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方法建立在两条原则上,(一)万物皆为适应人类的存在而备。(二)这一安排是必然的,有意识的,来自有意志的创造者,它不可能是偶然的。至于说它适应人类的生存,那是肯定的,因为白天、黑夜、太阳、月亮都为适应人的生存而安排的,还有大地上的四季和空间,同样还有动物、植物和矿物,以及雨水、河流和海洋。总之,土、火、水都为适应人的存在而创造的。另外,人的肢体和器官都是为了适应人的生存。
总而言之,认识万物的妙用,都属于这一类型的求证方法,意欲认识真主的人,应深刻研究万物的作用。
至于“开创论”,则包含了一切动物、一切植物和天体的存在。有多少种物质,就有多少个证据。意欲真正了解真主的人,必须了解万物的本质,参悟其中真正的创造之迷。认识不到物质真相的人,认识不到创造的实质。真主对此有所提示:‘难道你们没有看看天体和大地,以及真主造化的万物吗?’
伊本·如什德援引了几节含有“维护和开创”论的经文后说道:“造物主存在的这些证据表明,求证的方法只有两种:维护论和开创论。这两种方法是学者和普通人皆宜的方法,二者的认识之不同,只在于细节上,普通人的认识是基于感性的朴素认识,而学者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加了理性认识”。
他还提到了用造化万物的目的和奥秘求证造物主存在的问题,他说:“当你观察每件可感的物体时,见它的形态、体积和状态恰到好处地付合那一物体的各种作用和意图,让你不得不信服那一物体若以别的形态、体积和状态出现的话,一定失去了那些作用。由此可以断然而知,有一个造物主创造了它,使之具有适合那些作用的形态、体积和状态。万物恰到好处的状态不会是偶然的。”
伊本·如什德援引了许多包含维护论和开创论的经文,分析了当时的科学所能认识到的物质的部分作用,最后说道:“如果我们去统计这些经文,分析其中所隐含的证明造物主存在的‘维护论’,有多少部书都难以尽述。这不是本书的目的,但愿真主赐我长寿,若有假闲之时,我将写一部论述天经中隐含‘维护论’的专著。”
海拉——他确是一位伟大的信士,但他后来是否真的写出了他想写的书呢,长老?
长老——我不知道。但是,承蒙主的佑助,我倒是搜集了许多隐含秩序、目的、奥秘和维护论的经文,我将按自己的水平,向你揭示它与现代科学的发现一致的地方。
海拉——我还有一个问题,我读过的书籍中说,伊本·如什德否认人的生命的永存,说它同人的躯体一并消失。这正是让反对他的人指责他持无神论和否认复生的罪状之一。对他这样信真主、信天经的人来说,那种恶毒攻击的可信性有多少?
长老——以无神论和否认复生来攻击他的人,正是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他本人对灵魂的问题含糊不清。从研究伊本·如什德学说的人所得出的结论来看,托马斯的攻击是错误的,因伊本·如什德和亚利士多德在下列问题上观点一致:性命是指躯体的功能,离开躯体便没有性命可言;人的理性是个人的装备和思维能力,它与人一同消失。这里面没有攻击他为无神论的必然理由,灵魂和性命的实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解之迷,我想它将永远是一个迷。因此,人只要相信它俩是真主的机密,对此所说的任何话不会伤害他的信仰。同样,性命的泯灭之说,并不否定复生的信条,复生是靠真主的大能进行新生命的创造,就象他第一次造化生命和躯体,并使之生死一样。
此外,你若回头看看托马斯对性命的观点,一定会发现他对此含糊不清。他有时把个性解释为躯体和性命的混合体,说身体和性命是一个统一的实体。有时却说性命是非物质的实在,它是上帝寄寓在我们体内的精神性的东西;有时说我们的体内的这一精神力量在躯体死亡之后还将继续留存;有时还说性命是没有特质的、没感觉、没意志、没思维、没力量的幻影,离开躯体后就没法生存,它单独不能构成永恒的人格,唯有同躯体合二为一。
他说性命依靠躯体而存,离开躯体便失去知觉、意志和思维。这些话也许对,也许是错误的,我说过我们不知道性命的本质,只知道它是真主的一道机密。看了托马斯对性命的观点后,我们不禁要问,他为何向伊本·如什德发起如此猛烈的进攻呢?从他的话中如何断定他否认复生呢?
你再回头看看我们手中就有的伊本·如什德的著作,他根本没有否认复生,而且信仰得很坚定,并且把不信复生的人称作叛教者。他同安萨里在这一问题的争论,是关于复生的形式和方法的问题,他说:复生是指创造一个新的躯体,这跟宗教信条毫无抵触。至于性命,他对艾萨里的主张进行取舍后明确指出它的神秘莫测性,说:“对性命问题的探讨是非常深奥的,真主只允许知识坚固的人方可涉猎。”海拉啊!我不知道他是否把自己列入知识坚固的人……在许多问题上他也许属于知识坚固的人,但在灵魂、性命以及其他暧昧的问题上则不尽然,因为,这些问题永远是真主的机密,只有真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