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发欧麦尔的孙子撒里木·阿布顿拉,也是麦地那著名的苦行者,他和赛尔德·麦斯布是同时代的人。
传说他节制饮食。他说:“我去拜访倭利德·阿布杜勒穆里克,他说:‘你的身体看起来不错,你平常吃的什么?’我说:‘糕点和油。’他说:‘你喜欢吗?’我说:‘我把它丢在一边,直到我饿了,如果我饿了,我就吃它。’”他穿粗羊毛衣,自己劳动。
他对倭玛亚王朝的残酷统治极为不满,常以惊人的勇气抨击时政。伊本·海利卡传述说,苏莱曼·阿布杜勒·穆里克走进天房,看见撒里木在里边,便对他说:“向我索求吧,我一定满足你。”撒里木说:“以真主起誓,我在天房里只向真主祈求。”
由此看来,麦地那派走的也是前辈先贤的道路,坚持的是圣人所行过的苦行和虔诚,他们既没有受到社会变化的影响,也没有在倭玛亚王权的压迫下屈服。因此,他们的苦行是坚持伊斯兰教导的纯粹的伊斯兰风格的苦行。
[1]《伊斯兰名人录》第一册:19页。
[2]《伊斯兰早期人物传记》第一册:28页。
巴士拉派
麦斯尼努教授在《伊斯兰大百科全书》苏菲词条下的文章表明在伊历第一、第二世纪存在两个具有特色的苦行派别,一个是巴士拉派,一个是库法派。我们先谈巴士拉派。
麦斯尼努教授认为属于巴士拉的阿拉伯人是泰米木人的后裔。他们天性喜爱评论,只信仰现实的东西。他们在语法、诗歌、圣训点评方面成绩斐然,他们跟随的是大众派,同时又倾向于穆尔台齐勒和盖德里叶。著名的长老有:哈桑·巴士拉、马立克·迪纳尔、法德力·勒佳士、然巴哈·阿慕尔、萨里哈麦扎、阿布杜勒·瓦黑迪。[1]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哈桑·巴士拉(卒于伊历 110 年),全名是哈桑·艾比哈桑艾卜赛尔德,伊历21年生于麦地那。他的母亲是圣妻赛里麦的女仆。哈桑·巴士拉成长在吉庆的环境中,精通宗教,曾受教于部分圣门弟子。一些传述说阿里(愿真主喜悦他)见识过他渊博的知识,深为惊奇。
哈里德·赛福旺描述哈桑·巴士拉说:“他是其表面最相似内心,内心最相似表面的人,他只以自己做到的命人。他是一个多么无求于人们手中的‘顿亚’,而人们多么有求于他手中的宗教的人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