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力岗现象及其分析
分享到:
2010-11-18 18:12:12 【来源:穆斯林在线综合】 点击:
 五、 从卡力岗现象看藏穆关系

  藏族和穆斯林都有宗教信仰,并且非常虔诚。藏族信仰的藏传佛教和穆斯林信仰的伊斯兰教虽然差异明显,“但两种宗教无论教义还是教规并无任何直接冲突”[10],劝人行善,止人作恶是两种宗教共同的宗旨和愿望,这也许是卡力岗人能接受伊斯兰教的原因之一,当然,回族中改信佛教者也有。“甘肃省临夏地区有的回民,因长期在甘南藏区定居后,和藏族姑娘结婚,其宗教信仰皈依了藏传佛教,民族也改为藏族了。”又如“现住青海民和中川土族乡河边马家和峡口土族乡峡口村的马家近百户的土民,原先是来自陕西的回族,后来改信佛教,其族属也由回族变为土族”[11]。藏族和穆斯林之间在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反过来又成为彼此交往中可供互补的条件。由于宗教、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藏族在观念上重视畜牧业,轻视商业。而伊斯兰教肯定、鼓励经商,把商业视为真主所喜爱的事业。对待商业文化的差异,使穆斯林能顺利地进入藏区进行商贸活动,并在和藏族的长期交往中,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现象。藏族虽然轻视商业,但穆斯林在藏区进行商贸活动他们并不反对,还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拉卜楞寺第三世嘉木罗桑图旦久美嘉措(1792—1856年)为汉藏贸易方便起见,派专人从河州请来了8家商人(回、汉各4家),让其在拉卜楞‘丛拉’上居住经商,并为其中一些人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他们的生意受寺院的保护”[12]。从中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藏穆杂居区,藏族群众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穆斯林的商业活动。“通常,藏族群众的牛羊出售和屠宰、皮毛、药材等物产的出售,多由走村串乡或集市设点的穆斯林完成;与此同时,穆斯林又从外界带进藏族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具。”藏传佛教最大的禁忌是杀生,所以,藏区农牧民群众一般视屠宰为“不洁”行业,在藏穆杂居区,大都是由穆斯林从事屠宰业。据说,过去达赖喇嘛也专吃回族人卖的肉,“每年藏历四月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圆寂日,原西藏地方政府规定,禁止在这个月内宰杀牲畜、肉食上街。……这时,拉萨街头唯独有两家回居户在摆肉摊卖肉。这两家是‘甲敏’户,是供应达赖喇嘛肉食的指定户”[4]。藏族和穆斯林因文化差异在交往中所形成的这种互补、互利的共生现象和藏穆两种文化的融合,从民族关系方面来说,其主流是进步的,具有积极意义。具有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民族,广泛、深入地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对双方都有益,对各自的发展进步更是如此。卡力岗现象从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中华各兄弟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事实。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卡力岗 现象 及其 分析

上一篇:论回族文化的源与流
下一篇:卡力岗人--藏族穆斯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