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学术思想
分享到:
2010-05-27 12:10:55 【来源:天方文化】 点击:

张承志早年在北京大学学习考古学,后又受业于我国蒙元史泰斗翁独健先生门下,主攻蒙元史、中亚史等,历史学硕士出身。虽然后来他成了一名非常有影响的作家,但并未忘情于学术;他没有做一个专职的学者,部分可能与他对一些学术现象的不满有关,如在一次谈话中,他曾如此表述过:学术论文应该是有感情的,“我发现论文不能随一些学者做得越来越像木头,越来越没有感情,没有灵魂,论文应该走出这一条路。”①这是张承志对待学术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态度,也是一种学术理想,从而使自己与一些学术呆子区别了开来。到了“后《心灵史》”阶段,张承志中止了小说创作,专事艺术散文写作;同时,也写下了少量的学术文章,其内容基本都是关于回族或伊斯兰文化及蒙元史的论述。这些学术文章数量虽然不多,但都颇具分量,可以说是他关于学术理想的一种实践,即有感情、有灵魂。他在文学散文中表达过的一些重大的命题,在这些学术文章中以更为严谨的学术理路,得到了非常凝炼的论述,诸如人心和信仰、底层民众的生活和情感。文明主体和文明代言人及代言资格等等。本文依据对张承志学术文章的解读,尝试着追溯并评述其学术思想的形成、内核及特点,以期勾划出一个不违作者本意的大致轮廓。 
            
      一、早年的生活经历对其学术思想的影响 
   
       张承志学术思想有一个基本的特征,这就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尊重被研究对象的情感、心灵等。1991年出版的《心灵史》中,他就明确地提出一种方法论:“正确的研究方法存在于被研究者的形式之中,”要“忠于民众的心”。这种具有独立个性的研究态度和方法,除个人内在的气质、禀性等外,很大程度上与他早年生活经历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有关。 
   
      1968年,张承志以知识青年身份来到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当牧民。这段生活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张承志的人生价值观念,包括他后来的文学和学术事业。在早期所写的一篇自传中,他说道,在草原上,“我度过了也许是一生最有意义的四年”②。散文《劳动手册》中,他再次充满真挚情感地写道,是“劳动的启示”,使“我们曾和边疆底层的牧人同属一类”,在离开草原的时候“我们只知本质流淌在自己的血液里”。不同于那些同样曾下放到农村或牧区的作家或知识分子:这些人在后来,一方面说苦诉难,一方面又表现出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诉苦倒在其次,而优越感一旦表现在文学或学术等形式中,必然削损或歪曲底层民众的生活、观念等原本状态,更不用说要这些作家或知识分子反映同样经受了历史苦难的底层民众的心情了。而张承志却做到了与他们的区别:劳动使他成了底层民众中的一员,他了解民众的生活的艰辛,并且洞悉那些体现了民众情感、信念、价值的各种民俗和民族的文化形式;更主要的是,张承志以一个儿子的身份直接参与其中——区别在于,他既深人其中,也相对地保持着一种距离,也就是说,兼具情感和理智。 
    
     儿子,这不只是一个关于血缘或血亲的概念,对一个学者来说,它蕴含着至深的意义。在《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③一文中,张承志提到了摩尔根,他说,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启蒙的民族学大师摩尔根,曾被美洲原住民的部落接纳为养子,“必须指出,养子,这个概念的含义绝非仅仅是形式而已。这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对自己地位的‘纠正’。这是一个解决代言人资格问题的动人例证”。不妨也可以如此理解:这也是张承志本人的一种自况。事实上,张承志在他的散文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写道,他是内蒙古草原的义子,回民黄土高原的儿子,新疆
天山至死不渝的恋人;他实践着,也总结着,摄影画册《大陆与情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在序文中,他激动地写道:“作家只是儿子,只是引线,图片中的三块大陆上的民众,才是主题和主人公”,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救过程,一个作家与民众结合的真实故事”。 
     
      因此,“儿子”概念的引人,既是实质性的,也是象征性的;是作家、学者或文明代言人要走向的一个基本步骤,完成了这一步骤,在学术研究的实践中,才能做到对被研究者的尊重,真实地描述他们的生活、习俗、社会结构等;同时,也就做到了对被研究者信仰、情感、价值观念等的宽容对待,而不是相反,以某种现成的理论框架将真实的民众生活条分块割。作为一个学者,张承志做到了。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张承志 学术 思想

上一篇:四川回族历史
下一篇:青藏高原地区藏族与穆斯林群体的互动关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