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元代穆斯林地位优越的原因
分享到:
2013-06-02 21:53:36 【来源:】 点击:

李占魁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西征过程中,对占领之地,大都施以屠城形式,幸免者大部分是蒙古人所需要的工匠技师,他们被蒙古征服者俘回中国后,分给诸蒙古王公为奴。如成吉思汗于1220年攻下花刺子模时,“令技师工匠别聚一所,其从之者,遣送蒙古,皆得免死。”攻下撒麻耳干城(今苏联撒马尔罕)后,成吉思汗又“取工匠三万人,分赏其诸子诸妻诸将”。 1221年,攻下玉龙杰赤(今库尼亚、乌尔根齐之地)时,除将10万工匠遣送蒙古为奴外,居民全部被杀死。攻下马鲁城(今苏联马里)时,又“簿录得商贾地主二百人,并录工匠四百人,悉召赴蒙古营。”攻下你沙不儿城(今伊朗境内)时,尽屠城中居民,“唯工匠四百免死,徙之北方”。凡花刺子模、撒麻耳干、玉龙杰赤、马鲁、你沙不儿等中亚各城,此时正为伊斯兰教兴盛之时,故蒙古征服者所掳掠来的工匠,大部分为穆斯林。蒙古人将他们分配给蒙古各王公贵族后,根据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从事各种生产,因为这些穆斯林工匠对于当时生产力低下、文化落后而想统一全国的蒙古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况且当时中亚诸国穆斯林工匠之名,早已为蒙古人所闻,所以在战争中,蒙古征服者没有杀死他们,而是特意将他们掳掠回国,强迫他们为蒙古人服务。除此之外,蒙古统治者后来还从被征服的地区签发了大批穆斯林军匠、炮手和其他手艺人,将他们组成西域亲军,参加蒙古人统一全国的战争,战后他们大都留居中国。而对于知识阶层的人物,蒙古统治者也尽量加以利用,如拉施特在《史集》中就记载,成吉思汗曾用一个在1221年蒙古军攻破也里时所俘虏的伊斯兰法官作为侍从,并强迫他通过译人报告所需要的有关穆斯林各国及突厥诸部的情报。至于慑于蒙族兵威而投降了的穆斯林上层分子,蒙古统治者也分给他们一官半职,以便于集中各种力量来统一全国。

 

     总之,这一时期从西域来的穆斯林,无论是自己迎降了蒙古人的部落族长,还是被签发来的回回工匠,抑或是被蒙古征服者在西征过程中掳掠来的奴隶,他们踏上中国领土时,地位大都十分低下。然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些穆斯林凭着艰苦奋斗,终于摆脱蒙古兵威之征服,一洗为奴之厄运,在新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据考证,整个元代,穆斯林在科举、服官、荫叙、刑律、经商及私有兵马方面,均可较汉人享有稍优之待遇。另外,白寿彝先生在《中国伊斯兰史存稿》中还列出,元朝穆斯林在中央政府任职的有17人,其中右丞相2人,左丞相3人,平章政事11人,参知政事1人。元朝共存97年,而穆斯林在中央及地方任上层官吏者约有50人,又享受较高的待遇,与早期进人中国的穆斯林地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对于如此重大之转折,我认为值得一探,这不唯对于回族形成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今及未来回族都有借鉴意义。1986年,我就此问题写过一篇文章,发表于《甘肃民族研究》。随着对史料认识的提高,见解的丰富,时隔20年后,我对此又有新的认识。下面就穆斯林在元代地位优越的原因再作一浅释。

 

     (一)许多穆斯林在帮助蒙古人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曾起了巨大的作用,战后因军功而被蒙古统治者委以重任,授以权柄。

 

      在蒙古征服者西征过程中俘虏来的穆斯林,除了工匠、技师等以外,还包括一些原来就是治军带兵之人,如札八儿、赛典赤•赡思丁,就具有比较丰富的军事指挥才能,他们在统一战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战后这些穆斯林因军功而多被蒙古统治者委以重任,不仅本人高官显爵,而且因元朝规定官吏可以世袭,故往往恩被子孙。如回回人札八儿跟随成吉思汗出生人死,灭汪罕,平西域,屡建奇功,曾独率亲军,夜袭金人,致使“中都大震,金人迁汴”。成吉思汗览中都山川形势,顾谓左右臣曰:“联之所以至此者,札八儿之功为多。”又谓札八儿曰:“汝引弓射之,随箭所落,畀汝为己地。”札八儿于是被授黄河以北铁门以南天下都达鲁花赤。死后,其子阿里罕、明里察、孙哈只及哈只的儿子养安都任于朝。赛典赤•赡思丁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曾以千骑迎降蒙古人,任职宿卫。至元八年,蒙古军队围攻襄阳,赛典赤率兵,水陆并进,至嘉定,获宋将二人……断其浮桥,获战舰28艘,寻命行省事于兴元,专给粮饷。赡思丁又有五子及孙子六人,全都在元朝做官。又有回回造炮手阿老瓦丁,首造大炮,在蒙古军队破潭州静江等郡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阿老瓦丁在此之前只不过是宗王阿不哥手下的一个炮匠罢了,而在战争结束后,就马上被授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回回人亦思麻因,原为西域旭烈人,善造炮,蒙古军队攻南宋襄阳未下,亦思麻因置炮于城东南隅,重150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人地七尺,南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亦思麻因既而以功赐银250两,命为回回炮手总管,他儿子布伯、亦不刺金及孙子哈散,都以造炮为蒙古人服务而世袭高官厚爵。亦思麻因、阿老瓦丁,都是善于制造器械的工匠技师,他们最初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只是由于参加了蒙古人统一全国的战争,因军功而被蒙古统治者提升重用。

 

      在元代,除了蒙古人从中亚、西亚掳掠来的穆斯林在帮助蒙古人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因军功而得高官显爵之外,还有在元朝以前就居住在中国境内的穆斯林,他们此时大都经商,富甲一乡,他们既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有潜在的社会力量,故当初开拓疆宇之日,竞取政权之际,就投靠蒙古人,给蒙古人以有力的经济支持,而被蒙古人委以重任。如回回人蒲寿庚为南宋福建安抚沿海都制,他老于海事,拥言海舶极多,蒙古军队攻下临安,宋端宗人闽,图恢复,所赖于寿庚者极多,而后寿庚降元,得到蒙古人委任的昭勇大将军、闽广大都督兵马招讨使的职务。

 

     正如王礼所说的:“惟我皇元:肇基龙朔,创业垂统之际,西域与有劳也。泊于世祖皇帝,四海为家,声教渐被,无此疆彼界;……于是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白寿彝先生指出,此均指色目人而言,当然回回也包括在内。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元代 穆斯林 地位

上一篇:地位上升而又明确附儒的元代伊斯兰教
下一篇: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心得体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