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学良阿訇与《回教女子三字经》
分享到:
2010-05-22 13:01:23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点击:
    (三)知识教育

    除了信仰、生活常规、品德及社会教育外,《回教女子三字经》为女童所拟定的教育计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知识教育。女童接受教育时便了解、认识学习知识是天职的重要性的基本概念,“各种书,多览诵,既知古,又通今。一开卷,即有益,要博闻,要强记”。不仅要学习阿拉伯语,也要学习汉语;不仅要学习伊斯兰文化,也要学习中华文化。“做穆民,念阿文,当国民,读国文。中国人,当穆民,读中文,兼阿文。读阿文,干教门,读中文,治浮也”。虎学良特别强调,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有了崇高的品德,才能用知识做安拉在地球上的代治者,全心全意地为人类服务,“格致诚,修齐治,皆以学,为根基”。因为这些都是中国穆斯林的生活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互动的各项事物的真理。这些要求的目的是要培养女童从小将学习知识与道德修养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由女童成长为母亲的回族穆斯林女性在一般生活中不仅要把本土文化与伊斯兰信仰,甚至要把其他人类文化同时传递给她们的下一代。

    (四)生活常规教育

    根据女童身体发展的状况,《回教女子三字经》要求女童学习生活和社会礼节,虎学良强调“礼节是,做人基,穆斯林,尤当习”。女童嬉戏时不可以大笑喧哗,不可鲁莽跑跳。用餐时要遵守礼仪,嚼食时不发出声音,不说话,“饮食时,莫出声,让长老,先动筷”。这些要求的目的是要培养行为端庄,举止得宜的女童。对女童的卫生和健康,该书也有要求,“用饮食,有定时,卫生理,总要知。劝姐妹,勤运动,增健康,且免病”。穿着整齐朴素,保持衣物清洁,整理自己的衣服和鞋袜,“穿衣服,勿华丽,贵朴净,与整齐”。生活常规的教育里还包括了劳动教育,“鞋与袜,宜自做,既经济,且劳作。自用的,各衣物,应整好,无乱撇”。《回教女子三字经》特别强调,女童作为家中的一名成员,就有义务分摊家务。这些对女童的要求为的是要培养女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出一个有健康身体、有群体生活能力、爱好劳动的人。

    (五)社会教育

    《回教女子三字经》的女童教育方针里对女童与人交往时应有的态度、举止和应对非常的重视。在伊斯兰礼仪的影响下,女童从小便被教导如何分辨交往对象的亲近远疏,并练习如何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例如对待长者要恭敬,对待他人要友爱,要柔婉,勿傲怠。“敬师长,如父母,待同学,如手足。对亲戚,宜亲爱,要柔婉,勿傲怠。对邻家,要和睦,有事情,应救助。对他人,要厚忠,占便宜,是小人。非礼事,不与闻,己不欲,勿使人。”父母及长辈询问时,得恭立倾听。家有宾客时,女童得知道如何迎接客人及送客。

    综上所述,虎学良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了对回族女童的信仰教育、道德教育、知识教育、生活常规的教育、社会教育及劳动教育上,他期待女童——未来的母亲能够“顺主圣,遵经训”,具有“好人格,良品性,能自训,能教人”的巾帼模范,以便将来“作贤妻,为良母,身能修,家能齐。不辜负,主造恩,不枉费,父母心”。成为她的孩子的模仿对象,终生受益的学校,影响几代人的优秀女性。“尘世上,女英雄,复生日,享尊荣”,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回教女子三字经》从形式到内容不仅反映了中国伊斯兰教育的精神,也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关于妇女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而且意义更为深远的是它的作者以实践探索了回族女童的教育模式,具有开创意义。《回教女子三字经》的作者虎学良正是回回民族的核心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精神所塑造的一位“以饱学有德为旨趣,以安贫乐道为其富,无时不在求知中”,致力于回族穆斯林女童教育的阿洪,没有虔诚的信仰,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没有宁夏吴忠中阿师范学校的哺育,没有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氛围,没有中华文化的熏陶,就不会有《回教女子三字经》和他的其他著述,而这些著述则是表达这种民族精神、文化自觉和促进中国伊斯兰文化与主流文化和谐发展的工具。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阿訇 回教 三字经

上一篇:评论:遥想古典美人香妃
下一篇:民族宗教与方言

相关新闻