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在中国的发展史
分享到:
2010-01-27 11:59:17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重要的是撒拉先民尕勒莽和阿合莽等人,在故乡被蒙古军蹂躏的情况下,怀着丧失故土也不能丧失信仰的坚强信念,带着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背井离乡,万里东迁,寻找新的乐土。最后在中国西北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的一个偏僻地方——循化定居下来。然后,他们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境内山高岭峻,干旱缺水)和严峻的社会环境(周边民族信仰、语言、习俗与已完全不同,且人多势众,构成一定威胁),开拓进取,顽强地生存下来。由于他们人口少(约数百人),且东来的大多是男子,婚姻和传宗接代成为一个难题。于是他们只好向附近的藏族求婚,藏族答应通婚,但提出一些条件,其中包括要求他们信仰佛教,并接受藏族的某些风俗习惯。他们坚决拒绝了让他们改信佛教的要求,同时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接受了一些不违背伊斯兰教原则的藏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如在院墙四个角上放置白石头;结婚时把牛奶泼在新娘所骑的马蹄上等)。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撒拉族的这些先民们可以娶藏族女子为妻,藏族女子改信伊斯兰教。这样,他们既保住了自己的信仰,又解决了婚姻问题。

    当然,撒拉族先民除了与藏族通婚外,也吸收了蒙古族、汉族、回回的成份,最终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撒拉族。到明代中叶,人口已发展到1万多人,约合2000多户。

    撒拉族在形成过程中,虽然也与别的民族交流、融合,但他们所居住的循化地区比较封闭,地理上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汉文化对其影响不大,因而保留了自己的母语——撒拉语。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乌古斯语组,与其他突厥语(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一样,属于粘着语类型。撒拉语的词汇除了相当数量的与突厥语族各亲属语言相近的同源词外,由于与汉、藏、回等族长期相处,后来也从汉语、藏语中吸收了许多借词;也有部分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但无论如何,其语言的基本结构没有变,仍还是突厥语族。

    撒拉族先民在循化街子定居以后,很快修了一座简易清真寺,称“尕拉米特”(意为黑色清真寺)。后来经明、清、民国时期多次扩建,规模越来越大,终于成为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除了这个寺之外,随着撒拉族人口的增长(目前循化地区的撒拉族有8万多人),清真寺也多了起来,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座或大或小的清真寺。目前已达到100余座。

    撒拉族历史上,为了有效实施伊斯兰教法,曾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制度。撒拉族地区根据分布情况,分8个工(“工”为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乡”),每个工由若干自然村组成。村村有清真寺,但每个工有一个“海乙寺”(总寺),统辖各村的清真寺(支寺)。每个总寺聘请大学阿訇1人,二学阿訇1人,满拉(学员)若干人。大学阿訇掌管全区教务,平素给满拉讲授经典,聚礼日和两大节日要对所属各支寺的全体穆斯林讲“瓦尔兹”(训诫)。一般支寺只有二学阿訇,负责一日五次的领拜。至于聚礼日和两个会礼则都到总寺礼拜。撒拉族还有掌管全民族教务和处理重大民事、刑事诉讼的大法官,叫“戛最”。早在撒拉族先民在循化定居后,为了加强伊斯兰教法的实施,又从中亚请来了40名“舍以赫”(伊斯兰教学者或长老)。“戛最”就是从他们中间推选出来的。以后,这个制度一直沿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止。这些制度,对伊斯兰教在撒拉族地区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东乡族的形成与蒙古人关系更为密切。有的学者认为,东乡族主要来源于回回色目人。1219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中亚花拉子模国,从当地签发了大量壮丁从军,还征集了不少工匠。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后来随蒙古军进入河州、东乡地区屯垦戍边,逐步曲兵变民,融合蒙古族、土族等成份,形成了东乡族。有的学者对东乡族的来源讲得更具体,认为东乡族是以突厥撒尔塔人为主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成吉思汗西征花拉子模国时,签发了大量的当地士兵和工匠。而撒尔塔人正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随成吉思汗东来进攻西夏,然后来到今东乡地区,吸收其他民族(如蒙古、土、汉等族)成份后,最终形成了东乡族。

    以上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可是有几个问题没有得到解释,即:既然东乡族是以回回人或撒尔塔人为主形成的,那为什么他们的语言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为什么他们的语言与蒙古语有55%左右的词汇相同或相近?为什么他们至今还保留了一些与蒙古族相同的风俗习惯(如放鹰、赛马、吸鼻烟、举行“那达慕”及某些服饰等)?显而易见,在东乡族里面,有回回的成份,也许还有所谓撒尔塔人的成份,但这些不是主要成份,主要成份是信仰了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东乡族的形成过程中,在信仰上,伊斯兰教占了优势;在语言上,蒙古语占了优势,最终形成了一个讲类似于蒙古话(吸收了许多突厥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的并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东乡族。至于是哪些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来到东乡地区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元代窝阔台汗国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受当地佛教势力逼迫,迁徙到了东乡地区;还有元代驻守唐兀之地(今宁夏和陕西、甘肃的一部分)的蒙古宗王阿难答部下信仰伊斯兰教的部分蒙古士兵,因受阿难答的牵连,逃到东乡地区;还有那些屯兵河州、东乡地区的蒙古军队(其中也有回回)。这种说法是令人信服的。

    东乡族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民族。他们大都以伊斯兰教法和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明末以后相继出现的中国伊斯兰教派的门宦中,东乡人创立的有3个门宦、1个教派。3个门宦是:白庄、胡门、库布林耶;1个教派是:伊赫瓦尼派。

    保安族的形成也与元代蒙古族关系密切。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和当地(青海黄南同仁地区)回、土、藏、汉民族长期交往而形成的。1227年,蒙古军队灭掉西夏,并攻克积石州,占领了包括同仁在内的河州地区,河州成为蒙古军队的主要据点。1251年,蒙哥即位后,为了进一步控制西北、西南地区,进逼中原,曾命忽必烈率兵南征大理。次年,忽必烈挥师南下,进入临洮一带,河州等地又成为蒙古军队的重镇,同仁保安地区成为重要的边卡。而蒙古军队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将士长期驻扎在隆务河畔,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亦兵亦农,他们与上述几个民族融合,形成了保安族。这么多民族(蒙古、回、藏、土、汉),相邻共居,联姻结亲,能够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是伊斯兰教的纽带作用把他们维系起来的。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 发展史 中国

上一篇:穆罕默德时代(610~632年)—伊斯兰教的兴起
下一篇:近现代伊斯兰教——西方的挑战与现代复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