河,夸夸其谈的人。”

宣教者在讲话时应避免盛气凌人,表现出对宣教对象不应有的轻视和优越感,他应该表现出一个忠告者所应有的关心,真诚、谦虚,昭示对方他所知道的有益的道理,宣教者的讲话应象一个传达安拉教诲的传达者,而不是着力显示自己的才华、知识。

对宣教者而言,注意这些问题很有必要,如果不予以重视,那么,他的讲话与听讲的人之间就有一层隔阂,产生不了共鸣,他的心早飞了,丝毫听不进去,即使是真理。

宣教者在讲话时应注意语气温和,讲话要有吸引力,引起听者的兴趣,抑制住不听想跑的念头。在《古兰》中有不少章节指出温文尔雅的话所产生的效应。

安拉说:“当时他对他父亲说:‘我的父亲啊!你为何崇拜那既不能听,又不能见,对于你又没有任何裨益的东西呢?’”(19:42)

伊卜拉欣圣人以儿子的身份劝告他父亲,这种父子关系,促使孩子关心父亲的利益,以期他的父亲能听从他的忠告。

关于呼德圣人,安拉说:“[我确已派遣]阿德人的兄弟呼德去教化他们,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要崇拜安拉,除他之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难道你们不敬畏吗?’”(7:65)

呼德圣人召唤他们时说:“我的宗族啊”这种称呼旨在希望他们响应,让他们感觉到他与他们是同宗同族,他希望他们幸福。

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的生平中记述了使者曾前往一个好在家门口养狗的部族,人称“白尼·阿卜杜拉”。使者来到他们中间宣教,并对他们说道:“白尼·阿卜杜拉族人啊!安拉是最崇高、荣耀的主宰,你们先人的名字多好啊!”

宣教者在宣讲时为引起听者的注意与重视,可以讲述他们的光荣历史,民族业绩,这样做不会引发他们的恶意和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也意在提醒他们是能够成为顺从安拉的好信士。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促进他们归顺安拉,而不是奉承、两面性。工作唯凭举意,须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将他们的文化肆意推崇,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地与伊斯兰的根本信仰瞎联系,误导大众。

讲话时语气温和,客气谦逊,并不意味着奉承谄媚,阳奉阴讳,也不是隐昧真理,颂扬谬误,这样说只是希望宣教对象能接受真理,有助于他们倾听真理的召唤。他不是对他们的谬误问题刻意隐瞒,宣教者如同医生,医生是不会对病人的疾病视而不见的,必然要给予医治。

安拉在叙述一些使者时说:“我的宗族啊!你们应当向你们的主求饶,然后归依他,他就把充足的雨水降给你们,并使你们更加富强。你们不要背离(正道)而犯罪。”(11:52)

又说:“你们应当敬畏安拉,应当服从我,你们不要服从过分者的命令,他们在地方上伤风败俗,而不移风易俗。”(26:150──153)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宣教 指导 第三章 伊斯兰 穆斯林

上一篇:《宣教指导》——结束语
下一篇:《宣教指导》:第三篇 第二章 宣教方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