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指导》:第三篇 第三章 宣教方法
分享到:
2013-12-30 15:33:17 【来源:】 点击:


宣讲的形式

       宣讲的形式有好几种:演讲、学术讨论、专题报告、辩论、座谈、写作,将写作也纳入在宣讲的范围是因为它也属于语言的范畴,是不善宣讲的人所采用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

演讲

       演讲是非常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一般情况下是将人们集中起来,处用公众聚会的机会演讲,演讲者并不认识他们或只认识一部分人。成功的演讲的很重要的一条是演讲者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明确的内容,深入细致地予以分析、阐述、引起人们的注意。演讲的内容最好能将伊斯兰的信仰理论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针对怀有强烈的民族、种族主义的人的宣讲,要告诉他们这种思想的危害性,以及伊斯兰对这种思想的看法。告诉他们,作为穆民只为真理而互助,穆斯林崇尚的是伊斯兰的共同信仰基础上结成兄弟关系,坚决摒弃掉蒙昧错误的民族、种族主义。作为宣教者,在演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广泛引证《古兰》、《圣训》及安拉的众使者和前辈先贤的具体业绩与行为实践,叙述他们的具体实践,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领会经训意义。

2、善于引用《古兰》、《圣训》中的典故和比喻作为论据,正如圣训说:“假若在你们的家门口有一条河,你们每天在河里洗五次澡,你们身上还有污浊吗?”大家回答:“安拉的使者啊!不会有了。”于是使者说道;“礼拜的功效如此!”

3、演讲不宜长,圣训说:“礼拜长一些,演讲短一点是一个人有智慧的标志。因此,你们延长礼拜,宿短演讲。”这段圣训虽指的是“主麻”日的演讲,但也可作为其他场合演讲的要求,除非有特殊原因,必须长篇大论而延长演讲外。

4、不要因为演讲太多而使听者生厌。圣门弟子伊本·赛莱曼的传述可以为证,他说:“伊本·买斯吾德每五天给我们宣讲一次,但有一天,一个人向他提出说:‘艾布·阿布杜·热哈曼啊!我非常希望你每天给我们讲一次。’伊本·买斯吾德答道:‘那样做的话,会使你们厌倦的,我现在与你们宣讲的方式是安拉的使者当初给我们宣讲的方式,他担心我们厌倦。”

5、演讲时讲话要简洁明了,因为听的人知识水平不一,理解能力不同。如果采取通俗易懂的讲话方式,会使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

6、演讲开始时应首先颂扬安拉,安拉的使者,以提醒人们注意演讲的目的是传示安拉的教诲,而不是显示他个人的口才,更不是期望人们的称赞:他讲得多好啊!多有水平啊!当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时,如果需要可以重复所讲的内容,反复地讲。使者穆罕默德在宣教中不断对人们讲:你们只崇拜独一的安拉,不要崇拜偶像。一再要求穆斯林保持敬畏,为后世努力耕耘。《古兰》也常重复叙述使者穆萨的故事,以及许多信仰原则与意义。

7、为吸引听讲者的注意,演讲时最好结合人们所遇到的问题、熟悉的典故、内心的想法开始。演讲要流畅,切题,引人入胜。

8、演讲者要了解听讲者的思想问题或者存在的毛病,或者他们比其他人更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一开始就将它与伊斯兰的信仰联系起来。当觉得他们公然违法而需要警告时,就向他们传诵有关的经训教导,警告他们不要在罪恶中沉湎于美好的幻想,赶在死亡来临之前采取措施,做好充分的准备。所谓措施和准备就是要敬畏安拉,它是所有回归安拉的游子最好的装备。

       安拉说:“你们当以敬畏做旅费,因为最好的旅费是敬畏。”(2:197)

       罪恶所带来的感官快乐是有限和短暂的,随之而来的是苦涩的后悔与永久的惩罚,有思想与理智的人应克制违法犯罪带来的短暂的快感。去追求永恒的合乎情与法的幸福,脱离痛苦的惩罚。如果发现有些听讲者对回归正道信心不足陷于绝望时,及时地提醒他们安拉的慈悯、宽怒以及接受真诚的忏悔。

       安拉说:“[你说]我的过分自害的众仆呀!你们对安拉的恩惠不要绝望,安拉必定赦宥一切罪过,他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39:53)

       给他们讲述一个杀害了一百个人的凶手而后悔过的故事,那个有智慧的人是怎样引导他向安拉忏悔的。

9、宣教者要提防所引用的经训由于未加分析、解释而使人产生误解。例如圣训说:“真诚地说:‘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的人得入乐园’”作为宣讲者应全面地解释这句圣训,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它。

10、演讲要注意节奏,不要太快,在无必要的情况下声音不要太高。

11、最好不看稿子演讲,可事先准备好,记在脑子里。

座谈、讨论

       通常的座谈、讨论是分析、注释某一段古兰、圣训或者就一个法学、教律问题作说明。通常情况下,参加的人不一定多,他们是想听一听讲的内容,这就给宣教者一个机会可以就近认识他们并与他们建立较密切的关系。主讲者在座谈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不要说很多题外话,要紧扣主题,因为过多的题外话会分散听讲者对主题内容的注意,产生厌烦情绪。对《古兰》的最好的注释是《古兰》本身,即以相关的章节解释另外的章节。如果未发现这样的章节,则转向《圣训》。如果未发现,则根据圣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的注释。对《圣训》和教律的注释也遵循这一原则。如果有能力,最好对各教法学派的不同主张予以分析、说明,如果不能把握,则根据所掌握的一家之说予以说明。不要在每个问题上都摆出各学派的不同意见和主张,因为这会导致听讲者的思想分散。

专题报告

       一般而言,专题报告是讨论特定的题目与内容,事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一些材料证据,人们的一般看法及其中的正确意见。成功的报告有着明确的宗旨和目的,并能很好地对宗旨和目的予以说明,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作报告的人讲话要慎重不可随便也不宜多说客套话。他要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说明,让听众与其一同分享。报告应着重于一些众所周知的论题,避免那些似是而非的话题,以便人们不知如何取舍,甚至自己也不明确,尚需进一步确定。譬如有关哲学的一些问题,他可以提示人们去观察动物、植物世界的死亡与生成,举出这些例子使人们的思想接近真理。

       对此,安拉说:“你看大地是干枯的,当我降下雨水的时候它便活动而膨胀起来,这也是他的迹象。能使大地复活者,必能使死人复活,他对于万事确是全能的。”(41:39)

       死后的生命是可以观察和感受到的,枯死的大地,一片焦土,毫无生气,但安拉降下雨水后,各色水果与植物破土而出。安拉给予大地以生命。安拉以精液造化了人,当人死后,安拉再造他们比初造他们更为容易。

       安拉说:“他为我设了一个譬喻,而他忘却了我曾创造他,他说:‘谁能使朽骨复活呢?’你说:‘最初创造他的,将使他复活;他是全知一切众生的。’”(36:78──79)

       宣教者在作报告时,不要干巴巴的空洞说教,而要举出一些伊斯兰信仰中所提出的而眼前又存在着的生动富有情趣的事例,这些眼前现存的活生生的事例会在人们的心里培植起伊斯兰的信仰基础。

协商与辩论

       协商与辩论是在两个人或更多的人之间进行的,各自摆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宣教者在宣教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人不接受忠告,而且与他辩论或探讨。《古兰》中多处提到众使者与他们各自宗族的辩论情形。

       安拉说:“我确已派遣努哈去教化他的宗族,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要崇拜安拉,除他之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我的确担心你们遭受重大日的刑罚。’他的宗族中的众领袖说:‘我们的确认为你是在明显的迷误中的。’他说:‘我的宗族啊!我一点也不迷误,但我是全世界的主派遣的使者。我把我的主的使命传达给你们,并且忠告你们,我从安拉[的启示中]知道你们所不知道[的道理]从你们的主发出的教训,借你们族中一个人的口而降临你们,以便他警告你们,以便你们敬畏,以便你们蒙主的怜悯,难道你们对于这件事觉得惊讶吗?”(7:59──63)

       宣教对象在与宣教者辩论中,常会诬蔑、指控宣教者为愚昧、迷信,至于宣教者不要为此而惊怒,不要放弃对他的指导、怜悯与关心,就象努哈圣人所做的那样去做。宣教者会常遇到这些情况,他在辩论中要态度和气,语言文明,注意礼节,不要大声嚷嚷,激怒或轻视、污辱对方,而是保持友好、温和、平等的态度,避免粗鲁无礼。这样做会产生一些说服力,有助于阐明真理。

       安拉说:“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16:125)

       如果宣教对象坚持其错误立场,固执己见,那么,与其继续对话已毫无益处,宣教者可以暂时中止与其辩论。

       安拉说:“你说:众人呀!从你们的主发出的真理,确已降临你们,谁要遵循正道,谁自受其益;谁误入歧途,谁自受其害,我不是监护你们的。”(10:108)

       又说:“你说:‘真理是从你们的主降示的,谁愿意信道就让他信道吧!谁不愿信道,就让他不信吧。”(18:29)

       中止辩论的做法是正确的,对有些人而言,持续的辩论毫无益处,因为他们并不想通过辩论追求真理,而只是一味地盲目自大,顽固不化,坚持错误。

       安拉说:“假若我把一部写在纸上的经典降示你,而他们用手抚摩它,那么,不信道的人必定说:‘这只是明显的魔术。’”(6:7)

劝善戒恶

       劝善戒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语言宣传、号召非穆斯林加入伊斯兰,或者劝说那些违法犯罪的穆斯林弃恶从善,顺服安拉,劝善戒恶有时可能是针对一个人,而有时却是一群或更多的人。简而言之,劝善戒恶就是号召人们遵循伊斯兰的信仰与生活方式,放弃所有违反伊斯兰的思想与行为。作为宣教者有必要了解其总的原则是什么。

劝善戒恶的总原则

       第一条原则:必须首先了解伊斯兰的善恶观,先贤们说:只有真正了解善恶的人,才能去劝善戒恶。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这就象医生诊治病人一样,他首先要懂得病理与药理,任何一个好医生都是如此。下列一段《古兰》,有助于宣教者理解这一点。

       安拉说:“这是我的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都是依据明证的。”(12:108)

        第二条原则:友善,这源于《古兰》和《圣训》。安拉对穆萨圣人和哈伦说:“你俩到法老那里去,他确是暴虐无道的,你俩对他说话要温和,或许他会记取教诲,或者有所畏惧。”(20:43──44)

       又说:“你对他说:‘你愿意成为纯洁的人吗?你愿意我引导你认识你的主,而你畏惧他吗?’”(79:18──19)

       在阐述真理时应坦率、真挚,但要注意语气温和,不要让谬误者产生逆反心理,加重谬误,在呼吁他们时,最大限度地柔和。

       正如安拉指示穆萨对法老说:“我们确已奉到启示说:‘否认而且背弃者,将受刑罚。’”(20:48)

       对法老的这一警告是真诚而又温和的,穆萨圣人并没有直接了当地点出法老要受惩罚,而是说:“否认而且背弃者,将受刑罚。”安拉指示穆萨圣人说话时注意温和也是对他们保护,防范对方恼羞成怒,这也是其他的宣教者应加以学习、仿效的。在面对暴君而态度温和方面,穆萨是最为突出了,而也没有任何一个象法老这样暴虐的人能聆听如此的忠告。《圣训》说:“温和,友好只会增色;安拉喜爱温和,粗暴、无礼之人得不到安拉给予温和者的恩典”。无疑,在宣教、劝善戒恶中注意语气温和友好是一项重要的要求,也许不少宣教者,有时忽略了这一点,那么,他应经常提醒自己培养这一修养,因为这是一条正确的对话方式。穆阿韦叶·本·哈克目的传述说:“当我有一次与使者一同礼拜时,有人打了一个喷嚏,我随口说了句:‘安拉慈悯你!’大家的眼光都扫向我,我就说:‘你们为什么都这样看着我?’他们用手拍着腿,当我意识到他们是示意我不要说话时,我就不再作声。当使者礼拜结束后,他没有训斥我,责骂我,而是和蔼地说到:礼拜时只可以诵《古兰》和赞主伟大,赞主清洁的赞辞,不能说其他的话。”再也没有比使者更好的师长了。

       第三条原则:注意利弊得失,也就是说在劝善戒恶时,观察权衡一下有利的方面,能做与不能做的方面。如果出现既有利也有弊的情况,那就要判断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如果利大,那就应当去做,如果弊大,那暂时就不应该去做,甚至还可能禁止去做。

       第四条原则:善恶相混,作为宣教者,各种善恶都应去劝戒。有时一个人或一部分人,他们或者既行善也作恶,或者也不行善也不作恶。宣教者要注意,如果行善的面大,就当鼓励他们去做,即使其中还加杂着一些不良的行为。如果恶性大,就当制止。既使其中尚有一些善的因素。如果宣教者对一些事一时还无法确定,那就先不要做,等到事情清楚了以后再做,只有在澄清了解了以后再行动。

       第五条原则:根据能力宣传,劝善戒恶者有责任宣传,但并不是说他们有责任要传达到世界上每一个人,因为这不是使者传达使命的条件。那么,又怎能以此条件来要求使者的后继者们呢?相反,作为接受过宣传的人,他们是能够按照宣教者所宣传的去遵循,如果他们轻视所受的忠告,那么,轻视的责任在他们,而非宣教者。

写作

       写作是以文字进行宣教的一种形式,写作可以是写信给某人,规劝他加入伊斯兰,不要再做违反伊斯兰的事。也可以是著书立说写文章或其他什么形式,这些都是宣教的好形式。使者穆罕默德曾写信给当时邻近的几个非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统治者,呼吁他们加入伊斯兰。如给伊拉克的库斯拉,叙利亚的赫尔高利,埃及的买高盖斯。一些伊斯兰的学者也写信给穆斯林的统治者,要求他们遵照安拉的命令治理国家。著书立说写文章,阐述伊斯兰的宗旨与意义是非常有效的宣教方式,特别是一旦翻译成各种语言和文字,可以向成千上万的不懂阿拉伯语,不了解伊斯兰的人宣教。要重视文字宣传工作,它可以使许多不同文化水平的人阅读、学习。因此,宣教者应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方式写作,让具有基础阅读能力的人也能阅读,明白伊斯兰的道理,避免涉及一些有分歧的极具体的问题,要抓住要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宣教 指导 第三章 伊斯兰 穆斯林

上一篇:《宣教指导》——结束语
下一篇:《宣教指导》:第三篇 第二章 宣教方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