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在中国的发展史
分享到:
2010-01-27 11:59:17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容,从而成为了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者。 与此同时,随着哈里发国家版图的扩大,大批基督徒、犹太教徒、摩尼教徒、袄教徒、景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加入伊斯兰教,他们有意无意地把他们原先的宗教观念带入伊斯兰教里面。如犹太教、基督教的崇拜圣徒、圣墓的礼俗,摩尼教、袄教的神秘主义的冥想、佛教的遁世出家思想,还有基督教雅各派的“神人一性”说等等,不一而足。一些虔诚的穆斯林对教派矛盾和教义学(或哲学)争论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开始倾向于苏菲派的神秘主义。苏菲派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后,原先的那种宗教热忱反倒有点减退,不再像从前那样重视日常的宗教功课,而是沉迷于神秘的、脱离实际的所谓直觉和内心的体验。 苏菲派在理解《古兰经》的含义方面,强调经文的隐喻而不重视经文的字面意义;为解释其神秘学说,他们有一套专门术语;同时,各个导师创立的教团都有自身独特的道乘修持方式。起初,在某个有声望的苦修者周围,有一些门徒跟从学习和修炼。随着教团的产生,这种无组织的形式发展为类似教会的机构。在他们看来,一般的人,若没有导师的指导,无法领悟经文奥义,获得秘传;只有掌握经文奥义并获得秘传的人,才被承认为教团成员,将来或可继承导师的道统,或可另创新的教团。 正统派教义学家、被誉为“伊斯兰教权威”的安萨里(1059~1111年)一反前人反对神秘主义的做法,认真研究了苏菲学说,并吸收其合理成分,将其纳入正统派教义体系中。此后,苏菲派便发生急剧分化,一部分信徒向正统派靠拢,成为正统派穆斯林;而一部分在神秘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深入民间创立五花八门的神秘教团。 苏菲派早在元代中西交通畅开的情况下,就已传人中国。《元史》中有关于“迭里威士”(见《元典章》)的记载。“迭里威士”(即德尔维什),意为苦修者、托钵僧,指的就是苏菲派的苦修者(或托钵僧)。只是那时候,苏菲派在中国传播不广,影响不大。到了明代苏菲派的学说在中国伊斯兰学者的著作中有所反映。清代,苏菲派学说为很多穆斯林大众所崇奉。苏菲派在西北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了占主导地位的派别,改变了自唐代开始,800年来格底目派一脉相传的局面。 清代,苏菲派之所以在西北得到广泛传播,是因为西北穆斯林社会给它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土壤。

    从政治上看,穆斯林备受清政府的压制和歧视,尤其是乾隆四十六年和四十九年西北穆斯林反清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对穆斯林实行屠杀政策,采取种种限制、防范措施,使穆斯林的处境更加艰难,清政府还采取了“以回制回”的政策,命令各地清真寺阿訇充当乡约,协助官府办理善后,并向官府作出担保,担保穆斯林中不再发生违犯禁令的事情。清政府的这一招,真可谓一箭双雕:一来牢牢约束和控制了穆斯林的活动;二来有意败坏阿訇在穆斯林中替圣传道的崇高形象,使阿訇被迫堕落为官府的耳目乃至帮凶。穆斯林群众对阿訇感到失望,他们期待着真正干教门,真正能替圣传道的人出现。这时候,苏菲导师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此其一。其二,乾隆四十六年和四十九年穆斯林反清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令各寺阿訇,定期在清真寺宣讲恐吓侮辱穆斯林的皇帝口谕,并强令在清真寺的大殿内设立写有“皇帝万岁万万岁”的神牌。这是穆斯林最不能容忍的,因为它有悖于“认主独一”的信仰。他们感到圣洁的清真寺被玷污了。相比之下,处于地下状态的苏菲派的拱北(教主陵墓)、道堂在他们看来更圣洁一些。于是很多人离开清真寺而向道堂、拱北靠拢了。 从经济上看,西北地区的穆斯林所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干旱和暴雨时常袭击着他们,再加上官府的剥削、压榨,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政治上的屈辱和经济上的贫困导致西北地区的穆斯林投向熊给他们以某种慰藉的苏菲派怀抱,并成为虔诚信徒。 中国的4大门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据有的学者考证,最早的门宦形成于清初,是苏菲派教团在这里衍生的一些分支。他们传播的学理,分为4个系统,即虎夫耶、嘎得忍耶、库布忍耶、哲赫忍耶;其教派渊源主要来自苏菲派的纳格西班底耶教团、沙孜林耶教团、卡迪林耶教团、库不拉维教团;这4个系统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后来这4个系统各自形成了一套门宦制度,各分支又各为宗教领袖的高门世家。(关于门宦教派的详情可从马通先生的专著《中国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中进一步了解) 1.虎夫耶 “虎夫耶”,阿拉伯语,意为“隐藏的”、“低的”。因该派主张低声默念赞主词“则克尔”而得名。教派思想源于纳格西班底耶教团。清初由甘肃河州人马来迟和新疆白山派领袖阿帕克和卓分别传授。有毕家场、花寺、穆夫提等21个支系,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各支系最初的创建者,有的是来自伊斯兰教世界苏菲传道者;有的是中国穆斯林当中的阿訇,他们去麦加朝觐和游学时接受某一苏菲教团的思想,回国后加以传播,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其门宦;有的是研读苏菲派著作后,经过自己的发挥而创立的。 虎夫耶的基本特点是“教乘”、“道乘”并重,遵循哈乃菲教法学派,在教权的继承上主要采取世袭制,父传子受;其主要功修是早晚静修参悟、默念“则克尔”,夜间做副功拜,成员根据修炼程度,分成若干等级,其中最高一级为传教授道的“导师”,即穆尔舍德。他们被认为是能显示种种“奇迹”的人。通常,导师也就是门宦的教主。 2.嘎得忍耶 “嘎得忍耶”,在阿拉伯语里面是“大能”的意思。一般认为该派源于波斯人阿卜杜·卡迪尔·吉拉尼创立的卡迪里教团。据该派道统史记载,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华哲·阿布都拉(自称是穆罕默德二十九世后裔)从阿拉伯国家来到两广、云南、贵州等地传教。然后又到青、甘、宁、陕等地继续传教,此间,他传播该教团教理,赢得不少群众。于是他成了第一辈道祖。第二辈道祖为甘肃河州人祁静一,传至七辈,道统中断。此后分出2支:一支以大拱北门宦为中心,尊祁静一为始祖;另一支以韭菜坪门宦为中心。嘎得忍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某些什叶派的观点,但更多地受佛、道出世思想的影响,漠视“五功”等日常功修,注重参禅悟道,明心见性。强调“先有道,后有教”,主张超脱世俗,出家修行。其道统继承实行传贤不传子制度。有祁门、云南马两个分支,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兰州、宁夏固原,青海西宁、化隆,陕西西安、汉中,四川阆中、广元等地。 3.库布忍耶 “库布忍耶”,阿拉伯语,意为“至大者”。据称它源于中亚的库布拉维教团。一说于明代传人;又一说是清康、乾年间传人。传说中始祖为阿拉伯人穆罕印迪尼,他以圣裔自称,曾先后三次来华传教,第一次到两广,第二次到两湖,第三次从新疆到甘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 发展史 中国

上一篇:穆罕默德时代(610~632年)—伊斯兰教的兴起
下一篇:近现代伊斯兰教——西方的挑战与现代复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