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功释义
分享到:
2010-05-28 17:59:07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内 德 第五章

人有内德五焉,心也、性也、知也、几也、微也。心所以觉,性所以生,知所以用,几则心之动,微则心之隐。(已发之为机,未发为之微。)五者本至善,而受于造物者也。第私欲漓乎性,是非挠乎心,气质蔽乎知,谋虑几乎几,喜怒得丧动乎微,本善者遂流于不善矣。五功之理,所以湔其私,正其气,平其是非,定其谋虑,而约束于喜怒得丧之际者也。

  心 性 第六章

性;分之内,复有五德焉,仁也、义也、礼也、智也、信他、五者所以公乎世者也;心分之内,有五德冯,喜也、怒也、爱也、恶也、欲也,五者所以存乎己者也;知分之内,有五德焉,忆也、记也、悟也、等也、运也,五者所以用乎世者也。三分之德,务适于中,有一偏焉,其道反失。五功者,所以救其偏而归于中也。

  正 变 第七章

人禀四行而生,五*而成。赋质之初,精为水,血为士,温暖为火,运化者为气,成形以后,气与火令而生木;土与水合而生金。木性以滋长养,金性以滋坚明,并精液之水,温暖之火,骨肉之士,此之为五行,而气则主乎其中,即灵觉之谓也。夫五者,各一其性,各一其德。火性向L,其德高明;水性向下,其德谦逊;木性修畅,其德直朴;金性坚定,其德稳重;土性藏青,其德静顺。夫德者,必惟气之得养,乃各用乎其中正也。苛失其养,则中者反而为情,正者变而为偏矣。是故高明,则变而为强暴,而好欲滋焉。谦逊则变而为阿从,而淫荡滋焉。稳重则变而为固窒,而胶泥滋焉。直朴则变而为顽冥,而愚鲁滋焉;静顺则变而为迟钝,而怠惰滋焉。五性一变,私欲之所从生也,万物之所从出也。是皆由于气之失养,而各反乎其中也。五功者,所以养之之法,而致五性于至中者也。

以上七章,总述五功之由,其下二十五章,分述五功之理、末后三十一章,发明五功之义.通记六十三章。以取圣寿之纪云。

  念 仪 第八章

念者,心乎主也。时省于怀,常注于口,永佩乎身,存诚执敬,歌功颂德。凡属言行,标理中节,惟恐一动离于道。心念不忘,口念不辍。经日:兴居寝食,惟念念哉。又日;念主者,主念之。念主则无过,主念则无虞,自我勤慎,自主佑之。

      念 法 第九章

心犹鉴也。面于此,必背于彼。天理也,人欲也,心之面背不常,面于天理,则人欲不入;面于人欲,则天理不存。是非之判,善恶之端,皆造化十此。危哉、微哉、敬哉、慎哉。一念正,终身之福;一念不正,终身之祸。敬肆关头,如防激湍,如羁劣马,念兹在兹,时加省察。圣人曰:心昏如鉴垢,念以磨之。

 念 义 第十章念,示不忘也。不忘吾之本原也。身之所生,性之所自,造物之本然也本然至善,念之则无恶;本然至清,念之则无染体然至真,念之则无妄。夫念至于无恶、无染、无妄。即还本原之境矣。圣人曰:念则超焉。超乎物我;还乎本然,是为原始返终之义。

      念 理 第十一章

人与主无间也,而必属念于主者,正以示其无间耳。人以人为物,而下知无物之非主;人以物为幻,而不知无幻之非真。念人、念物,则只见人、物,而、见主。惟一念专属于主,则物我无存。本然独湛矣。经曰:真主临人,切于心命。又曰:念毋二,敬毋二,奉事毋二,二之云者,将以他物二一于主也,二甚于逆。

      念 证 第十二章

 有心之念,以人念主也。无心之念,以主念主也。念主以人,有工夫,有时际。念主以主,则无时无地而非念主矣;则无动无思而非念主矣。苟有一念一动之不合于道,则是为有时际、而以主念主者,动止非我,浑子无间,忆虑消忘,肆应周遍,斯为以主念主者也。故曰维念无方.居不昧念也。起不忘念也。接物以正、待人以忠、念也。经云:经营政治.农圃十数而以道,皆念也。圣人曰:不念而事事必逆,念而不肖于行,念乎哉?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释义 五功

上一篇:索德盖与海地叶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朝觐:穆斯林功修之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