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工作报告
分享到:
2011-03-24 20:12:23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点击:

二、向新疆贫困地区捐赠300万元医疗设备,为穆斯林群众办实事

      为编写《新编卧尔兹演讲集》,教务指导委员会在新疆进行了多次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新疆一些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差,有些地方的医生具备施行小手术的技术,但手术设备短缺;有些地方因为缺乏设备,无法处理妇女难产问题,她们的生命常常受到威胁,妇婴死亡率居高不下;由于沙尘造成的呼吸道患病率较高等问题也较突出。对此,中国伊协认为,教务指导委员会不仅有责任做好教务工作,也应当设法帮助贫困地区的穆斯林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因此我们将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和有关设想向国家宗教局的领导做了汇报。在国家宗教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由国家宗教局出面,动员广东和浙江宗教界捐资200万元,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伊协捐款100万,以教务指导委员会名义购置医疗设备捐赠给南疆地区的部分乡村卫生院。其中,200万元的设备赠送到了和田地区,70万元设备赠送到了喀什地区,30万元设备赠送给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2年1月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了捐赠仪式,陈广元会长和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亲自把医疗设备送到了和田、喀什。

      三、积极开展教法研究,对穆斯林群众的宗教生活进行正确引导

      了解和研究国际上“法特瓦”(教法案例)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根据伊斯兰教经典及其内涵,对当代中国穆斯林在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出解释,消除群众中在宗教问题上的误解与混乱,引导伊斯兰教健康顺利地发展,是教务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宗旨之一。在2002年11月初召开的教务指导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并根据经训和其他有关经典,对“主麻”拜拜数、“台拉威海”拜拜数、开斋节“菲图尔”乜贴数量、银行利息、看月、非穆斯林的血液能不能输给穆斯林、非穆斯林的器官能否移植给穆斯林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虽未形成具体的意见,但通过讨论使不同观点得到交流,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使教务指导委员会成员就目前伊斯兰教面临的新事物、新问题进行思考,促进了我们对伊斯兰教法的学习和研究。

      在国家宗教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我国驻叙利亚、摩洛哥、埃及三国使馆和该三国驻华使馆的安排和帮助下,以教务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马云福为团长,马开贤阿訇、阿布力提甫?阿布都热依木大毛拉为副团长,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郭承真为顾问,以部分教务指导委员会成员和秘书组成员为团员的十人代表团于2004年9月24日至10月6日对叙利亚、摩洛哥、埃及三国进行了考察,主要目的是考察学习阿拉伯一些国家的伊斯兰教界如何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对现实问题作出有利穆斯林生产生活,有利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利于人类和平的积极解释,研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引导我国伊斯兰教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健康地发展。考察团重点考察了三国在宗教管理如对清真寺、伊玛目、海推布和主麻日呼图白演讲内容等方面进行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并就当前我国穆斯林遇到的一些教法方面的问题与三国的穆夫提、学者们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在为期13天的考察中,考察团访问了著名的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和摩洛哥卡拉维因大学等4所宗教大学,在叙利亚就当前我们遇到的一些教法问题向大马士革穆夫提请教学习,在埃及拜拜会了爱资哈尔长老,与宗教对话委员会进行了交流,在摩洛哥圣训学院就哈乃菲教法学派与圣训的运用与学者们进行了探讨。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和丰硕成果。

      教务指导委员会秘书组还不定期地编印《教务指导通讯》,主要反映教务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和重大活动,并刊登有关伊斯兰教方面富有新意的属于“法塔瓦”(教法案例)方面的文章和资料,分送教务指导委员会成员和有关方面,以便大家及时了解情况。目前已经编印了6期,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此外,教务指导委员会秘书组还收到不少来信,询问有关教法问题,针对其中突出或典型的问题,秘书组组织部分教务指导委员会成员进行解答,并在《教务指导通讯》或《中国穆斯林》刊发,以对全国穆斯林群众的宗教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第一届教务指导委员会所做的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这项工作与国际伊斯兰教发展进步的方向是一致的。

      今年3月15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年会上,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奥卡里认为:应该向伊斯兰世界及外界传播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以温和、宽容的思想来统一伊斯兰世界的思想,防止穆斯林走向过激和极端,在与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相一致的基础上,与新时代的思想发展相一致。在这个问题上,要与宗教极端主义、过激、偏见以及妄断别人不信教等引起暴力与恐怖主义的思想做斗争。要把宽容、正义的思想纳入学校的教育中,以培养宽容与中道的下一代人,要告诫穆斯林伊斯兰教的实质与基本信条,即“仁慈、宽容以及争取和平”。伊斯兰教的这些价值观与当代文明所倡导的崇高的人道主义价值是吻合的,并无矛盾之处。伊斯兰教的原则是尊重文化、宗教和文明的多样性。今年7月,来自包括17个阿拉伯国家、23个非阿拉伯国家,共40个国家逊尼、什叶派的170名伊斯兰学者及思想家参加了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的第一届国际伊斯兰会议。会议强调不妄断穆斯林为卡菲尔的原则,呼吁各教派穆斯林将认识统一到公正、宽容上来;不应妄断任何一个信仰真主、使者,不否认五功、六信的人和教派为卡菲尔。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各教派应共存,每个教派所认可的学者作出教法判例时要坚持各派观点接近的原则。以此使不同教派的穆斯林能够互相团结,而不是互相妄断对方为卡菲尔。

      工作方向的正确不等于工作成绩的完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周之处,甚至可能有错误。所以,我们十分慎重,将第一、第二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均定为试行本,希望以后在实践中能进一步修订完善。

      各位委员,教务指导委员会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本着四个维护的精神,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对当代中国穆斯林在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依据伊斯兰教经典,从教义和教规的角度做出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以伊斯兰教提倡的爱国、中道、宽容、和平等精神,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主义,维护社会和谐和宗教和睦,维护伊斯兰教信仰的纯洁性,进一步引导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求主襄助,使今后我们教务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获得更多的成果,并赐给我们“乃虽布”(福份),使我们的工作在今世与后世中得到真主的回报。


      阿悯!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第一届 中国 伊斯兰教

上一篇:当代回族女作家散论
下一篇:民族村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